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夜有太多人睡得不踏实。晨起,沈淑昭三人刚陪太后用完膳,殿外就有人通报“启禀太后,四位国公已在门口候着了。”
众人走到帘子背后,那些人就受宣来到大殿中央拜道“太后长乐无极。”在这里面听见了她们爹的声音,长姐三妹都分外紧张起来。
“今日召诸位卿来,哀家是有一事想说。”太后转过身来面对众臣,猜忌顿时在这里蔓延,从萧丞相二人神色微妙来看,他们一定都以为太后要说纳妃的事了,若是如此,那么此番商论必定不会成功,然而太后只是淡淡一笑“哀家要为四位国公设宴。”
这下子谁都没有猜出来,众人都在原地静候。
太后一面走一面道“百年前,各位的祖辈歃血为盟,为朝祚立下千秋功劳,因此受封四大国公,然而他们却不得不在漱玉楼与皇上杯酒释兵权,国公成了一道不能身居高位的枷锁,过去四大家族以亲家自比,今各有官职,却大不如前。如今军典在即,哀家决定请诸位故地重游,众卿意下如何”
沈淑昭在心中默念这楼名,它是当下京城最老的乐坊。
当初由帝扶持所建,所以那里也就留下了帝后亲笔的题字,店肆中最多的就是人,人就是情报,逐年累月下来后这个漱玉楼也就成为了聚集最多耳目密探之地
萧丞相当场道“臣自当欣然赴约,但太后操劳江山社稷,益州又突发洪涝,倘若太后不在东宫,天下事何以急递至手中”
陈国公也道“臣认为丞相所言极是,为了天下百姓着想,臣等留宴东宫即可。”
沈太师却道“此次夜宴本就是为了四大姓而设,臣愿去漱玉楼饮水思源。”
江国公在一旁道“臣与三位先国公在时从未相聚于漱玉楼,倘若今日有此契机,臣愿赴宴。”
这四人的话听了也是白听,以往上朝真是难为他们互相忍受了,这时太后却慢慢道“身怀天下之人,坐在哪里处理国事,又有何干系”
这话表面上是在说四位国公,但无疑是一句明显的警告。萧丞相只面不改色答道“明日虽不是上朝日,但身为臣子怎能不把每日当作上朝来过”
沈淑昭在帘后不由得起了一身冷汗。
“为天下操劳是好,但下朝后日省自身,难道还要拘泥于书房”太后说,“哀家前几日翻史书,看见汉高祖杀开国大臣,唐高宗除关陇势力,不禁想到八个字天子杀臣,天经地义。可纵观历史上的君主,少有不假手于他人看来天下人人尽知四大姓在宴席上被杯酒释兵权,倒是始祖格外开恩。”
众人不再说话。
这时太后走至中间,继续说道“明日就当祭奉先祖,诸位还莫来迟。”
萧陈俩人终于没有出声反对,此事也就这么定下。
沈淑昭在心底难免小小怜悯一番,不去,谁知道对方会不会去去了,也有可能遇上性命之忧。再加上太后刚才将话说至如此份上,他们总会想起彼此,皇上,当它已经停不下来时,就已经中了太后的圈套。
这不是一次邀约,而是向背后的影子抛掷猜疑。
挥退众臣后,她们的爹也没有留下来,长姐三妹颤巍巍走出来,太后只道“看来今夜你们不能陪哀家了。”
沈淑昭没有顺着她的话说,反而拱了拱手“恭喜太后。”
太后看向她“何喜之有”
沈淑昭回道“今听太后一席话,胜读民女十年书。太后此番不过三言两语,就已试探出萧陈二人各怀鬼胎,所谓亲家也不过如此。”
“这没甚么好挑拨的,人主不喜强臣。”太后走到了窗边,看着远处消散的天云,眼底落下一抹温柔,“吕雉是汉高祖威慑功臣的筹码,武则天是唐高祖铲除大姓的棋子,所以哀家入宫当年,也不是因为先帝看上了哀家美色。外人过去总道帝后伉俪情深,因为病重后是由哀家代玺听政,其实当时诸王觊觎,哀家为杀宗室背负不少骂名,但哀家的夫君在临终之际却屏退了哀家,只留下了他的顾命大臣但那时,哀
众人走到帘子背后,那些人就受宣来到大殿中央拜道“太后长乐无极。”在这里面听见了她们爹的声音,长姐三妹都分外紧张起来。
“今日召诸位卿来,哀家是有一事想说。”太后转过身来面对众臣,猜忌顿时在这里蔓延,从萧丞相二人神色微妙来看,他们一定都以为太后要说纳妃的事了,若是如此,那么此番商论必定不会成功,然而太后只是淡淡一笑“哀家要为四位国公设宴。”
这下子谁都没有猜出来,众人都在原地静候。
太后一面走一面道“百年前,各位的祖辈歃血为盟,为朝祚立下千秋功劳,因此受封四大国公,然而他们却不得不在漱玉楼与皇上杯酒释兵权,国公成了一道不能身居高位的枷锁,过去四大家族以亲家自比,今各有官职,却大不如前。如今军典在即,哀家决定请诸位故地重游,众卿意下如何”
沈淑昭在心中默念这楼名,它是当下京城最老的乐坊。
当初由帝扶持所建,所以那里也就留下了帝后亲笔的题字,店肆中最多的就是人,人就是情报,逐年累月下来后这个漱玉楼也就成为了聚集最多耳目密探之地
萧丞相当场道“臣自当欣然赴约,但太后操劳江山社稷,益州又突发洪涝,倘若太后不在东宫,天下事何以急递至手中”
陈国公也道“臣认为丞相所言极是,为了天下百姓着想,臣等留宴东宫即可。”
沈太师却道“此次夜宴本就是为了四大姓而设,臣愿去漱玉楼饮水思源。”
江国公在一旁道“臣与三位先国公在时从未相聚于漱玉楼,倘若今日有此契机,臣愿赴宴。”
这四人的话听了也是白听,以往上朝真是难为他们互相忍受了,这时太后却慢慢道“身怀天下之人,坐在哪里处理国事,又有何干系”
这话表面上是在说四位国公,但无疑是一句明显的警告。萧丞相只面不改色答道“明日虽不是上朝日,但身为臣子怎能不把每日当作上朝来过”
沈淑昭在帘后不由得起了一身冷汗。
“为天下操劳是好,但下朝后日省自身,难道还要拘泥于书房”太后说,“哀家前几日翻史书,看见汉高祖杀开国大臣,唐高宗除关陇势力,不禁想到八个字天子杀臣,天经地义。可纵观历史上的君主,少有不假手于他人看来天下人人尽知四大姓在宴席上被杯酒释兵权,倒是始祖格外开恩。”
众人不再说话。
这时太后走至中间,继续说道“明日就当祭奉先祖,诸位还莫来迟。”
萧陈俩人终于没有出声反对,此事也就这么定下。
沈淑昭在心底难免小小怜悯一番,不去,谁知道对方会不会去去了,也有可能遇上性命之忧。再加上太后刚才将话说至如此份上,他们总会想起彼此,皇上,当它已经停不下来时,就已经中了太后的圈套。
这不是一次邀约,而是向背后的影子抛掷猜疑。
挥退众臣后,她们的爹也没有留下来,长姐三妹颤巍巍走出来,太后只道“看来今夜你们不能陪哀家了。”
沈淑昭没有顺着她的话说,反而拱了拱手“恭喜太后。”
太后看向她“何喜之有”
沈淑昭回道“今听太后一席话,胜读民女十年书。太后此番不过三言两语,就已试探出萧陈二人各怀鬼胎,所谓亲家也不过如此。”
“这没甚么好挑拨的,人主不喜强臣。”太后走到了窗边,看着远处消散的天云,眼底落下一抹温柔,“吕雉是汉高祖威慑功臣的筹码,武则天是唐高祖铲除大姓的棋子,所以哀家入宫当年,也不是因为先帝看上了哀家美色。外人过去总道帝后伉俪情深,因为病重后是由哀家代玺听政,其实当时诸王觊觎,哀家为杀宗室背负不少骂名,但哀家的夫君在临终之际却屏退了哀家,只留下了他的顾命大臣但那时,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