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也差不多了,要不少爷先回去,剩下的几家也就只有最靠南的那一排房子可住人了。不如交给小人,明天一早,再带少爷过去看看。”张楚劳极有眼力见地说。
横竖没有几个人了,沈书便叫人给纪逐鸢搬板凳过来,有个伶俐的少年人即可便去给纪逐鸢弄来一碗好茶水,请他慢慢吃茶等人。
外头做事没什么好茶叶吃,冲泡出来俱是为着解渴,茶汤淡淡带点儿微黄颜色,喝上去淡香无味。沈书倒不愁纪逐鸢吃了晚上睡不着觉了,一面分派人,写帖子,写纸片子。
张楚劳与他配合默契,分门别类收在几个大小各异的方匣子里,齐齐整整有条有理。
写好之后另外有人在旁边发米面,拳头大小的一点儿,有的人直接拿衣服便兜着,千恩万谢地带着小孩去住处。孩子则步履蹒跚地跟着家里人,小手紧抓着母亲或是爷奶的衣摆,溜圆的眼珠到处看,一脸畏言。
间或沈书抬头看过来一眼,总是碰上纪逐鸢在看他,沈书忙活着,并不清楚,纪逐鸢的眼神几乎没从他身上挪开过,疏淡的眼神里隐隐藏着一丝骄傲。
不到半个时辰,人群俱已经散去,沈书起身伸了个懒腰,顺势手搭在腰间,咕噜的一声。
“少爷快去吃饭吧,小人带人收拾。”张楚劳请示地问沈书明日大概什么时辰,什么地方见。
“大家都先睡个好觉,辰末还是在这里集合。”沈书抬头张望,见不远处有一棵十人合抱的古树,随手一指,“就那儿,都吃了早过来,多吃一些。对了,张兄。”
张楚劳连道不敢,让沈书别这么叫。
沈书一笑“怎么,我还没做官,你们就帮着我把官架子搭起来了”
周围人都在笑,跟沈书处了一整天,大家都知道他说话做事干脆利索,不过谦不自大,跟人有商有量,哪怕是年纪小点,众人也是心服口服的。
沈书问过张楚劳媳妇要是能挪得出空,看能不能明天给大家做几个菜,也不必让嫂子送过来,到时候使唤个手下过去拿。张楚劳自然答应,还笑说如此他也不必抽那个把时辰专门回家一趟用饭。
事说定,沈书过去想拿过灯笼来,纪逐鸢的手往旁边一让,给他右手。
沈书笑牵着他哥,兄弟俩并肩而行,一长一短两条影子拖在地上,看上去连手臂也挨在一起了。
托朱文忠的福,沈书、纪逐鸢和李恕,分在城南的一间两进的院子里,前面是堂,后面左右分列的是卧房。
“少爷,这边,这是书房。”郑四提灯照给沈书看。
见到房中情形,沈书喜出望外,不禁大声起来“还有这么多书”
郑四笑点头“从滁州府带过来的那一箱,林林总总这两个月里文忠少爷送的在这,而且这房子,原是一陶姓的归隐文士住过的,去年秋天举家北上河南行省投亲去,空下来的。园子里一直有人洒扫,那陶老爷还有一门穷亲戚在和州城里住,房子便托给他们照看。”
提灯一转,郑四引着沈书到后院,小声提醒“苔痕湿滑,少爷还当心。”
沈书应下来,于微光中看出夹在行道两侧俱是竹影,有点唐竹的样子。沈书驻足,让郑四把灯笼给他用一下,提起灯一照,还真是。沈书放下灯,往竹根上照去,蹲下去抠了点儿土。
郑四奇道“少爷看什么呢”
“这竹是新栽的,土还松,水给多了,明天去找个花匠来照应。”沈书继续往前走,四处都转了转,见院子并不小,还造了一个池子,也算陶家花了心思,在池子内部凿穿孔隙,连到地底的活水,一直通到另一间院子里,从造成荷叶形状的石雕里涌出,流到一条人造出来的水渠里。
后院还种了雪松、玉兰、牡丹、杜鹃,圈起来的一片花圃中,过冬的盆栽花种俱已经过修剪,只等春天重新抽芽,还能再开。屋檐下挂着一个空鸟笼,水池里的几尾鱼被灯光一照,顿时受惊四散,往假山底部的石隙中钻,余下羽毛似的尾巴随波飘动。
沈书正要问纪逐鸢住哪间,就听见纪逐鸢的声音从前面从前面传来,叫过去吃饭了。
整个大宅子里屋檐下只有四盏灯,沈书擦干手上的水,坐到桌边,招呼周戌五和郑四也上来吃饭。圆桌很大,围坐十二个人都不成问题。
“家里人不多,不必那么讲究。”沈书一看桌上还有蒸鱼,觉得稀奇。
李恕一笑,把筷子分给每个人,说“我回来的路上,帮人写了副贴门上的对联,那家人谢我的。”
看来卖点字画确实也是一门营生,想到自己刚离开元军营时的打算,沈书一哂。而此刻饭堂里点了五根蜡烛,照得亮亮堂堂,一桌子热菜,有鱼有肉,肉星子也是肉,沈书心中一热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吃过了饭,沈书一头扎进书房里,纪逐鸢随在他身后,走在前面的沈书到处东看看西摸摸,从书架上取下一部梦溪笔谈来,站在书案旁,兴致勃勃地翻了一会。
“明日出去转不成,后日带你好好在城里转转。”纪逐鸢道,“你想想还有什么要买,今天白天,朱文忠差人送了一车粮食、菜、肉过来,能对付天。”
“后日也未必能转。”沈书把书合上,小心翼翼地放回架子上,示意纪逐鸢坐,沈书挨在纪逐鸢旁边的小凳上坐下,耐着性子同纪逐鸢说,“我把路上带过来的难民安置了,明日带几个人,把东北那片,照计里画方的办法,绘制一幅局部舆图,这事繁琐,要有人步量,有人矩测,我自己算自己画。今日我跟张楚劳说过,明天看能不能教会他,少说得有日的功夫。而且才打完这一场,城里也没什么好转的。”
“只要不打到城里面来,市集还是要摆的,就没有市集,也有小贩沿街叫卖,不然大家吃什么用什么”
这沈书倒是没怎么注意过,但听纪逐鸢说,仔细回想了一下好像还真的是这样,从前滨海乱的时候,只要是半日不打仗,也还是有行脚的商人挨街卖菜卖炭,毕竟人是每天都得吃喝穿衣。
“而且马上开春了,得做几身春衣。你不一起去选选”纪逐鸢看着沈书,心里浅浅地捻起了一层膜似的,他看着沈书的面上多了几分少年人头一次能靠自己的本事吃饭了的兴奋,眉宇中稚气褪去,成算使得沈书的眼睛愈发有神。便是老人们常说的精神头旺。
沈书一想,衣服还是得做,朱文忠再怎么样也算个少爷,跟着的人不能给他丢人。这么一来,得把李恕也带上,另外一个问题促使沈书开口“我们的钱不是给胡人抢走了吗”
下一刻,沈书诧道“你瞒着我藏私房钱了”
纪逐鸢才含着的一口水喷了出来,咳嗽着擦嘴,脸色微红“胡说什么我用瞒着你藏吗,你又不是我媳妇。”
沈书讪讪“那你上哪儿弄钱”
“白天我去总兵府了。
横竖没有几个人了,沈书便叫人给纪逐鸢搬板凳过来,有个伶俐的少年人即可便去给纪逐鸢弄来一碗好茶水,请他慢慢吃茶等人。
外头做事没什么好茶叶吃,冲泡出来俱是为着解渴,茶汤淡淡带点儿微黄颜色,喝上去淡香无味。沈书倒不愁纪逐鸢吃了晚上睡不着觉了,一面分派人,写帖子,写纸片子。
张楚劳与他配合默契,分门别类收在几个大小各异的方匣子里,齐齐整整有条有理。
写好之后另外有人在旁边发米面,拳头大小的一点儿,有的人直接拿衣服便兜着,千恩万谢地带着小孩去住处。孩子则步履蹒跚地跟着家里人,小手紧抓着母亲或是爷奶的衣摆,溜圆的眼珠到处看,一脸畏言。
间或沈书抬头看过来一眼,总是碰上纪逐鸢在看他,沈书忙活着,并不清楚,纪逐鸢的眼神几乎没从他身上挪开过,疏淡的眼神里隐隐藏着一丝骄傲。
不到半个时辰,人群俱已经散去,沈书起身伸了个懒腰,顺势手搭在腰间,咕噜的一声。
“少爷快去吃饭吧,小人带人收拾。”张楚劳请示地问沈书明日大概什么时辰,什么地方见。
“大家都先睡个好觉,辰末还是在这里集合。”沈书抬头张望,见不远处有一棵十人合抱的古树,随手一指,“就那儿,都吃了早过来,多吃一些。对了,张兄。”
张楚劳连道不敢,让沈书别这么叫。
沈书一笑“怎么,我还没做官,你们就帮着我把官架子搭起来了”
周围人都在笑,跟沈书处了一整天,大家都知道他说话做事干脆利索,不过谦不自大,跟人有商有量,哪怕是年纪小点,众人也是心服口服的。
沈书问过张楚劳媳妇要是能挪得出空,看能不能明天给大家做几个菜,也不必让嫂子送过来,到时候使唤个手下过去拿。张楚劳自然答应,还笑说如此他也不必抽那个把时辰专门回家一趟用饭。
事说定,沈书过去想拿过灯笼来,纪逐鸢的手往旁边一让,给他右手。
沈书笑牵着他哥,兄弟俩并肩而行,一长一短两条影子拖在地上,看上去连手臂也挨在一起了。
托朱文忠的福,沈书、纪逐鸢和李恕,分在城南的一间两进的院子里,前面是堂,后面左右分列的是卧房。
“少爷,这边,这是书房。”郑四提灯照给沈书看。
见到房中情形,沈书喜出望外,不禁大声起来“还有这么多书”
郑四笑点头“从滁州府带过来的那一箱,林林总总这两个月里文忠少爷送的在这,而且这房子,原是一陶姓的归隐文士住过的,去年秋天举家北上河南行省投亲去,空下来的。园子里一直有人洒扫,那陶老爷还有一门穷亲戚在和州城里住,房子便托给他们照看。”
提灯一转,郑四引着沈书到后院,小声提醒“苔痕湿滑,少爷还当心。”
沈书应下来,于微光中看出夹在行道两侧俱是竹影,有点唐竹的样子。沈书驻足,让郑四把灯笼给他用一下,提起灯一照,还真是。沈书放下灯,往竹根上照去,蹲下去抠了点儿土。
郑四奇道“少爷看什么呢”
“这竹是新栽的,土还松,水给多了,明天去找个花匠来照应。”沈书继续往前走,四处都转了转,见院子并不小,还造了一个池子,也算陶家花了心思,在池子内部凿穿孔隙,连到地底的活水,一直通到另一间院子里,从造成荷叶形状的石雕里涌出,流到一条人造出来的水渠里。
后院还种了雪松、玉兰、牡丹、杜鹃,圈起来的一片花圃中,过冬的盆栽花种俱已经过修剪,只等春天重新抽芽,还能再开。屋檐下挂着一个空鸟笼,水池里的几尾鱼被灯光一照,顿时受惊四散,往假山底部的石隙中钻,余下羽毛似的尾巴随波飘动。
沈书正要问纪逐鸢住哪间,就听见纪逐鸢的声音从前面从前面传来,叫过去吃饭了。
整个大宅子里屋檐下只有四盏灯,沈书擦干手上的水,坐到桌边,招呼周戌五和郑四也上来吃饭。圆桌很大,围坐十二个人都不成问题。
“家里人不多,不必那么讲究。”沈书一看桌上还有蒸鱼,觉得稀奇。
李恕一笑,把筷子分给每个人,说“我回来的路上,帮人写了副贴门上的对联,那家人谢我的。”
看来卖点字画确实也是一门营生,想到自己刚离开元军营时的打算,沈书一哂。而此刻饭堂里点了五根蜡烛,照得亮亮堂堂,一桌子热菜,有鱼有肉,肉星子也是肉,沈书心中一热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吃过了饭,沈书一头扎进书房里,纪逐鸢随在他身后,走在前面的沈书到处东看看西摸摸,从书架上取下一部梦溪笔谈来,站在书案旁,兴致勃勃地翻了一会。
“明日出去转不成,后日带你好好在城里转转。”纪逐鸢道,“你想想还有什么要买,今天白天,朱文忠差人送了一车粮食、菜、肉过来,能对付天。”
“后日也未必能转。”沈书把书合上,小心翼翼地放回架子上,示意纪逐鸢坐,沈书挨在纪逐鸢旁边的小凳上坐下,耐着性子同纪逐鸢说,“我把路上带过来的难民安置了,明日带几个人,把东北那片,照计里画方的办法,绘制一幅局部舆图,这事繁琐,要有人步量,有人矩测,我自己算自己画。今日我跟张楚劳说过,明天看能不能教会他,少说得有日的功夫。而且才打完这一场,城里也没什么好转的。”
“只要不打到城里面来,市集还是要摆的,就没有市集,也有小贩沿街叫卖,不然大家吃什么用什么”
这沈书倒是没怎么注意过,但听纪逐鸢说,仔细回想了一下好像还真的是这样,从前滨海乱的时候,只要是半日不打仗,也还是有行脚的商人挨街卖菜卖炭,毕竟人是每天都得吃喝穿衣。
“而且马上开春了,得做几身春衣。你不一起去选选”纪逐鸢看着沈书,心里浅浅地捻起了一层膜似的,他看着沈书的面上多了几分少年人头一次能靠自己的本事吃饭了的兴奋,眉宇中稚气褪去,成算使得沈书的眼睛愈发有神。便是老人们常说的精神头旺。
沈书一想,衣服还是得做,朱文忠再怎么样也算个少爷,跟着的人不能给他丢人。这么一来,得把李恕也带上,另外一个问题促使沈书开口“我们的钱不是给胡人抢走了吗”
下一刻,沈书诧道“你瞒着我藏私房钱了”
纪逐鸢才含着的一口水喷了出来,咳嗽着擦嘴,脸色微红“胡说什么我用瞒着你藏吗,你又不是我媳妇。”
沈书讪讪“那你上哪儿弄钱”
“白天我去总兵府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