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与刘谨行之间关系密切,一则是母家,二则因为当年那件事。
    刘谨行一死,约莫也只有太后一人知晓了。
    元莞并非是乖巧的性子,被太后挟持了这么多年,对她愈发厌恶,然大宋极为重视孝道。她若对太后显出不敬,御史那里定揪着她不放。
    她是皇帝不假,却也是个傀儡。
    大长公主送来的小傀儡,恰好就是她眼前的局势。可放眼看去,先帝唯有她这么一个子嗣,大长公主知晓她来历不正,也没有证据。
    过上几年,她能掌权了,这些事都无可厚非地过去了。
    眼下想的该是如何让元乔厌恶相弃,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刘谨行恰是这层关系的突破口。
    太后会当是元乔所为,她顺水推舟,太后必有所作为,届时惹恼了元乔,两人就会闹一闹的。
    步辇停在慈安宫外,落霞有些紧张,不安地看着皇帝。皇帝则不然,唇角勾了抹笑,步履轻盈地走下步辇,望着奢靡的宫殿,她总觉得姑母太过纵容太后了。
    太后的慈安殿奢华超过皇帝举行外朝的文德殿与平日里处理政事的垂拱殿,富丽堂皇之色,就差没有设金漆雕龙宝座、蟠龙石柱。
    廊下的宫人颤颤惊惊,想来太后发过一阵脾气了,元莞步入廊下,瞧着花容失色的小宫人,忍不住上前摸摸她的小脸“同朕说说,如何惹了太后不悦”
    皇帝不问还好,一问就吓得小宫人慌张跪地,顷刻间就哭了出来,皇帝作势摇首,道“朕就只对皇夫凶了些,温声细语对你,你怎地就哭了。”
    一面说,一面往殿里步去,跟着她的落霞在殿外止步,瞧着皇帝方才的神色,想必今日无事了。
    皇帝进去后,太后依靠着迎枕,面色苍白,发髻微微有些散乱,金翠发簪都虚插在发丝里。她笑了笑,“太后这是怎么了,如何会气成这样”
    话方说完,太后抬手就将手旁的杯盏砸了过去,她气得狠了,就失去力道,砸了一半就掉了下去,都未曾近元莞身。
    元莞眼中光色耀人,对太后依旧很恭谨,诧异道“儿又惹了太后不悦”
    “少装,皇城司的人半路截杀你舅父,方出洛阳城,就被杀了,你这个皇帝做到如此地步,不觉耻辱吗”太后气得口不择言,面目狰狞,发髻上的冠子都在颤动,胸口起伏得厉害。
    元莞听过更难听的话,甚至挨过打,半夜疼醒之际,都未曾忘记太后狰狞的面容,与恶毒的言语。
    这么多年过去了,她觉得太后也并不可惧,无非是切肤之痛罢了。
    “舅父被杀了”元莞震惊道,她无措地望着太后,面色拘谨,支吾道“儿、儿这里还未收到消息。”
    皇帝的消息历来都很晚,被元乔压制着。亦或是元乔想让她知道,她才知道。正因为如此,太后才会将她召来,先下手为强。
    她勾着唇角冰冷地笑“你明明都已亲政,元乔依旧把持着不放,那几日在福宁殿内你就没有让她妥协什么”
    那件事发生后,太后不露面,就是想将自己摘得干净,元莞也顺其意,不让姑母知晓是太后所为。
    她故作为难道“她答应朕,将人安排进枢密院还有中书,舅父一事是苏相先起事,怨不得她,城外截杀一事,是不是有些误会”
    “误会人都死了,你还辩驳什么你瞧你这番无能,哪里有皇帝的仪态,丢尽了先帝脸面。”太后愈发气恼,整个人都在发抖,凌厉的目光就像刀般劈向皇帝。
    皇帝怯弱,不敢抬头,半晌都不敢说话。
    太后就像一拳打在棉花团里,起不来任何劲,顺手想拿东西去砸,伸手摸了半晌,手旁空空,气得直喘气。
    元莞不抬头,就足以想象出太后气恼的样子,可惜她不能笑,站了许久后,太后才怜悯地般地发话“此事不能就此作罢。”
    她直点头“儿这就去让人查,还舅父一个公道。”
    “还需追恩,厚赏其子嗣。”太后又道。
    元莞还是为难了,怯生生地看着太后“想必不妥,追恩一事需舅父对大宋有功,他、这些年来并无太大的建树。”
    “你舅父对你的帮助不大吗你摸着自己良心说话。”太后的声音陡然提高很多,中气十足,像极了街边骂人的泼妇。
    元莞习以为常,多年来依旧不明白,先帝为何喜欢太后这般虚有其表的女子,比起大长公主,先帝的喜好真是令人看不懂。
    被太后强压着骂了几句后,元莞无精打采地出了慈安宫,还未曾踏上步辇,内侍匆匆来报,大长公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以下犯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九皇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九皇叔并收藏以下犯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