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沈府收到了太后召人入宫的消息。
沈淑昭穿过垂花门,步入正屋,就见屋中老祖母坐在椅上,行得一礼,两个婢子搀她起来,扶至椅上。“偏你来得最早。”老祖母先笑道。
她低头,抱着琵琶“伺候祖母从不嫌早。”
“今日可还有梦”老祖母一脸和善问,那额上贴得翡翠坠玉,头戴溜银喜鹊珠花,一对灵芝耳坠正微晃,好似一棵栖了万林百雀的参树,有福至极。
摇了摇头,沈淑昭柔声答“回祖母,依旧没有。”
“这可奇怪了。”老祖母微微皱眉,“今日宫里头刚派了人来。”
“宫里”
“你有所不知,今年太后过千秋寿宴,指明了要你爹未出阁的女儿提前入宫。”
沈淑昭差人接过琵琶,随之稍作好奇道“但帝后与六宫妃嫔总要晨昏定省,难免与之相撞,这可合乎规矩”
“规矩”老祖母听罢,不由得隐隐生怒来,“不规矩的事多了去,要不是没规矩,长公主也不会至今都没定下一门亲事。”
沈淑昭一听,心道,这也需要有人敢定才是,那女子常以北狐厂的面具示人,与高德忠结伴,仅这两点一切已在不言中。
随后她道“请祖母息怒,其实说起不合规矩,长姐及笄后也迟迟不定亲,太后此次入宫召见必定是为了妃子一事,这无疑是天大的喜事”
“你长姐等了这么多年,实在不值得。”
“祖母此话何意”
“我知道,你们人人盼着她入宫,可她从小就被教成大家闺秀,哪见得那么多脏事如今朝中局势这般险恶,宫里头已经有了一个沈太后,一个萧皇后,是不是还想再来一些贵戚”
原来老祖母这般不同意入宫,再加上朝中萧家作祟,难怪这件事会落至她头上。
沈淑昭沉吟一番,道“祖母所言极是,但为何您还让长姐待字闺中呢”
老祖母笑了笑“要是我能劝得动,就无愧于国公显灵了。”
“好祖母,还是听我弹一曲,忘了这些烦心事吧。”
“也好,待会儿有人来请安,老身就可以快点打发他们走了。”
沈淑昭噗嗤一笑“原来祖母常召我来,竟是为了这个”
老祖母道“你们天天都记得来请安,从不嫌累,可天天被人请安的人,总是会累的呀。”
“是,是,我马上弹,就不多言了。”沈淑昭莞尔,随之把手放在琵琶上,果然她选择音律是对的,老祖母老了,不太能听轻声细语,只有声音愈大才愈听得见,她又不说话,老祖母一直都喜欢安静会伺候的庶女。
虽然她根本不喜欢弹琵琶,选它来只是因为容易亲手拿着,老祖母见她自这番诚意,定也会好好留她一番,说不定老祖母也并不喜欢听琵琶。
之后丝竹绕耳,在此之中,来了好几位姨娘,如今人人都猜到太后今日派人来所为何事,特意过来问安试探。
但只有沈二爷的晁夫人来时底气最足,已是在暗中恭贺了,因为她出身太后最宠信的家族,有的全是朝廷一手情报。
她留得好一会儿,见大夫人不在,也就走了。
待该来的来的差不多了,老祖母就不听曲了,道自己想作画,沈淑昭就去给她磨墨,时不时闲谈求教几句,时辰也就这么过去。
她知道她在等什么人,马上快到女先生授习结束的时候了,长姐三妹都会被叫过来。
正思量间,就听老祖母一声传来“淑昭,你想不想入宫”
沈淑昭磨墨的手一愣,反问“入宫”老祖母点了点头,她满面吃惊,之后似认真想了想,才道“回祖母,庶女随行入宫好似不太合规矩”
“哪儿来的这么多规矩。”
老祖母这回倒不愿听这二字了。
她知道前世对方作何打算,于是笑道“好祖母,我的事全由您做主,可太后若是嫌弃我弹琴不好听,不如乐府里的人怎办”
老祖母摇了摇头“太后也是你的姑母,你随在长姐身后就是。”
“我听闻太后喜欢听戏,可是真的”
“她在府中时就喜欢。”
沈淑昭一番察言观色,之后低下头,继续磨墨道“好祖母我只会这些,太后可会嫌我聒噪”
“哎呀,怎么会。”老祖母闻言,自觉方才失望流露得明显,于是赶紧牵过她的手来,“待你回宫了,老身带你去京城外头的桃源轩避暑,如何”
“祖母的病不是才好”
“无妨。”老祖母道,“反正这身子也是一日不如一日了,如今你们都走了,留老身面对这空荡大园子,乏味得很,就想出去走走桃源轩中庄昭的居阁很大,你就住那里,待炎夏过了,咱们再回京来,正好啊,也该给你寻思个好人家了。”
沈淑昭含羞点头。
沈淑昭穿过垂花门,步入正屋,就见屋中老祖母坐在椅上,行得一礼,两个婢子搀她起来,扶至椅上。“偏你来得最早。”老祖母先笑道。
她低头,抱着琵琶“伺候祖母从不嫌早。”
“今日可还有梦”老祖母一脸和善问,那额上贴得翡翠坠玉,头戴溜银喜鹊珠花,一对灵芝耳坠正微晃,好似一棵栖了万林百雀的参树,有福至极。
摇了摇头,沈淑昭柔声答“回祖母,依旧没有。”
“这可奇怪了。”老祖母微微皱眉,“今日宫里头刚派了人来。”
“宫里”
“你有所不知,今年太后过千秋寿宴,指明了要你爹未出阁的女儿提前入宫。”
沈淑昭差人接过琵琶,随之稍作好奇道“但帝后与六宫妃嫔总要晨昏定省,难免与之相撞,这可合乎规矩”
“规矩”老祖母听罢,不由得隐隐生怒来,“不规矩的事多了去,要不是没规矩,长公主也不会至今都没定下一门亲事。”
沈淑昭一听,心道,这也需要有人敢定才是,那女子常以北狐厂的面具示人,与高德忠结伴,仅这两点一切已在不言中。
随后她道“请祖母息怒,其实说起不合规矩,长姐及笄后也迟迟不定亲,太后此次入宫召见必定是为了妃子一事,这无疑是天大的喜事”
“你长姐等了这么多年,实在不值得。”
“祖母此话何意”
“我知道,你们人人盼着她入宫,可她从小就被教成大家闺秀,哪见得那么多脏事如今朝中局势这般险恶,宫里头已经有了一个沈太后,一个萧皇后,是不是还想再来一些贵戚”
原来老祖母这般不同意入宫,再加上朝中萧家作祟,难怪这件事会落至她头上。
沈淑昭沉吟一番,道“祖母所言极是,但为何您还让长姐待字闺中呢”
老祖母笑了笑“要是我能劝得动,就无愧于国公显灵了。”
“好祖母,还是听我弹一曲,忘了这些烦心事吧。”
“也好,待会儿有人来请安,老身就可以快点打发他们走了。”
沈淑昭噗嗤一笑“原来祖母常召我来,竟是为了这个”
老祖母道“你们天天都记得来请安,从不嫌累,可天天被人请安的人,总是会累的呀。”
“是,是,我马上弹,就不多言了。”沈淑昭莞尔,随之把手放在琵琶上,果然她选择音律是对的,老祖母老了,不太能听轻声细语,只有声音愈大才愈听得见,她又不说话,老祖母一直都喜欢安静会伺候的庶女。
虽然她根本不喜欢弹琵琶,选它来只是因为容易亲手拿着,老祖母见她自这番诚意,定也会好好留她一番,说不定老祖母也并不喜欢听琵琶。
之后丝竹绕耳,在此之中,来了好几位姨娘,如今人人都猜到太后今日派人来所为何事,特意过来问安试探。
但只有沈二爷的晁夫人来时底气最足,已是在暗中恭贺了,因为她出身太后最宠信的家族,有的全是朝廷一手情报。
她留得好一会儿,见大夫人不在,也就走了。
待该来的来的差不多了,老祖母就不听曲了,道自己想作画,沈淑昭就去给她磨墨,时不时闲谈求教几句,时辰也就这么过去。
她知道她在等什么人,马上快到女先生授习结束的时候了,长姐三妹都会被叫过来。
正思量间,就听老祖母一声传来“淑昭,你想不想入宫”
沈淑昭磨墨的手一愣,反问“入宫”老祖母点了点头,她满面吃惊,之后似认真想了想,才道“回祖母,庶女随行入宫好似不太合规矩”
“哪儿来的这么多规矩。”
老祖母这回倒不愿听这二字了。
她知道前世对方作何打算,于是笑道“好祖母,我的事全由您做主,可太后若是嫌弃我弹琴不好听,不如乐府里的人怎办”
老祖母摇了摇头“太后也是你的姑母,你随在长姐身后就是。”
“我听闻太后喜欢听戏,可是真的”
“她在府中时就喜欢。”
沈淑昭一番察言观色,之后低下头,继续磨墨道“好祖母我只会这些,太后可会嫌我聒噪”
“哎呀,怎么会。”老祖母闻言,自觉方才失望流露得明显,于是赶紧牵过她的手来,“待你回宫了,老身带你去京城外头的桃源轩避暑,如何”
“祖母的病不是才好”
“无妨。”老祖母道,“反正这身子也是一日不如一日了,如今你们都走了,留老身面对这空荡大园子,乏味得很,就想出去走走桃源轩中庄昭的居阁很大,你就住那里,待炎夏过了,咱们再回京来,正好啊,也该给你寻思个好人家了。”
沈淑昭含羞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