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茶叶一样,起起伏伏,浮浮沉沉。现在想想,倒真是莫名有些孤独无依的味道。
    她的娘亲出身式微,当年被抬进府也只是生辰八字相合给爹冲喜,沈老夫人是名门闺秀,最觉得这样出身的女儿小家子气,上不得台面。后来爹娘双双去世,她就被养在老夫人膝下,什么白眼什么辱骂没受过,若非如此,她也不会想着去参加红袖宴,想着法子的入了太后法眼。
    这五年里,她一边抗拒着与太子扯上关系,一边又要为了配上太子而努力,这等岌岌可危维持住的关系连她自己都觉得可笑。
    现在的她,早已见识过人情冷漠,反而觉得没什么了。只是,太子的态度倒令人有些意外
    正想着,一道破风声穿透窗户,带着强劲力道“叮”的一声插进柱子里。
    尚未等沈桑看清是什么,重物翻滚落地的声音从身后响起。
    紧接着,冰冰凉凉的利刃抵在颈间,令人心惊。
    走廊内,陆一愁眉苦脸,“殿下,属下还是不明白,您到底想不想娶沈三姑娘”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嫁娶也不过是为了繁衍后代,享受天伦之乐。”谢濯走在前面,翻动着经书,淡淡开口。
    对于他而言,娶谁都一样。
    只要太后和霍皇后还喜欢沈桑,他就会名门正娶的迎她进门,让她做东宫的太子妃。
    不谈情,不说爱。
    “可您也不能委屈了自己。”
    谢濯停下脚步,莫名笑了一声,“你倒是说说,孤哪里委屈了自己。”
    说起来,沈桑除了有些娇气外,不哭不闹,不争不抢,也不是个一说就梨花带雨的性子,想想倒也可行。
    只是这会儿沈桑对他又扑又欲迎还拒的,逢场作戏罢了,到时候可别真把一颗心丢在他身上。
    谢濯皱了皱眉。
    不行,等改日他得想个法子敲敲沈桑,让她趁早死心。
    主仆二人各怀心思的一前一后走着,没走几步,同安寺忽地吵闹嘈杂起来,脚步错乱声、兵器交刃声。
    谢濯心中一沉,往太后那边赶去,却不想四周早已有人埋伏,一群黑衣人手持冷剑,从隐蔽出跳出,将他们围了个水泄不通。
    “殿下。”陆一将谢濯护在身后。
    谢濯神情眸瞬息之间染上冷意,他卷起经书放进怀里,从腰间抽出软剑,凉声开口“孤竟是不知,谁给你们的胆子,竟敢一路追到京城。”
    此时的太子隐去温润如玉的光辉,眼底清冷,压抑着几分危险和冷冽的波光,如同待鞘而出的利剑,令人望而生畏。
    为首的人讥笑道“太子殿下手里的东西,可比我们的胆子不,是比我们的脑袋还有重要,动手”
    一声冷喝,群起而攻之。
    谢濯做事,向来会有七分把握控在手中。
    听到同安寺传来声响,守在寺内寺外的禁卫军立即蜂拥而入,同黑衣人厮杀在一起。
    谢濯趁乱抽了身,先去太后诵读佛经的佛堂看了眼,见太后无事,心里松了口气。
    屋内一片狼藉,佛经散落,烛台都被整整齐齐削了半根,奇怪的是所有人除了受到惊吓外,连丝小磕小碰都没有。
    这样子,不像是杀人的,倒像是
    谢濯眼底一缩,吩咐侍卫护好太后,转身去了沈桑的屋子。
    屋内摆设整齐,唯独少了丝人气味。
    谢濯看着被风吹乱而散落一地的纸张,从怀里抽出经书,指腹抿过封面,皱眉,“让你不听孤的话,活该。”
    黑衣人再来势汹汹,也败在寡不敌众的弊端上,当即不再恋战,带着剩下的人撤退,却在离开前放下狠话。
    要是想救人,今夜子时,谢濯须孤身前去三里外的孤庙与他们汇合。
    太后听说沈桑被抓走,一时激动,竟当场晕了过去,众人又好是一阵手忙脚乱。
    好在临走前带了太医,等守着太后喝下药安稳入睡后,谢濯方才离开,唤来几人吩咐事宜。
    救人,是一定要救的。
    只是,该怎么救。
    子时,陆一从外匆忙回来,抹了把脸,道“殿下,那些人确实是在孤庙内,属下无能,没有看到沈三姑娘在何处。”
    “多少人”
    陆一神情严肃,“足有百人以上。”
    谢濯转动着腰间玉佩,眼底一片深邃。
    百人倒真是看得起他了。

章节目录

耳鬓厮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栖迟Q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栖迟Q并收藏耳鬓厮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