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就有人说其实又是谢岩。这个说法他自己没承认过,但是史书里说是真的。”

    “这两个人的文章除了策论,还有几册圣上与起居郎二三事。这几本是温言和他们两个人合写的,主要是为了反击韩悯的十册话本。我刚才问你们喜欢松烟墨客写的谁,你们说起居郎,其实起居郎不是他写的。”

    纸质讲义翻到最后一页,学生们都有些激动。

    “老师,讲讲圣上和起居郎的故事好不好”

    “等一下,还有最后一个人。”

    他写下最后一个名字杨面。

    “你们可能都知道这个人。杨面,定渊后期有名的权宦,韩悯在文章里叫他小剂子。通史课上经常会讲,他有点冒进。”

    “他很小的时候进宫做太监,最开始教他识字念书的是韩悯,他很崇拜韩悯,两个人感情也很好。虽然是韩悯亲自给他开蒙,但是他这个人没什么文学天赋,传下来的文章都比较一般。”

    “韩悯年老的时候缠绵病榻,年底郡县长官进京述职,杨面私下召集他们,要加速推进新法。结果刚推了半个月,就被韩悯发现了,没闹出大乱子,就被喊停了。”

    “这个就是他一直被诟病的一点,太急躁。他主要是怕韩悯看不见,韩悯死后他就不再插手这些事情,转去明山守陵。”

    “还有点时间,我们来讲一下”

    话还没完,钟声响起。

    “那没办法,时间到了。”

    底下的学生们苦求道“老师就讲一会儿嘛,拖课没关系的。”

    “好吧好吧,就是定宗只有一个男皇后韩悯,两个人青梅竹马,白头到老。”

    “多来点,多来点。”

    老教授无奈地笑了笑“我回去把珍藏的几册松烟墨客的话本影印出来,传给你们。现在市面上流传的,都是经过修改的。还有那三个人合写的圣上与起居郎二三事,还有几大卷定渊年间的起居注。”

    “你认真看看,你就会发现这几本书很不一样。韩悯自己写定宗和其他人,一开始写得还比较顺手,不过你多了解一点,你会发现那里面的人物都比较浮,和现实对应的人差距比较大,他是为了顺应市场写的。后来那几本,他自己都写得不情不愿的,他让定宗和其他人在一起,他不高兴。”

    “三个人合写的起居郎,事情都是真事,但是文笔比较夸张,主要是为了反击写的。定宗和韩悯大婚的时候,他们还写了一本做贺礼,这本乘着帝后大婚的东风,卖得最好。”

    “还有韩悯和其他起居郎写的起居注,这本写的完全是真事,用史书的写法,比较简洁,留白很多,可以补充的地方也很多。比方说,那里面有一段,说有一回下朝,定宗走神,人都走光了,他给来了一句卿卿何事这时候起居注跟你说,原来是这几天韩悯病了,定宗照顾他照顾习惯了。”

    “就讲这些,再多的你们自己去看。”

    学生们继续哀求“老师,行乐图的奥秘还没讲,再讲一会儿嘛。”

    老教授拿起丝绢复制的图画“这张图上,韩悯没在中间,他站在宫殿进门这个地方,左手手里抱着几枝梅花。你们觉得这边有哪里不对”

    “对,那时候作画讲留白,没有一直画一直画,都画到边上了还不停笔的。柳停和他又是师兄弟,哪里会把他画在边缘说明这里往外还有画,只是我们找到的时候,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残缺了。”

    “仔细看一下,韩悯左手抱着梅花。这几枝梅花的画法也不一样,用玉白色调花蕊的颜色,这种梅花不常见,是白玉台的玉蕊红梅,白玉台在哪里白玉台在宫里。再看这个宫殿里的摆设,很明显,他们这时候就是在宫里聚会。”

    “这幅画是从明山定宗陵寝里找到的,定宗把这幅画放在两个人的合葬棺里,结果就是张定渊六子的画像这能行吗这东西和定宗无关啊。”

    “起居注上说定宗喜酸,就是说他爱吃醋。温言跟韩悯说了三百多次见你方见知己,他每次说完,定宗就得跟一句文人放肆,悯悯独独与朕相知,他能把和他没一点关系的画放自己棺材里吗不能,他得醋死,所以这画肯定和他有关。”

    “所以画上韩悯左手抱花,右手是向外伸的,这就说明他右手还有个动作。在宫里,抱着宫里特有的梅花,最后还放在墓里了,你们说他手上还牵着谁他和谁一起折了梅花回来”

章节目录

写皇帝的同人被发现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岩城太瘦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岩城太瘦生并收藏写皇帝的同人被发现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