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奏,这感觉真是令人不快直到回到皇后宫中才止住了念头。
阿娘今日倒是在寝殿等着她,但是见她回来却也没问什么,只关心她饿不饿,需不需要用些吃食。
“阿娘,汉中王的病情似乎不轻,你”何止是不轻,若不是见过前几日他神态自若的样子,她简直以为他已经病入膏肓。
皇后没等她说完就打断了她。“我并不想知道那些既不能为他做什么,又何须多问。”
她遂不再多言,自去安排自己的事情。
时间飞快,一晃就到了万邦宴当日。含元殿上灯火通明,歌舞升平,万邦齐贺,好一番盛世景象。
临近尾声果然谒秣小王高启贤出声求娶大唐贵女。
帝王不慌不忙,声称宗室人丁单薄,无有适龄的贵女可以出嫁。众臣出来搭台阶,意思大致就是你们谒秣好歹是个颇有实力的藩国,你高启贤怎么说也是谒秣王位继承人,很有可能以后就是谒秣之主,娶不上宗室女总不能娶臣女吧那多掉价。
结果人高启贤不知是没听懂还是自视甚高,来了一句,“出发之前,我的父王曾再三嘱咐我,若大唐没有合适的贵女,便让我求娶公主。”
话音刚落,不知是谁打破了酒杯,全场寂静,所有人屏息凝神齐刷刷看向主位的帝后夫妻。
这谒秣王子高启贤真个是胆大包天,宗室女尚且求不到竟然还敢求娶公主这是什么狗屁逻辑没看到整个大唐最好的郎君们都云集盛京尽等着公主挑选吗你一个蕃国王子哪来的脸面求娶帝后的心头肉究竟是谁给你的胆子
帝王的神色肉眼可见的阴沉下来,但本该更没有耐心的皇后今日不知怎的竟没有变脸,反而笑眯眯地问了一句“你想求娶哪位公主呀”
哪位公主不明就里的人继续惊讶于大唐哪里还有其他公主,而身居高位的那些则立即醒悟了过来,原来如此
高启贤拱手,朗声道“臣想求娶清河公主。”
此次宴会,李元姬亦破格列席,就坐在皇后身边,她全程无话,亦没跟什么人有眼神交流,只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场上众人。观察得久了,这一刻果真让她抓到了不同寻常原来是他
傅相如,出身世代耕读的中原豪门傅氏家族,父亲傅杰希官至太师,兼任门下侍中。作为他的幼子,十六岁高中状元,先后任翰林学士,中书舍人,钦州别驾,吏部侍郎,因其才干卓绝又书画双绝,深得帝王喜爱。一路官运亨通,年仅二十五岁便已经官至吏部尚书,实为罕见。
放眼京都论年少有为堪称当之无愧的第一,这样的出身,这样的样貌,还如此洁身自好,傅相如的名字不仅在盛京,哪怕是整个大唐境内都是无数闺秀的梦中情郎。
朝中但凡有过人之处的大家,必定要在皇家书院讲学,傅相如亦不例外。因为李元姬少时相当喜欢听他的课,故而他在外放之前很是在皇家书院兼职了一段时日。
李元姬的志向是很早以前就确立了的,故而这样的人选她怎么会放弃拉拢的机会,但接触下来很快发现。虽然与他相处总是如沐春风,但其人极为老练谨慎,根本无法撬动。于是她也没有过多纠缠,以免适得其反。
世人都以为他至今未娶是因为慑于帝后之威,尽等她择婿,没想到啊,原来根结在这里她就说,若是以他的身份真要成婚,即便是皇家也很难阻止。李元姬此刻恍然大悟,难怪季宁铁口直断此事于她有利无害,原来应在此处。是了,当初为清河牵线的人不正是他吗
而作为先太子的准女婿,最后竟然历经政变而不倒,于本朝依然能满门显贵季宁到底是下了一盘怎样的棋其中细节不禁令人细思极恐。
李元姬收敛心神,关注场内,群臣面对这个变故显然有些不知所措,一时揣摩不准帝心也就不敢贸然开口,而帝王此时无疑也是有些矛盾的。
若不答应,仿佛有些一再推脱未免有些瞧不起谒秣的意思,若答应了,那当初留下先太子血脉以示仁慈的手段又好似成了一个笑话,而且此女外嫁若留下血脉恐生变故
就在帝王准备示意心腹出言挡回去之际皇后竟一口应了下来。帝王惊讶地望向皇后,对方只回了他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
结果没过多久,这厢万邦宴将近结束之际,内卫紧急来报皇城一隅突然失火。重中之重当然是先护卫帝后一家以及含元殿一众政要先行撤退,其次再派人协助內侍殿一同灭火。
结果闹到亥末方扑灭了火,而着火的恰恰是刚被求娶的清河公主所处院落。火灭后一搜查,院内主仆无一幸免
阿娘今日倒是在寝殿等着她,但是见她回来却也没问什么,只关心她饿不饿,需不需要用些吃食。
“阿娘,汉中王的病情似乎不轻,你”何止是不轻,若不是见过前几日他神态自若的样子,她简直以为他已经病入膏肓。
皇后没等她说完就打断了她。“我并不想知道那些既不能为他做什么,又何须多问。”
她遂不再多言,自去安排自己的事情。
时间飞快,一晃就到了万邦宴当日。含元殿上灯火通明,歌舞升平,万邦齐贺,好一番盛世景象。
临近尾声果然谒秣小王高启贤出声求娶大唐贵女。
帝王不慌不忙,声称宗室人丁单薄,无有适龄的贵女可以出嫁。众臣出来搭台阶,意思大致就是你们谒秣好歹是个颇有实力的藩国,你高启贤怎么说也是谒秣王位继承人,很有可能以后就是谒秣之主,娶不上宗室女总不能娶臣女吧那多掉价。
结果人高启贤不知是没听懂还是自视甚高,来了一句,“出发之前,我的父王曾再三嘱咐我,若大唐没有合适的贵女,便让我求娶公主。”
话音刚落,不知是谁打破了酒杯,全场寂静,所有人屏息凝神齐刷刷看向主位的帝后夫妻。
这谒秣王子高启贤真个是胆大包天,宗室女尚且求不到竟然还敢求娶公主这是什么狗屁逻辑没看到整个大唐最好的郎君们都云集盛京尽等着公主挑选吗你一个蕃国王子哪来的脸面求娶帝后的心头肉究竟是谁给你的胆子
帝王的神色肉眼可见的阴沉下来,但本该更没有耐心的皇后今日不知怎的竟没有变脸,反而笑眯眯地问了一句“你想求娶哪位公主呀”
哪位公主不明就里的人继续惊讶于大唐哪里还有其他公主,而身居高位的那些则立即醒悟了过来,原来如此
高启贤拱手,朗声道“臣想求娶清河公主。”
此次宴会,李元姬亦破格列席,就坐在皇后身边,她全程无话,亦没跟什么人有眼神交流,只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场上众人。观察得久了,这一刻果真让她抓到了不同寻常原来是他
傅相如,出身世代耕读的中原豪门傅氏家族,父亲傅杰希官至太师,兼任门下侍中。作为他的幼子,十六岁高中状元,先后任翰林学士,中书舍人,钦州别驾,吏部侍郎,因其才干卓绝又书画双绝,深得帝王喜爱。一路官运亨通,年仅二十五岁便已经官至吏部尚书,实为罕见。
放眼京都论年少有为堪称当之无愧的第一,这样的出身,这样的样貌,还如此洁身自好,傅相如的名字不仅在盛京,哪怕是整个大唐境内都是无数闺秀的梦中情郎。
朝中但凡有过人之处的大家,必定要在皇家书院讲学,傅相如亦不例外。因为李元姬少时相当喜欢听他的课,故而他在外放之前很是在皇家书院兼职了一段时日。
李元姬的志向是很早以前就确立了的,故而这样的人选她怎么会放弃拉拢的机会,但接触下来很快发现。虽然与他相处总是如沐春风,但其人极为老练谨慎,根本无法撬动。于是她也没有过多纠缠,以免适得其反。
世人都以为他至今未娶是因为慑于帝后之威,尽等她择婿,没想到啊,原来根结在这里她就说,若是以他的身份真要成婚,即便是皇家也很难阻止。李元姬此刻恍然大悟,难怪季宁铁口直断此事于她有利无害,原来应在此处。是了,当初为清河牵线的人不正是他吗
而作为先太子的准女婿,最后竟然历经政变而不倒,于本朝依然能满门显贵季宁到底是下了一盘怎样的棋其中细节不禁令人细思极恐。
李元姬收敛心神,关注场内,群臣面对这个变故显然有些不知所措,一时揣摩不准帝心也就不敢贸然开口,而帝王此时无疑也是有些矛盾的。
若不答应,仿佛有些一再推脱未免有些瞧不起谒秣的意思,若答应了,那当初留下先太子血脉以示仁慈的手段又好似成了一个笑话,而且此女外嫁若留下血脉恐生变故
就在帝王准备示意心腹出言挡回去之际皇后竟一口应了下来。帝王惊讶地望向皇后,对方只回了他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
结果没过多久,这厢万邦宴将近结束之际,内卫紧急来报皇城一隅突然失火。重中之重当然是先护卫帝后一家以及含元殿一众政要先行撤退,其次再派人协助內侍殿一同灭火。
结果闹到亥末方扑灭了火,而着火的恰恰是刚被求娶的清河公主所处院落。火灭后一搜查,院内主仆无一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