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刘盈。

    一郡之地和一国之君,两害相权取其轻,韩信的选择很理智果断。

    但此时,人情练达的萧何已经有了更好的主意。

    周国不便为了他国之事而置自身于险境,但若北地也是周国的呢是不是就可以稍微“冒险行事”了

    反正北地迟早也要落入周宁的手里,不如由他们亲自送出去,既可以留个人情,也可借北地的百姓逼她尽快出手。

    讲究仁义的周王姬再怎么样也比异族匈奴要可信讲理得多,有她做屏障抵挡匈奴,他们也可无后顾之忧的奔赴荥阳。

    再一次接到韩信送来的求援信,周国的大臣都沉默了,然而短暂的沉默后,大臣们口风急转。

    “王姬仁义爱民,北地并非我国境内之时,王姬便忧心北地百姓安危,如今汉国将北地赠与我国,可见北地的情形已经危急到了极点,北地百姓也是我国子民,如今去往云中的大军已经在回返的路上了,不日将至,请王姬尽快发兵北地,以免北地百姓如九原百姓一般遭遇异族之苦。”

    简而言之,他们原本的意见是像接力棒一样,要等云中的军队回到上郡,同上郡的军队完成交接后,再去往北地,保证上郡和九原随时都处于有足够兵力保护的状态。

    而现在他们觉得可以一边等着云中的军队回来,一边陆续安排上郡的军队去北地,云中的军队启程得早,必定能在匈奴察觉到他们分兵去往北地时回到上郡。

    打的是一个时间差,除非匈奴一直盯着的就是周地,否则他们无法准确的抓住这个战机,即便他们抓住了,要想在一两日内拿下城防坚固、军民齐心的九原也是不可能,而这点时间也足够云中的军队赶回回防了。

    周宁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个很能听取群臣意见的明君,尤其是当群臣意见一致时,这次也一样,周宁采纳了众臣的谏言,命章邯带兵前往北地。

    张良深深的看了不辨喜怒的周宁一眼,这一切真是巧合,还是有人顺水推舟、故意布局,王姬她,真的没有猜到匈奴会攻北地吗

    好像也不对,好像王姬一开始就说了北地更大,匈奴可能会更倾向于取北地,是自己,是自己说服了王姬

    张良收回视线,垂眸低头,怎样都好,有时候想得太明白了也不好,总之此事里外里是他们得了好处。

    将北地和匈奴打包丢给周宁,萧何和韩信顺利的脱身去往荥阳。北地城外又是周军和匈奴对峙。

    然而对战的气氛很诡异,在发现墙头换上周军的旗帜后,匈奴便只是在城外游走示威,而不发起进攻,又等了几日,差不多等到上郡的军队都到达了北地,匈奴竟开始有序的撤兵。

    在最后一波军队撤走时,匈奴前锋的大将将一张布帛射向城头,大笑道“这是我们单于送给王姬的新年贺礼,希望王姬喜欢。”

    新年贺礼匈奴单于送给周王姬的什么贺礼

    “北北北北地吗”说话的人打了个寒噤。

    所以,北地有今日战祸,是因为周王姬和匈奴暗中勾结

    “不然呢要知道汉王可是在和项王打仗,她要不是和匈奴单于勾搭到了一块,怎么会帮着汉王,而不帮她的未婚夫呢”

    这么一分析好像还挺有道理的,北地百姓对于如今新主的感情就这样变了。

    “这个该死的匈奴人”消息传回上郡,周国许多大臣都被气得跳脚。

    冒顿这一口黑锅扣得,他们根本无处说理去,总不能把到手的北地扔了,来证明王姬和匈奴毫无瓜葛吧。

    周宁高坐于上面色沉沉,冒顿是重视实际利益的人,这点流言蜚语与他可没有什么好处,不像是他的作风。

    他如此轻易的退兵可谓是无功而返,等等,轻易可并不算轻易,他退兵可退了好几日

    “不好云中郡危急”周宁和张良同时起身异口同声道。

    周宁为什么不愿北地和云中落入匈奴手中,盖因这两郡都在长城之内,若是匈奴进入长城之内与他们为邻,那他们原本竖起的城坚就失效了。

    作者有话要说么么么么么感谢在2020110502:27:412020110523:05:1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曲南5瓶;虫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章节目录

历史学霸在秦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漫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漫愈并收藏历史学霸在秦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