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此后连下数雨,万屋浸在烟水中,好似要将它们柔柔融掉。
这里是九州的中心,权贵、车马、商贾与田民无不朝此处涌来。
今日国公府中,沈淑昭奉命去送茶水糕点,只因老祖母把自己锁在屋子里,不愿见任何人,离受召入宫愈近,她性子好似就愈发孤僻。走进去,屋子一片晦暗,老人将自己藏在罩幔中,在木案上放好赤明香与玲珑牡丹鮓,沈淑昭隐约闻到一丝烧焦之味,这是
抬头望去,正见熏烟缭绕“祖母”她忙心切喊出来,随后就听里头传来几声咳嗽,幸好人还无事,沈淑昭连忙奔赴至老祖母身旁,只见炭盆上放着一个墨龟壳,那身子巨大无比,成年男子都无法两手握住。她瞧着浑然眼熟,顿时恍然大悟,这是老祖母最喜欢的镇宅黑龟。
听闻它已活了三百岁,老祖母平日放养着喜爱不已,如今这是在干甚么
她当即推开双牖,明光刺过来,老祖母却在黑暗中道“开它有何用,老身已经看不见了”
“祖母怎又说丧气话府里会马上命人去传女太医过来。”沈淑昭半跪下来,老祖母熄了火,那黑龟壳被烧得滚烫,翠玉搔头一挑,露出了满背的蜘蛛网裂纹,原来是在做龟占,见她还能看见东西,沈淑昭才问道“祖母,虽说龟之言久,千岁而灵,方能辨吉凶,可为何要用长生它陪了您这么久,如今何处不能弄上一个千岁龟来”
老祖母盯着它若有所思“即便有龟一千岁,两千岁,拿到老身手里也毫无用处了。”
沈淑昭暗忖,老祖母也许是在道她年岁已高,已经失去了占言的灵力,可天下京城何处不能寻至高人
看着这半面龟言,有一种熟悉的感觉,沈淑昭心中仿佛似曾相识,这时老祖母拍了拍她的肩膀“怎了,你看见甚么了”
摇头,“没有甚么。”老祖母深深看了她好一会儿,才道“好罢。”收好了占卜用器后,沈淑昭伺候老祖母用膳,坐在案旁,老祖母侧头看向窗牖“你瞧,外头这雨下了多久”她也看过去“连下七日了。”老祖母道“天子气散,怪不得今年这般反常。”
眼前细线不停,在檐下挂起天赐玉帘,沈淑昭知道这又是在责太后掌政,于是闭口不言,老祖母淡淡抿了一口茶“你马上就要随你长姐入宫了,可记得时常心中思念元帝的国公,兴许他还能回来。”
沈淑昭愧疚地点头,不知为何老祖母竟然对她被仙人附身的事这般深信无疑,但是现在她就要入宫了,只要帮长姐在权臣斗争下顺利当上妃子,她就不必再重蹈覆辙了。
“你有没有看见那些三滴水”这时老祖母眉眼慈祥问,沈淑昭知道此为何物,那是京城中的天家祀台,它们多为三重檐,接雨时从尖顶至下顺次而落,如同整个淋在瀑中,所以人送外号“三滴水”,这样的“三滴水”在城中有许多,各散在清静处。
街头三两人若未得伞,一般都避在那边的参树下,这几日的雨洗去了满城聒噪,落得大地一片寂静。
“我儿时见那边总是彻夜明烛,如今它们都不亮了。”老祖母摇了摇头,“太后宠信阉党寒门,那些个人怎懂四大姓氏的光荣”
沈淑昭心中道,出身可不是贤臣的必要。老祖母却忽然捻来绢帕拭面道“唉,这天下苍生以后可如何是好”沈淑昭看着雨中的京城,那些住在高邸的人并不在乎天下易主,前世因为皇上的病,他们都选择了站在太后身旁。
老祖母又牵来她的手“淑昭,你入宫后倘若有机会,可否让国公知道那位大长公主”
“哪位大长公主”
“错了,老身糊涂,只是长公主。”
沈淑昭心道,这番口误必定就是因为前阵子带北狐厂入府的“那位大人”了,看来果然是太后的女儿,不过她不是方北征归京不久吗怎么还要亲自入府吩咐北狐厂的事
这里是九州的中心,权贵、车马、商贾与田民无不朝此处涌来。
今日国公府中,沈淑昭奉命去送茶水糕点,只因老祖母把自己锁在屋子里,不愿见任何人,离受召入宫愈近,她性子好似就愈发孤僻。走进去,屋子一片晦暗,老人将自己藏在罩幔中,在木案上放好赤明香与玲珑牡丹鮓,沈淑昭隐约闻到一丝烧焦之味,这是
抬头望去,正见熏烟缭绕“祖母”她忙心切喊出来,随后就听里头传来几声咳嗽,幸好人还无事,沈淑昭连忙奔赴至老祖母身旁,只见炭盆上放着一个墨龟壳,那身子巨大无比,成年男子都无法两手握住。她瞧着浑然眼熟,顿时恍然大悟,这是老祖母最喜欢的镇宅黑龟。
听闻它已活了三百岁,老祖母平日放养着喜爱不已,如今这是在干甚么
她当即推开双牖,明光刺过来,老祖母却在黑暗中道“开它有何用,老身已经看不见了”
“祖母怎又说丧气话府里会马上命人去传女太医过来。”沈淑昭半跪下来,老祖母熄了火,那黑龟壳被烧得滚烫,翠玉搔头一挑,露出了满背的蜘蛛网裂纹,原来是在做龟占,见她还能看见东西,沈淑昭才问道“祖母,虽说龟之言久,千岁而灵,方能辨吉凶,可为何要用长生它陪了您这么久,如今何处不能弄上一个千岁龟来”
老祖母盯着它若有所思“即便有龟一千岁,两千岁,拿到老身手里也毫无用处了。”
沈淑昭暗忖,老祖母也许是在道她年岁已高,已经失去了占言的灵力,可天下京城何处不能寻至高人
看着这半面龟言,有一种熟悉的感觉,沈淑昭心中仿佛似曾相识,这时老祖母拍了拍她的肩膀“怎了,你看见甚么了”
摇头,“没有甚么。”老祖母深深看了她好一会儿,才道“好罢。”收好了占卜用器后,沈淑昭伺候老祖母用膳,坐在案旁,老祖母侧头看向窗牖“你瞧,外头这雨下了多久”她也看过去“连下七日了。”老祖母道“天子气散,怪不得今年这般反常。”
眼前细线不停,在檐下挂起天赐玉帘,沈淑昭知道这又是在责太后掌政,于是闭口不言,老祖母淡淡抿了一口茶“你马上就要随你长姐入宫了,可记得时常心中思念元帝的国公,兴许他还能回来。”
沈淑昭愧疚地点头,不知为何老祖母竟然对她被仙人附身的事这般深信无疑,但是现在她就要入宫了,只要帮长姐在权臣斗争下顺利当上妃子,她就不必再重蹈覆辙了。
“你有没有看见那些三滴水”这时老祖母眉眼慈祥问,沈淑昭知道此为何物,那是京城中的天家祀台,它们多为三重檐,接雨时从尖顶至下顺次而落,如同整个淋在瀑中,所以人送外号“三滴水”,这样的“三滴水”在城中有许多,各散在清静处。
街头三两人若未得伞,一般都避在那边的参树下,这几日的雨洗去了满城聒噪,落得大地一片寂静。
“我儿时见那边总是彻夜明烛,如今它们都不亮了。”老祖母摇了摇头,“太后宠信阉党寒门,那些个人怎懂四大姓氏的光荣”
沈淑昭心中道,出身可不是贤臣的必要。老祖母却忽然捻来绢帕拭面道“唉,这天下苍生以后可如何是好”沈淑昭看着雨中的京城,那些住在高邸的人并不在乎天下易主,前世因为皇上的病,他们都选择了站在太后身旁。
老祖母又牵来她的手“淑昭,你入宫后倘若有机会,可否让国公知道那位大长公主”
“哪位大长公主”
“错了,老身糊涂,只是长公主。”
沈淑昭心道,这番口误必定就是因为前阵子带北狐厂入府的“那位大人”了,看来果然是太后的女儿,不过她不是方北征归京不久吗怎么还要亲自入府吩咐北狐厂的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