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过血流漂杵,却无一人尽诛匪首,恐扁鹊见恒公,愚觉天下之患不在边陲而自诸海。”

    寄书瞠目结舌“可这只是”一种猜测,寄书没有把最后四个字说出来,他看过这篇策论,最后这段看过就扔在了脑后,因为在他以及其他人看来自古以来无论哪个王朝,他们的心腹大患莫不是北方的敌人。

    这海上的寇盗又能成什么心腹大患呢

    而随着这少年帝王一字一句,直播间简直是炸开了锅

    卧槽卧槽是我贺男神的海患论啊

    听到这段我整个人都炸了啊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到高中背这篇课文的时候了,大概是因为这篇策论是第一个明确指出要重视海上危险,而后来的贺大佬更是开海第一人所以讲解一向复杂吧。

    我说慧明帝为什么对贺存之、李慕白这两位大佬那么关注,忙里偷闲还记得问他们俩的八卦,还特意偷跑出去看他们俩,我特码真以为慧明帝是出去看热闹,呸,辣鸡弟弟,现在对不起,我才是辣鸡弟弟。

    兄弟们,咱们上学的时候都知道这篇策论在刚写出来的时候不太为人注意,一是这篇策论是早期写的,还有些稚嫩,远没有后期作品辛辣老练;二是因为当时这个观点并不是很被人接受。就像刚才这个大内高手小哥都好像不太理解,但是慧明帝却在第一时间就认可,这岂不是证明

    证明什么

    证明帝不但不是脑子有问题,相反还是十分有远见,也正是因为他本人的极力推行才改变有海无防的局面,也才有了华夏海军的前身。

    其实我也一直奇怪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都觉得功劳都是文大佬、李大佬他们的如果没有帝王的支持信任,就算天纵之才也压根成不了事啊

    颜盛瞧向拧眉深思的寄书,叹了一声“畏威而不怀德,枉大义而贪小利,强必寇盗,弱即卑伏,这是其本性。何况你还记不记得三年前被压到上京施以剐刑的那批寇盗”

    寄书面色一冷“记得,个个行事如同妖蛮。”

    颜盛点头认可,眉眼舒缓平和,仍带着几分笑意“你说那些发色瞳色大不相同的人到底是从哪来的呢”

    寄书只知道他们被称呼为佛郎机或撒克逊,而他们从哪来却是一无所知,颜盛笑意终于淡了,眸色深深问“倘若有朝一日他们不再满足于结成一批又一批的寇盗,而是以一国之力乘快船执利器,我国虽海域之广却无军船可用,虽强兵百万又如何能用”

    寄书悚然一惊,他虽不愿相信会有这种可能,但更愿意相信听从帝王的每一种猜测,不由脱口道“陛下是想建立水军,未雨绸缪,以防有贼子胆敢犯我海疆”其实他不怕有这种可能性,只怕大安无人看到这种可能性,到了那时必然是滔天之灾。陛下原来比任何人都早就意识到这点了吗

    他心中忽然涌上了无限自豪。

    小皇帝却咳了一下,背着手开始看天上的星星、宫墙探出的花枝“倒也不全是这个原因。”

    寄书

    小皇帝又咳了一声,朝着他眨了眨眼“寄书,你知不知道烟霞锦多少钱一匹”

    寄书这什么风牛马不相及的问题

    但他还是老老实实回答“不知。”

    颜盛顿时一脸这你都不知道的恨铁不成钢“烟霞锦一匹在上京不过三钱十六分,在浙江等地差不多是二钱六十七分,在河南大概是二钱六十分,这还是市场价。”他压低了声音,卖关子问“你知道如果卖给那些海上行商要多少钱吗”

    寄书还震惊于他们皇帝陛下居然对一匹布的价格了如指掌,听到这个问题下意识问“多少”

    小皇帝哈了一声,一伸手比了个三“三两四钱就这样那些行商还抢的头破血流,想来到了海外这价格还能再翻上几番。这可是实打实的暴利啊朕有时候都恨不得自己是卖布的,那样岂不是发了大财”

    寄书

    小皇帝还在兴致勃勃,畅想未来“所以朕日思夜想、辗转反侧,就觉得这等暴利不赚还有良心吗”

    寄书“陛下”

    小皇帝“这天底下的财富不能全都拢在大安手中,但大安要一半他不过分吧听朕的,先把水师培养起来,再造军船,等寇盗闻风丧胆后咱们就让老百姓去卖东西去。还有,云岫瓷的价格朕可是也摸清了,也是暴利啊”  请牢记:,

章节目录

快穿:男神他自带万人迷光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掠过明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掠过明月并收藏快穿:男神他自带万人迷光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