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莫要在此逗留,我可不想被人说闲话。”
目睹她那胆怯的模样,永璘顿感不悦,“你就那么害怕与我有牵扯”
“我”知他心眼儿小,说实话他肯定又会生气,于是芸心拐弯抹角找了个冠冕堂皇的借口,“我是怕辱没了十七爷的名声。”
永璘无谓一笑,“爷不在乎。”
“可我在乎”
隔着纱帐看人太模糊,永璘干脆近前,抬手掀起帐帘,立在帐边直视于她,“你在乎什么我的名声还是我这个人”
兴许是因为她仍在持续发热,她总觉得此刻的永璘目光灼灼,落在她面上,烧得她面颊滚烫,不知所措的芸心慌乱的移开视线,颤声否认,
“什么都没有,你莫要胡思乱想。”
她的仓惶尽落在他眼底,像极了心虚的表现,心情大好的永璘直白追问,“昨儿个看我落水,你为何那么紧张的跳下去难道不是在乎我”
说起此事,她至今心有余悸,神色逐渐暗淡,不由回想起现代时她的童年里那段不美好的记忆,
“儿时家里人都忙着干农活,婶婶把堂弟堂妹交给我来带,妹妹还小,我得哄她睡午觉,没想到堂弟竟然趁我不注意偷溜出去。
我挨家挨户的找都寻不见他,后来听人说他跟其他孩子一起下了河,等我找到河边的时候,他们说我堂弟下河凫水,很久都没上来,我只好请大人们帮忙,最后捞出来时人已经断了气
婶婶失去儿子很伤心,打我骂我,怪我没看好堂弟,奶奶也恨我,全家人都在指责我,我很难受,可我的确有责任,不敢反驳,只能任他们奚落打骂。”
童年的那段阴影一直缠绕着她,挥之不去,导致她自卑内向,不敢与人过多接触,直到后来意外穿越,来到清远镇,周围的人都对她很好,幸福的日子如暖阳,渐渐驱散她心间的阴霾,她才慢慢走出来,可是昨日骤见永璘消失在水中,堂弟的悲剧再次浮现,她才会紧张无措,
“我怕你被湖水吞噬,毕竟是我不小心推你下去的,倘若你出什么意外,我便是那罪魁祸首,我担不起这责任,更不希望自己下半辈子活在愧疚之中,所以才会义无反顾的跳下去救你。”
永璘只是开个玩笑,未料竟会触动到她那些噩梦般的记忆,得知真相的他颇觉懊悔,
“抱歉,我没想到会闹这么严重,怪我没分寸,下回绝不再胡来。”
当时的确很生气,不过睡一觉之后她便消了气,没有再恼他,“你人没事就好,你来拉我,我却推你下湖,我也有责任,还没跟你道歉呢”
“你并非故意,我不会怪你。”把话说开后,两人也就没再起争执,再望向彼此时,目光没了怨怼,多了一丝平和与友好。
抬手触了触她的额头,永璘未能放心,“好像还有些温烧,坐着不成,你得躺下睡会儿才是。”
芸心的确没什么精神,又担心会惹闲话,顺势下了逐客令,“是有些困了呢我该睡了,十七爷您请回吧”
“那好,你先歇着,明儿个我再来看你。”
芸心吓一跳,勉笑婉拒,“其实不用再来的,明儿个肯定能好。”
“你越是害怕,我越是得来,吓坏你”撂下这么一句,永璘朗笑离去,徒留芸心欲哭无泪,战战兢兢,睡也睡不安稳呐
出得房门,永璘便见容悦正坐在不远处的廊下,不由好奇,问她怎的不进去。
说来容悦也是煞费苦心,“这不是怕进去打扰你们说悄悄话嘛”
“那你干脆待在房里别来呗”
“那不成,”容悦此举自有她的用意,“方才宫女来报,我一寻思,皇兄你这行为不妥啊但我晓得你的为人,知道你是担心芸姐姐才会过来,所以我得待在附近,如此一来,旁人便不能说你们是单独相处咯”
小小年纪居然能考虑得如此周全,抚了抚她的小脑袋,永璘惊喜笑赞,“真是个小机灵鬼”
事关皇兄和芸姐姐,她必须上心啊她可是很看好两人,只盼着他们能患难见真情,修成成果
尽管容悦再三交代,不许将此事传出去,然而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很快颖妃娘娘便得到了消息。
得知永璘和芸心双双掉入湖中,且他还去芸心所住的寝房看望她,颖妃隐隐生忧,她还以为永璘不会喜欢这般温雅柔婉的姑娘,如今看来,似乎情况不妙。
担心他越陷越深,颖妃在他又一次请安时旁敲侧击的提了句,“最近在忙些什么少见你过来。”
放慢脚步的永璘扶着颖妃在花园转悠,“儿臣能有什么正事儿无非是去陪陪容悦,再不然就是去找十一哥和十五哥。”
园中的牡丹含苞待放,下个月应该就会盛开,颖妃抬指抚了抚沾了露水的花苞,状似无意地道
“悦儿有伤在身,你身为兄长是该多关怀,不过我怎么听说你最近似乎和芸心走得很近”
却不知又是谁在背后传闲话,永璘心下不愈,眼角依旧噙着笑,“她住在容悦那儿,儿臣去找容悦,免不了会碰见。”
“那你对她印象如何”
却不知她老人家为何突然问起这个,念及颖妃曾夸赞过芸心,永璘便想着说句实话也无妨,一提及芸心,他的面上不自觉的浮现出清浅笑意,
“她这人吧挺倔强的,爱讲歪理,偏偏我还找不到反驳的借口,有时她心细如尘特别敏感,有时又豁达从容,许多观念与世俗相悖,很矛盾的一个姑娘,让人看不懂,难以评判。”
颖妃暗叹不妙一旦一个男人感觉看不透一个姑娘时,多半会生出征服的欲望。再这么让他们相处下去,怕是难以挽回,无奈之下,颖妃只好提前警示,
“实则你皇阿玛已经打算将芸心许给永琰做侧福晋,往后她便是你的嫂嫂,你实该与她保持距离,莫要走太近,以免你十五哥面子挂不住。”
只顾听颖妃说话的永璘并未注意到路旁的枝条有刺,走过时刺啦一划,手背瞬间留下一道血痕。
尽管伤口很浅,却也是一阵刺痛,而颖妃之言无疑是一把盐,骤然洒在上面,蜇得永璘笑敛面僵心顿沉
目睹她那胆怯的模样,永璘顿感不悦,“你就那么害怕与我有牵扯”
“我”知他心眼儿小,说实话他肯定又会生气,于是芸心拐弯抹角找了个冠冕堂皇的借口,“我是怕辱没了十七爷的名声。”
永璘无谓一笑,“爷不在乎。”
“可我在乎”
隔着纱帐看人太模糊,永璘干脆近前,抬手掀起帐帘,立在帐边直视于她,“你在乎什么我的名声还是我这个人”
兴许是因为她仍在持续发热,她总觉得此刻的永璘目光灼灼,落在她面上,烧得她面颊滚烫,不知所措的芸心慌乱的移开视线,颤声否认,
“什么都没有,你莫要胡思乱想。”
她的仓惶尽落在他眼底,像极了心虚的表现,心情大好的永璘直白追问,“昨儿个看我落水,你为何那么紧张的跳下去难道不是在乎我”
说起此事,她至今心有余悸,神色逐渐暗淡,不由回想起现代时她的童年里那段不美好的记忆,
“儿时家里人都忙着干农活,婶婶把堂弟堂妹交给我来带,妹妹还小,我得哄她睡午觉,没想到堂弟竟然趁我不注意偷溜出去。
我挨家挨户的找都寻不见他,后来听人说他跟其他孩子一起下了河,等我找到河边的时候,他们说我堂弟下河凫水,很久都没上来,我只好请大人们帮忙,最后捞出来时人已经断了气
婶婶失去儿子很伤心,打我骂我,怪我没看好堂弟,奶奶也恨我,全家人都在指责我,我很难受,可我的确有责任,不敢反驳,只能任他们奚落打骂。”
童年的那段阴影一直缠绕着她,挥之不去,导致她自卑内向,不敢与人过多接触,直到后来意外穿越,来到清远镇,周围的人都对她很好,幸福的日子如暖阳,渐渐驱散她心间的阴霾,她才慢慢走出来,可是昨日骤见永璘消失在水中,堂弟的悲剧再次浮现,她才会紧张无措,
“我怕你被湖水吞噬,毕竟是我不小心推你下去的,倘若你出什么意外,我便是那罪魁祸首,我担不起这责任,更不希望自己下半辈子活在愧疚之中,所以才会义无反顾的跳下去救你。”
永璘只是开个玩笑,未料竟会触动到她那些噩梦般的记忆,得知真相的他颇觉懊悔,
“抱歉,我没想到会闹这么严重,怪我没分寸,下回绝不再胡来。”
当时的确很生气,不过睡一觉之后她便消了气,没有再恼他,“你人没事就好,你来拉我,我却推你下湖,我也有责任,还没跟你道歉呢”
“你并非故意,我不会怪你。”把话说开后,两人也就没再起争执,再望向彼此时,目光没了怨怼,多了一丝平和与友好。
抬手触了触她的额头,永璘未能放心,“好像还有些温烧,坐着不成,你得躺下睡会儿才是。”
芸心的确没什么精神,又担心会惹闲话,顺势下了逐客令,“是有些困了呢我该睡了,十七爷您请回吧”
“那好,你先歇着,明儿个我再来看你。”
芸心吓一跳,勉笑婉拒,“其实不用再来的,明儿个肯定能好。”
“你越是害怕,我越是得来,吓坏你”撂下这么一句,永璘朗笑离去,徒留芸心欲哭无泪,战战兢兢,睡也睡不安稳呐
出得房门,永璘便见容悦正坐在不远处的廊下,不由好奇,问她怎的不进去。
说来容悦也是煞费苦心,“这不是怕进去打扰你们说悄悄话嘛”
“那你干脆待在房里别来呗”
“那不成,”容悦此举自有她的用意,“方才宫女来报,我一寻思,皇兄你这行为不妥啊但我晓得你的为人,知道你是担心芸姐姐才会过来,所以我得待在附近,如此一来,旁人便不能说你们是单独相处咯”
小小年纪居然能考虑得如此周全,抚了抚她的小脑袋,永璘惊喜笑赞,“真是个小机灵鬼”
事关皇兄和芸姐姐,她必须上心啊她可是很看好两人,只盼着他们能患难见真情,修成成果
尽管容悦再三交代,不许将此事传出去,然而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很快颖妃娘娘便得到了消息。
得知永璘和芸心双双掉入湖中,且他还去芸心所住的寝房看望她,颖妃隐隐生忧,她还以为永璘不会喜欢这般温雅柔婉的姑娘,如今看来,似乎情况不妙。
担心他越陷越深,颖妃在他又一次请安时旁敲侧击的提了句,“最近在忙些什么少见你过来。”
放慢脚步的永璘扶着颖妃在花园转悠,“儿臣能有什么正事儿无非是去陪陪容悦,再不然就是去找十一哥和十五哥。”
园中的牡丹含苞待放,下个月应该就会盛开,颖妃抬指抚了抚沾了露水的花苞,状似无意地道
“悦儿有伤在身,你身为兄长是该多关怀,不过我怎么听说你最近似乎和芸心走得很近”
却不知又是谁在背后传闲话,永璘心下不愈,眼角依旧噙着笑,“她住在容悦那儿,儿臣去找容悦,免不了会碰见。”
“那你对她印象如何”
却不知她老人家为何突然问起这个,念及颖妃曾夸赞过芸心,永璘便想着说句实话也无妨,一提及芸心,他的面上不自觉的浮现出清浅笑意,
“她这人吧挺倔强的,爱讲歪理,偏偏我还找不到反驳的借口,有时她心细如尘特别敏感,有时又豁达从容,许多观念与世俗相悖,很矛盾的一个姑娘,让人看不懂,难以评判。”
颖妃暗叹不妙一旦一个男人感觉看不透一个姑娘时,多半会生出征服的欲望。再这么让他们相处下去,怕是难以挽回,无奈之下,颖妃只好提前警示,
“实则你皇阿玛已经打算将芸心许给永琰做侧福晋,往后她便是你的嫂嫂,你实该与她保持距离,莫要走太近,以免你十五哥面子挂不住。”
只顾听颖妃说话的永璘并未注意到路旁的枝条有刺,走过时刺啦一划,手背瞬间留下一道血痕。
尽管伤口很浅,却也是一阵刺痛,而颖妃之言无疑是一把盐,骤然洒在上面,蜇得永璘笑敛面僵心顿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