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着脸”
李元姬闻言扯了扯嘴角,“阿耶刚才说我好事近了”
“你将及笈,有不少人家派了子弟前来,虽说大婚还有几年,但待你及笈礼后,须得尽早选定驸马人选”这些事本不该他一个为人父者来说,但其中牵连甚广,一切出于大局考虑。
李元姬皱眉,“孩儿暂时不想谈婚论嫁。”
帝王笑着摇了摇了头,拿起笔龙飞凤舞般在画上写了几个字。“莫说傻话,你等得,好儿郎却等不得。便是你身边那几个伴读,也多要及冠,不可能一直空着正妻之位等你。”
闻言李元姬有一瞬间的恍惚,此前的画面如在眼前一股冲动从胸中翻涌而上,那番质问仿佛已经冲到了喉间。衣袖下她紧紧地掐住了掌心“婚姻大事,自有阿耶阿娘斟酌。只儿将及笈,也该有点正事做,也不耽误阿晨他们,大好儿郎整日里陪我虚度光阴。”
见她松口,李逸心中大慰“你现在最大的正事就是择婿,阿晨他们便是没被选中也自有他们的好前程这多年,我与你阿娘都是看在眼里的,必不会亏了他们。”
闻言,李元姬深感窒闷“若人选定了,儿想进礼部历练”。
“这阿蛮,你毕竟是女郎,本朝从未有公主参政的先例,朝臣们必要闹得沸沸扬扬,”帝王皱眉,放下笔,正视面前的女儿,“你想做什么大可放了人去做,何须自己参政,六部里不拘谁,只要才干尚可阿耶允你一个位置。”对帝王而言,这算得上很重的承诺。
对这个结果李元姬早有所料,却依旧做出一副愤慨的样子“我所学所见皆为建功立业,与大丈夫无别,阿耶难道想我如其他女子一般囿于内宅相夫教子渡此一生吗”
虽然李逸确实是这么想的,但见女儿横眉怒目气愤难当的样子,又思及她的文武成绩,有些话顿时不忍出口,心下忍不住再度埋怨妻子,女郎就该用女郎的养法,真不该如此放纵她,叫她生出不容于俗世的想法,怕不是要害了她呀
“若礼部去不得,便让我去兵部我不过观摩学习,必不会多生事端。”这番话好像早在她脑海里演练过无数遍,几乎是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更甚者,连下一步的应对也早已算定。她清晰地知道自己最终的目的是什么,但是这些事却是她此前未有想过的。
我到底怎么了李元姬内心巨震,觉得自己仿佛已经不是自己了,但又头脑清明,清晰地明白自己到底在做什么。
李逸头痛地捏了捏眉间,沉吟片刻,慢道“事关体大,容后再议”。
“阿耶”李元姬倏地站起来,差点把椅子震翻,声音暗哑,“从小到大,儿能过得如此自在,全赖阿耶阿娘。儿一介公主,若无同胞兄弟依靠今日有多风光,他日便有多凄楚”,说着眼里甚至泛起了泪光,“在外头那些人眼里,我大约是连安王叔家的延安都不如的”。
“是哪个如此胆大包天,胡说八道”闻言李逸怒得站起,气得脸色发白,望着女儿的一双泪目,双手微微颤抖,将她揽进怀里。“不会的我的阿蛮必会一生顺遂阿耶与你阿娘一定会把一切都安排好,不叫你瞧任何人的脸色”
我是谁我在做什么自己怎会如此惺惺作态李元姬清楚地意识到这些言行完全不像平时的自己,但她就是这么行云流水地做出来了,耳边仿佛有一个低沉清雅的声音在指点着什么,却又根本听不真切。
“嗯,儿相信阿耶。”李元姬语带哽咽。半晌,似是无意中想起来道“儿的五百卫队名额十分不够用,阿耶下旨给儿提一提。”
帝王放开她,好笑道“公主卫队按例只有三百人,你尚未及笄,五百便已逾矩,就你私下里养的兵,给你一千也不够你放的。待你及笄,晋了国公主,便给你一千的名额,再把封地实权给你,你爱养多少养多少。眼下这个当口,只要明面上别太过分,不会有人说三道四的。”
“有阿耶在,儿自是不怕的,只是外头不断有人拿这些个说事,着实叫我心烦。”虽然目的达到,李元姬心里却仍旧意兴阑珊,面上闷闷不乐道,“儿头疼,先告退了”。
见她仿佛霜打的茄子般蔫蔫的模样,李逸抬手摸了摸她的头发,终是心软,无奈地叹了口气,“去吧参政的事,容阿耶再想想办法”。
踏出紫宸殿不久,李元姬周身的情绪表情顿时收敛,恢复一贯的面无表情。带着仆从,大步去了皇后的清凉殿。有些话她从阿耶那里知道了答案,她亦想知道阿娘的答案。不同于对帝王反应的了然,对于母亲的答案她既期待又恐惧,于是更加迫切。
李元姬闻言扯了扯嘴角,“阿耶刚才说我好事近了”
“你将及笈,有不少人家派了子弟前来,虽说大婚还有几年,但待你及笈礼后,须得尽早选定驸马人选”这些事本不该他一个为人父者来说,但其中牵连甚广,一切出于大局考虑。
李元姬皱眉,“孩儿暂时不想谈婚论嫁。”
帝王笑着摇了摇了头,拿起笔龙飞凤舞般在画上写了几个字。“莫说傻话,你等得,好儿郎却等不得。便是你身边那几个伴读,也多要及冠,不可能一直空着正妻之位等你。”
闻言李元姬有一瞬间的恍惚,此前的画面如在眼前一股冲动从胸中翻涌而上,那番质问仿佛已经冲到了喉间。衣袖下她紧紧地掐住了掌心“婚姻大事,自有阿耶阿娘斟酌。只儿将及笈,也该有点正事做,也不耽误阿晨他们,大好儿郎整日里陪我虚度光阴。”
见她松口,李逸心中大慰“你现在最大的正事就是择婿,阿晨他们便是没被选中也自有他们的好前程这多年,我与你阿娘都是看在眼里的,必不会亏了他们。”
闻言,李元姬深感窒闷“若人选定了,儿想进礼部历练”。
“这阿蛮,你毕竟是女郎,本朝从未有公主参政的先例,朝臣们必要闹得沸沸扬扬,”帝王皱眉,放下笔,正视面前的女儿,“你想做什么大可放了人去做,何须自己参政,六部里不拘谁,只要才干尚可阿耶允你一个位置。”对帝王而言,这算得上很重的承诺。
对这个结果李元姬早有所料,却依旧做出一副愤慨的样子“我所学所见皆为建功立业,与大丈夫无别,阿耶难道想我如其他女子一般囿于内宅相夫教子渡此一生吗”
虽然李逸确实是这么想的,但见女儿横眉怒目气愤难当的样子,又思及她的文武成绩,有些话顿时不忍出口,心下忍不住再度埋怨妻子,女郎就该用女郎的养法,真不该如此放纵她,叫她生出不容于俗世的想法,怕不是要害了她呀
“若礼部去不得,便让我去兵部我不过观摩学习,必不会多生事端。”这番话好像早在她脑海里演练过无数遍,几乎是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更甚者,连下一步的应对也早已算定。她清晰地知道自己最终的目的是什么,但是这些事却是她此前未有想过的。
我到底怎么了李元姬内心巨震,觉得自己仿佛已经不是自己了,但又头脑清明,清晰地明白自己到底在做什么。
李逸头痛地捏了捏眉间,沉吟片刻,慢道“事关体大,容后再议”。
“阿耶”李元姬倏地站起来,差点把椅子震翻,声音暗哑,“从小到大,儿能过得如此自在,全赖阿耶阿娘。儿一介公主,若无同胞兄弟依靠今日有多风光,他日便有多凄楚”,说着眼里甚至泛起了泪光,“在外头那些人眼里,我大约是连安王叔家的延安都不如的”。
“是哪个如此胆大包天,胡说八道”闻言李逸怒得站起,气得脸色发白,望着女儿的一双泪目,双手微微颤抖,将她揽进怀里。“不会的我的阿蛮必会一生顺遂阿耶与你阿娘一定会把一切都安排好,不叫你瞧任何人的脸色”
我是谁我在做什么自己怎会如此惺惺作态李元姬清楚地意识到这些言行完全不像平时的自己,但她就是这么行云流水地做出来了,耳边仿佛有一个低沉清雅的声音在指点着什么,却又根本听不真切。
“嗯,儿相信阿耶。”李元姬语带哽咽。半晌,似是无意中想起来道“儿的五百卫队名额十分不够用,阿耶下旨给儿提一提。”
帝王放开她,好笑道“公主卫队按例只有三百人,你尚未及笄,五百便已逾矩,就你私下里养的兵,给你一千也不够你放的。待你及笄,晋了国公主,便给你一千的名额,再把封地实权给你,你爱养多少养多少。眼下这个当口,只要明面上别太过分,不会有人说三道四的。”
“有阿耶在,儿自是不怕的,只是外头不断有人拿这些个说事,着实叫我心烦。”虽然目的达到,李元姬心里却仍旧意兴阑珊,面上闷闷不乐道,“儿头疼,先告退了”。
见她仿佛霜打的茄子般蔫蔫的模样,李逸抬手摸了摸她的头发,终是心软,无奈地叹了口气,“去吧参政的事,容阿耶再想想办法”。
踏出紫宸殿不久,李元姬周身的情绪表情顿时收敛,恢复一贯的面无表情。带着仆从,大步去了皇后的清凉殿。有些话她从阿耶那里知道了答案,她亦想知道阿娘的答案。不同于对帝王反应的了然,对于母亲的答案她既期待又恐惧,于是更加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