老话都说三年清知府, 十万雪花银。
无风不起浪,这话传了几百年, 该是有些说头的。
夏父不知道儿子能不能挣这么多, 挣不了十万,一万应该还是能的。
这么一想,给母子三人五十两确实不多,再说了, 儿媳妇平时对清清极好,这银子给的再多, 最后还是大部分会花到孩子身上。
听到五十两,周氏惊住, 张张嘴想要说话,但看到楚云梨严肃的脸时闭了嘴。这个家中, 以前是夏父做主, 如今是儿子做主,怎么也轮不到她说话。
夏父沉吟半晌,“也行, 不过这银子得借,要是借不到五十两, 你也别嫌少”
最后一句, 已经带着威胁之意。
楚云梨嗤笑, “现如今整个镇上谁不知道他夏俊楷中了进士多的是人捧着银子想要送, 单看你想不想给我罢了。”
这也是实话。
前天传来消息, 好多人上门贺喜, 以前儿子考上举人时来贺喜的富商,又纷纷让人来道喜了的。还说等新任进士回来会亲自上门。
夏父面色不太好,“那你回去收拾东西,我现在就去借,你拿到了银子后,立刻离开。”
楚云梨出了门,先去了一趟林家,只有林母在家,看到女儿大腹便便的回来,忙过来开门,“这么大的肚子,不能乱跑。有事情你让人捎个信过来,我再过去也是一样的。”
“我没事。”楚云梨看着满脸慈爱的林母。
林母喜滋滋地摸摸她的肚子,“小时候我就知道你是个有福气的孩子,果不其然,你们娘三总算是熬出头了。你再搁肚子里住一段时间,等你爹回来了再出来就好了。”
楚云梨抚着肚子,“娘,我想去接他,一会儿就走。”
林母愣住,急切道,“可是你这么大肚子他那么大个人京城都来回几趟了,不会丢”
焦急之下,已然语无伦次。
楚云梨安抚的拍拍她,“你别管。我会照顾好自己。”
林母看着女儿,觉得几日不见,她变了许多,忍不住道,“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了”
“没有事。”楚云梨嘱咐道,“无论听说了什么,你都别管,要是外人问及我,你就说不知道。记住了”
说完,她转身出门。
林母伸手要拉,没拉住。看着女儿飞快走远,她站在院子里,一脸茫然。
上辈子的林立秋拿了五两银子被夏家赶着离开,甚至没来得及跟双亲道别。她离开的时候也没想到,这一去竟是永别。
回到家中,就看到夏清清正在叠小衣裳,林立秋再过不久就要临盆,小孩子的衣裳早已经做好洗晒完了。
夏家夫妻都不在,楚云梨进门,接过夏清清手中的小衣裳,“我来吧。”
夏清清满脸是泪,“娘,我们真要走吗”
“是。”楚云梨摸摸她的发,温柔道,“别怕,娘陪着你。”
楚云梨就准备了两个不大的包袱,大部分是新做的孩子的衣裳和襁褓,至于她和夏清清的则带了换洗的一套。
半个时辰后,院子外传来了马车的声音。夏父两人回来了,进门后给了楚云梨几张银票和银子,“你不好带这么多银子上路,我给你换成了银票。刚好,外头是你姑姑家的马车,你们这就走吧。”
上辈子林立秋就是因为夏家夫妻非要让她坐马车走,才没能和林家道别。这一次,楚云梨也没如林立秋那般哭着非要去林家,把银子贴身收好,一手拎着两个包袱,一手牵着夏清清上了马车。
车夫都是姑姑尹家的,村里离镇上坐马车不过一刻钟的路程,到了镇上后,车夫道,“这镇上确实方便,大夫和稳婆都多,难怪夫人要接你来镇上临盆。”
对车夫说的是接她来生孩子
这也是对外的说法。
上辈子的林立秋听到这话哭得厉害。
楚云梨面不改色,点头道,“还是姑姑想得周到,多谢你了。”
她态度温和,车夫受宠若惊,要知道,如今都传开了,这可是进士夫人,忙摆摆手道,“不用谢。”
马车驶入镇上大街,楚云梨看着外头的铺子,看向女儿,“清清想不想吃麦芽糖”
夏清清一路上紧紧趴在她怀中,闻言,迟疑地点点头。
夏家因为要供养读书人,并不宽裕,加上夏清清只是个女儿,夏家老两口并不重视,吃穿没有苛待,但想要吃糖,除了逢年过节,平时就别想了。
小孩子哪儿有不喜欢吃糖的
夏清清上一次吃糖,还是她爹要启程的时候特意给她买了几块,算算时间,都快一年了。
见她点头,楚云梨含笑对着车夫道,“劳烦你停一下,我帮孩子买两块糖。”
马车应声停下,车夫回身见楚云梨身子臃肿笨拙,忙道,“夫人,不如小人去帮你买”
“不用。”楚云梨下了马车,伸手去拉夏清清,“我还得让她自己选形状呢。”
麦芽糖敲成了一块块,大大小小都有,孩子都会挑。
车夫失笑,不再执着。
楚云梨带着夏清清,选了一包麦芽糖后,跟糖铺子借茅房,然后从后门离开了。
这镇上的铺子前后相通,有时候确实有人图近便从铺子里穿过去,她们母女俩的动静并没有惹人怀疑。
拉着夏清清,一刻钟后,楚云梨已经到了镇子口
无风不起浪,这话传了几百年, 该是有些说头的。
夏父不知道儿子能不能挣这么多, 挣不了十万,一万应该还是能的。
这么一想,给母子三人五十两确实不多,再说了, 儿媳妇平时对清清极好,这银子给的再多, 最后还是大部分会花到孩子身上。
听到五十两,周氏惊住, 张张嘴想要说话,但看到楚云梨严肃的脸时闭了嘴。这个家中, 以前是夏父做主, 如今是儿子做主,怎么也轮不到她说话。
夏父沉吟半晌,“也行, 不过这银子得借,要是借不到五十两, 你也别嫌少”
最后一句, 已经带着威胁之意。
楚云梨嗤笑, “现如今整个镇上谁不知道他夏俊楷中了进士多的是人捧着银子想要送, 单看你想不想给我罢了。”
这也是实话。
前天传来消息, 好多人上门贺喜, 以前儿子考上举人时来贺喜的富商,又纷纷让人来道喜了的。还说等新任进士回来会亲自上门。
夏父面色不太好,“那你回去收拾东西,我现在就去借,你拿到了银子后,立刻离开。”
楚云梨出了门,先去了一趟林家,只有林母在家,看到女儿大腹便便的回来,忙过来开门,“这么大的肚子,不能乱跑。有事情你让人捎个信过来,我再过去也是一样的。”
“我没事。”楚云梨看着满脸慈爱的林母。
林母喜滋滋地摸摸她的肚子,“小时候我就知道你是个有福气的孩子,果不其然,你们娘三总算是熬出头了。你再搁肚子里住一段时间,等你爹回来了再出来就好了。”
楚云梨抚着肚子,“娘,我想去接他,一会儿就走。”
林母愣住,急切道,“可是你这么大肚子他那么大个人京城都来回几趟了,不会丢”
焦急之下,已然语无伦次。
楚云梨安抚的拍拍她,“你别管。我会照顾好自己。”
林母看着女儿,觉得几日不见,她变了许多,忍不住道,“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了”
“没有事。”楚云梨嘱咐道,“无论听说了什么,你都别管,要是外人问及我,你就说不知道。记住了”
说完,她转身出门。
林母伸手要拉,没拉住。看着女儿飞快走远,她站在院子里,一脸茫然。
上辈子的林立秋拿了五两银子被夏家赶着离开,甚至没来得及跟双亲道别。她离开的时候也没想到,这一去竟是永别。
回到家中,就看到夏清清正在叠小衣裳,林立秋再过不久就要临盆,小孩子的衣裳早已经做好洗晒完了。
夏家夫妻都不在,楚云梨进门,接过夏清清手中的小衣裳,“我来吧。”
夏清清满脸是泪,“娘,我们真要走吗”
“是。”楚云梨摸摸她的发,温柔道,“别怕,娘陪着你。”
楚云梨就准备了两个不大的包袱,大部分是新做的孩子的衣裳和襁褓,至于她和夏清清的则带了换洗的一套。
半个时辰后,院子外传来了马车的声音。夏父两人回来了,进门后给了楚云梨几张银票和银子,“你不好带这么多银子上路,我给你换成了银票。刚好,外头是你姑姑家的马车,你们这就走吧。”
上辈子林立秋就是因为夏家夫妻非要让她坐马车走,才没能和林家道别。这一次,楚云梨也没如林立秋那般哭着非要去林家,把银子贴身收好,一手拎着两个包袱,一手牵着夏清清上了马车。
车夫都是姑姑尹家的,村里离镇上坐马车不过一刻钟的路程,到了镇上后,车夫道,“这镇上确实方便,大夫和稳婆都多,难怪夫人要接你来镇上临盆。”
对车夫说的是接她来生孩子
这也是对外的说法。
上辈子的林立秋听到这话哭得厉害。
楚云梨面不改色,点头道,“还是姑姑想得周到,多谢你了。”
她态度温和,车夫受宠若惊,要知道,如今都传开了,这可是进士夫人,忙摆摆手道,“不用谢。”
马车驶入镇上大街,楚云梨看着外头的铺子,看向女儿,“清清想不想吃麦芽糖”
夏清清一路上紧紧趴在她怀中,闻言,迟疑地点点头。
夏家因为要供养读书人,并不宽裕,加上夏清清只是个女儿,夏家老两口并不重视,吃穿没有苛待,但想要吃糖,除了逢年过节,平时就别想了。
小孩子哪儿有不喜欢吃糖的
夏清清上一次吃糖,还是她爹要启程的时候特意给她买了几块,算算时间,都快一年了。
见她点头,楚云梨含笑对着车夫道,“劳烦你停一下,我帮孩子买两块糖。”
马车应声停下,车夫回身见楚云梨身子臃肿笨拙,忙道,“夫人,不如小人去帮你买”
“不用。”楚云梨下了马车,伸手去拉夏清清,“我还得让她自己选形状呢。”
麦芽糖敲成了一块块,大大小小都有,孩子都会挑。
车夫失笑,不再执着。
楚云梨带着夏清清,选了一包麦芽糖后,跟糖铺子借茅房,然后从后门离开了。
这镇上的铺子前后相通,有时候确实有人图近便从铺子里穿过去,她们母女俩的动静并没有惹人怀疑。
拉着夏清清,一刻钟后,楚云梨已经到了镇子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