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桐州重逢 (1/2)
夏日的阵雨来得快, 去得也快,很快就雨过天晴。
将写好的字条卷成一卷,塞进小竹筒里,韩悯抱着萝卜头, 走出禅房。
将苍鹰放飞, 看着它往西边的永安城去了, 他转身要回去吃饭, 却忽然被人叫住。
“公子留步。”
韩悯回头, 看见一个身穿窄袖黄衫的小姑娘,捧着食盒, 正匆匆往这里赶。
看见韩悯停下脚步,她便快步上前, 站在韩悯面前, 福了福身。
“方才之事,我们公主深感歉意。寺中斋饭清淡, 公主特意借用寺院的厨房,做了些点心, 送给公子, 以做赔礼,请公子收下。”
韩悯却道“不用,寺院的素斋就挺好的。”
不知道是不是荣宁公主吩咐她, 一定要把东西送到韩悯手里,那小姑娘也没听他说话,自顾自地端着食盒, 走进房里。
房里柳停等人都被忽然闯进来的人吓了一跳, 动作一顿。
小姑娘不动声色地将他们几人都瞧过一遍, 然后在案前跪坐下, 把食盒放在桌上,掀开盖子,从里边取出几碟点心。
将寺院的素斋都推到一边,换上精致的点心,小姑娘这才满意地站起身。
韩悯站在门口,与柳停交换了一个无奈的眼神。
小姑娘又捧着空食盒,到了眼前,再向韩悯行了个万福“公子慢用,我还要去向公主复命,就先去了。”
韩悯点点头“慢走。”
她的目光在韩悯身上转过一圈,很快就离开了。
韩悯将禅房门关上,朝他们摆摆手“继续吃饭吧。”
不过摆在案上的点心确实好看,小巧玲珑。
卫环瞧了两眼“韩二哥,人家特意给你做的点心,你吃一点吗”
韩悯只道“你想吃就吃。”
卫环道了谢,才要伸出手,只听韩悯又悠悠道“不过我们才来这里多久,她说这些点心都是公主借寺院的厨房,亲手做的,你信吗”
他回过神来,连忙缩回手“那我不吃了。”他小心地揣测道“她该不会还惦记着萝卜头,所以想把我们毒死,然后把萝卜头抢走吧”
这话一出口,旁人吃饭的动作一滞,随后哄堂大笑。
韩悯手里握着的筷子掉到地上,掩着嘴咳嗽。
小剂子帮他拍拍背,拧眉看着卫环“这倒不至于。他们不敢在齐国境内投毒杀人,更不会在下毒之后,还特意强调这是公主亲手做的点心。你多吃点罢,顺便也长点心。”
卫环假咳两声“我也只是随便猜了一下,别笑我了。”
韩悯仍在咳嗽,靠在小剂子身边,就连一向温和的柳停,也憋不住扶额失笑。
“傻黑豚。”
卫环泪流心底,试图转移话题“那公主派一个侍婢过来做什么”
“方才那人,我看着,也不大像是普通的侍婢。”韩悯笑了笑,“不过这种事情还是要问问小剂子的意思,他比较明白。”
小剂子想了想“我看她,也不像是宋国宫中的侍女,径直就闯进来。手太细嫩,不像是常年做事的。端盘子的动作也不太稳当。”
卫环又问“那她是谁”
“方才在寺门外,那位公主”
小剂子看向韩悯,韩悯点点头“没错,你继续说。”
“那位公主一直不曾揭下面纱,所以,我想她就是公主。”
卫环倒吸一口凉气“她想做什么”
“她想试探我们,不过不知道我们哪里惹了她怀疑。确切来说,她想试探韩公子。柳公子也坐在此处,她却视而不见。两次行礼,都只对着韩公子,也只跟公子说话。”
卫环再吸一口“我的天呐,她也太过分了,化装成侍女,就为了偷偷来看韩二哥。不行,我无法容忍,圣上吩咐我一定要照看好韩公子”
小剂子用筷子敲了敲他的碗沿“你快吃吧,吃好了就赶路。我们去桐州,他们往永安城去,这阵子都不会再遇见了,不用把这件事太放在心上。”
卫环感慨道“你好聪明啊。”
小剂子抽了抽嘴角“不是我,都是韩公子教得好。”
“韩二哥好偏心,怎么不教我”
韩悯笑着揽住小剂子的肩,对卫环道“我可没教。小剂子才跟了我几个月,你都认识我十来年了,他比你聪明,怎么能是我教的呢小黑豚,不要推卸责任,反思一下自己。”
小黑豚泪流成河。
韩悯把几碟点心都推到他面前“你吃吧,多吃点。”
那侍女捧着食盒,脚步匆匆,赶回另一边的厢房。
宋国广宁王赵存就等在房里,见她回来,连忙迎上去。
“怎么样”
“果然没错。”
侍女抬起手,在下颌后边摸索了两下,将面具揭下来,一面道“齐国皇帝带的几个人里,有一个太监,一个侍卫,还有一个文人模样的,应该是文官。旁人怎么能带太监出行确定是皇帝本人没错。”
“点心送出去了吗他应该不会记恨”
赵存欲言又止,侍女将面具完全揭下来,正是荣宁公主的模样。
“兄长放心,他是皇帝,这件事情就这样圆过去了,不会怪罪下来的。”
“那就好,不过你亲自去送”
“哥哥糊涂。”荣宁公主柳眉一竖,“我不亲自去送,反倒让他们去送,让他们去看,他们不就都知道,我们早就怀疑他是齐国皇帝了吗日后若有人嘴不严,把这件事情捅出去,虽不是大事,我们岂不落了满腹算计的名头,还惹得齐国皇帝膈应。”
赵存连声应道“是是,你说的是。”他想了想,又问“那齐国皇帝对你”
“他行事端正,是个君子。”
只说了这一句话,荣宁公主便不愿再说,转过身,在案前坐下。
赵存给她倒了杯茶,若宁公主只抿了一口,就放下茶杯,撑着头出神。
此来齐国,是父皇把她推出来,硬要塞给齐国新君,用来笼络蛊惑他的。
她也清楚,她若留在齐国,日后两国开战,第一个被拿来祭旗的人,就是她这个和亲公主。
兄长不济事,是草包一个,一路只当游山玩水,只有她日夜思索脱身的办法。
可是今日,她发现自己单单算漏了一件事情
齐国新君。
齐国新君还是定王时,常年在西北征战,素有骁勇之名。
她原以为此人一定是个鲁莽武夫,满身杀戮,不解风情。宋国崇文,她自幼见遍温润可亲的世家公子,哪里瞧得上这样的人
今日一见,他容貌极好,通身风度更不必说,竟将宋国那群只会诌酸诗的公子哥儿都比了下去。
荣宁公主抿着唇角,她近来总是在想如何推脱和亲,可是如果父皇一定要把她塞给齐国新君,遂了父皇的意思,好像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她再想了想,下定决心,草草吃了午饭,就钻进寺院的厨房,在侍女的指点下,往锅里撒了一把莲子,熬了一碗莲子粥。
午后,她端着粥碗,站在禅房门前。
路过的小和尚告诉他,里面人用过午饭就离开了。
她想了想,放下粥碗,回去告诉吩咐众人。
即刻启程。
荣宁公主的仪仗,又浩浩荡荡地行进起来。
及至傍晚,宋国使臣的队伍入了永安城,韩悯一行人也登上南下的船只。
傅询大方地拨了两艘船给韩悯用,船只不算太大,但是胜在舒适轻便,行进很快。
当年韩家离开永安,走的是陆路。
要包下两条船,对韩悯来说,花费还是太大了,所以在傅询提出借他两条船之前,尽管知道水路方便稳妥,但他也没有考虑过走水路。
韩悯想,等回去再好好谢谢他罢。
在船上用过晚饭,小剂子与卫环在船舱里整理东西。
韩悯拢着手,一个人上了船板闲走。
暮色四合,船只稳当,只闻水声寂寂流动。
柳停推门走出船舱,转了大半圈,最后才在船尾找到韩悯。
他背对着柳停,靠在船舷边。
江上风大,吹动他的头发。他低头看着流过的江水,不知道在想什么。
柳停将搭在臂弯上的外裳抖落开,从身后靠近,把韩悯裹起来。
“夜里冷,多穿一件。”
韩悯回过头,才知道是他,唤了一声师兄,然后将双手搭在衣缘上,将衣裳扯了扯。
柳停又问“你在看什么”
“没看什么。”韩悯随手一指天边,“看星星。”
柳停失笑“这么黑的天,哪里来的星星”
韩悯嘴硬道“刚才还有的,自然是师兄一出来,眉心一点朱砂,衬得群星暗淡。”
柳停捏住他的脸“你这张嘴啊。”
闲聊了一会儿,韩悯道“师兄让我一个人待一会儿吧。”
柳停却问“你在等那只鹰回来”
韩悯一顿,道“没有,我就是晚饭吃得有些撑了,再过一会儿就回去了。”
也没有再说下去,柳停只道“外面风大,你待够了就快回来。”
“好。”
柳停回了船舱,韩悯再一个人待了一会儿,恍惚在阴沉的天空里,看见一个一闪而过的身影。
韩悯连忙翻出小竹哨,朝空中吹了一声。
萝卜头这才找到方向,俯冲过来,停在他面前的船舷上。
韩悯摸摸它的脑袋“小傻子,我就知道你肯定找不到路了。”
它扑了一下翅膀,将右爪伸到韩悯面前。
韩悯取下小竹筒,让它停在自己的手上,然后找了个有光的地方拆信。
在寺庙时,他给傅询递信,告诉他宋国使臣有诈。
照理来说,若是两国要修好,派出的使臣应当是千挑万选的,怎么会派广宁王那样,看似吊儿郎当,一路玩闹着、全然不把事情放在心上的人
那位荣宁公主心思颇深,不知道在筹谋什么。
出于理智,他提醒傅询一句。
后来他就没了理智,一时间失了分寸,多添了一行小字
你敢娶公主,我就跟你绝交。
还有一幅小画。
那时韩悯才将萝卜头放出去,他就后悔了。
不应当
将写好的字条卷成一卷,塞进小竹筒里,韩悯抱着萝卜头, 走出禅房。
将苍鹰放飞, 看着它往西边的永安城去了, 他转身要回去吃饭, 却忽然被人叫住。
“公子留步。”
韩悯回头, 看见一个身穿窄袖黄衫的小姑娘,捧着食盒, 正匆匆往这里赶。
看见韩悯停下脚步,她便快步上前, 站在韩悯面前, 福了福身。
“方才之事,我们公主深感歉意。寺中斋饭清淡, 公主特意借用寺院的厨房,做了些点心, 送给公子, 以做赔礼,请公子收下。”
韩悯却道“不用,寺院的素斋就挺好的。”
不知道是不是荣宁公主吩咐她, 一定要把东西送到韩悯手里,那小姑娘也没听他说话,自顾自地端着食盒, 走进房里。
房里柳停等人都被忽然闯进来的人吓了一跳, 动作一顿。
小姑娘不动声色地将他们几人都瞧过一遍, 然后在案前跪坐下, 把食盒放在桌上,掀开盖子,从里边取出几碟点心。
将寺院的素斋都推到一边,换上精致的点心,小姑娘这才满意地站起身。
韩悯站在门口,与柳停交换了一个无奈的眼神。
小姑娘又捧着空食盒,到了眼前,再向韩悯行了个万福“公子慢用,我还要去向公主复命,就先去了。”
韩悯点点头“慢走。”
她的目光在韩悯身上转过一圈,很快就离开了。
韩悯将禅房门关上,朝他们摆摆手“继续吃饭吧。”
不过摆在案上的点心确实好看,小巧玲珑。
卫环瞧了两眼“韩二哥,人家特意给你做的点心,你吃一点吗”
韩悯只道“你想吃就吃。”
卫环道了谢,才要伸出手,只听韩悯又悠悠道“不过我们才来这里多久,她说这些点心都是公主借寺院的厨房,亲手做的,你信吗”
他回过神来,连忙缩回手“那我不吃了。”他小心地揣测道“她该不会还惦记着萝卜头,所以想把我们毒死,然后把萝卜头抢走吧”
这话一出口,旁人吃饭的动作一滞,随后哄堂大笑。
韩悯手里握着的筷子掉到地上,掩着嘴咳嗽。
小剂子帮他拍拍背,拧眉看着卫环“这倒不至于。他们不敢在齐国境内投毒杀人,更不会在下毒之后,还特意强调这是公主亲手做的点心。你多吃点罢,顺便也长点心。”
卫环假咳两声“我也只是随便猜了一下,别笑我了。”
韩悯仍在咳嗽,靠在小剂子身边,就连一向温和的柳停,也憋不住扶额失笑。
“傻黑豚。”
卫环泪流心底,试图转移话题“那公主派一个侍婢过来做什么”
“方才那人,我看着,也不大像是普通的侍婢。”韩悯笑了笑,“不过这种事情还是要问问小剂子的意思,他比较明白。”
小剂子想了想“我看她,也不像是宋国宫中的侍女,径直就闯进来。手太细嫩,不像是常年做事的。端盘子的动作也不太稳当。”
卫环又问“那她是谁”
“方才在寺门外,那位公主”
小剂子看向韩悯,韩悯点点头“没错,你继续说。”
“那位公主一直不曾揭下面纱,所以,我想她就是公主。”
卫环倒吸一口凉气“她想做什么”
“她想试探我们,不过不知道我们哪里惹了她怀疑。确切来说,她想试探韩公子。柳公子也坐在此处,她却视而不见。两次行礼,都只对着韩公子,也只跟公子说话。”
卫环再吸一口“我的天呐,她也太过分了,化装成侍女,就为了偷偷来看韩二哥。不行,我无法容忍,圣上吩咐我一定要照看好韩公子”
小剂子用筷子敲了敲他的碗沿“你快吃吧,吃好了就赶路。我们去桐州,他们往永安城去,这阵子都不会再遇见了,不用把这件事太放在心上。”
卫环感慨道“你好聪明啊。”
小剂子抽了抽嘴角“不是我,都是韩公子教得好。”
“韩二哥好偏心,怎么不教我”
韩悯笑着揽住小剂子的肩,对卫环道“我可没教。小剂子才跟了我几个月,你都认识我十来年了,他比你聪明,怎么能是我教的呢小黑豚,不要推卸责任,反思一下自己。”
小黑豚泪流成河。
韩悯把几碟点心都推到他面前“你吃吧,多吃点。”
那侍女捧着食盒,脚步匆匆,赶回另一边的厢房。
宋国广宁王赵存就等在房里,见她回来,连忙迎上去。
“怎么样”
“果然没错。”
侍女抬起手,在下颌后边摸索了两下,将面具揭下来,一面道“齐国皇帝带的几个人里,有一个太监,一个侍卫,还有一个文人模样的,应该是文官。旁人怎么能带太监出行确定是皇帝本人没错。”
“点心送出去了吗他应该不会记恨”
赵存欲言又止,侍女将面具完全揭下来,正是荣宁公主的模样。
“兄长放心,他是皇帝,这件事情就这样圆过去了,不会怪罪下来的。”
“那就好,不过你亲自去送”
“哥哥糊涂。”荣宁公主柳眉一竖,“我不亲自去送,反倒让他们去送,让他们去看,他们不就都知道,我们早就怀疑他是齐国皇帝了吗日后若有人嘴不严,把这件事情捅出去,虽不是大事,我们岂不落了满腹算计的名头,还惹得齐国皇帝膈应。”
赵存连声应道“是是,你说的是。”他想了想,又问“那齐国皇帝对你”
“他行事端正,是个君子。”
只说了这一句话,荣宁公主便不愿再说,转过身,在案前坐下。
赵存给她倒了杯茶,若宁公主只抿了一口,就放下茶杯,撑着头出神。
此来齐国,是父皇把她推出来,硬要塞给齐国新君,用来笼络蛊惑他的。
她也清楚,她若留在齐国,日后两国开战,第一个被拿来祭旗的人,就是她这个和亲公主。
兄长不济事,是草包一个,一路只当游山玩水,只有她日夜思索脱身的办法。
可是今日,她发现自己单单算漏了一件事情
齐国新君。
齐国新君还是定王时,常年在西北征战,素有骁勇之名。
她原以为此人一定是个鲁莽武夫,满身杀戮,不解风情。宋国崇文,她自幼见遍温润可亲的世家公子,哪里瞧得上这样的人
今日一见,他容貌极好,通身风度更不必说,竟将宋国那群只会诌酸诗的公子哥儿都比了下去。
荣宁公主抿着唇角,她近来总是在想如何推脱和亲,可是如果父皇一定要把她塞给齐国新君,遂了父皇的意思,好像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她再想了想,下定决心,草草吃了午饭,就钻进寺院的厨房,在侍女的指点下,往锅里撒了一把莲子,熬了一碗莲子粥。
午后,她端着粥碗,站在禅房门前。
路过的小和尚告诉他,里面人用过午饭就离开了。
她想了想,放下粥碗,回去告诉吩咐众人。
即刻启程。
荣宁公主的仪仗,又浩浩荡荡地行进起来。
及至傍晚,宋国使臣的队伍入了永安城,韩悯一行人也登上南下的船只。
傅询大方地拨了两艘船给韩悯用,船只不算太大,但是胜在舒适轻便,行进很快。
当年韩家离开永安,走的是陆路。
要包下两条船,对韩悯来说,花费还是太大了,所以在傅询提出借他两条船之前,尽管知道水路方便稳妥,但他也没有考虑过走水路。
韩悯想,等回去再好好谢谢他罢。
在船上用过晚饭,小剂子与卫环在船舱里整理东西。
韩悯拢着手,一个人上了船板闲走。
暮色四合,船只稳当,只闻水声寂寂流动。
柳停推门走出船舱,转了大半圈,最后才在船尾找到韩悯。
他背对着柳停,靠在船舷边。
江上风大,吹动他的头发。他低头看着流过的江水,不知道在想什么。
柳停将搭在臂弯上的外裳抖落开,从身后靠近,把韩悯裹起来。
“夜里冷,多穿一件。”
韩悯回过头,才知道是他,唤了一声师兄,然后将双手搭在衣缘上,将衣裳扯了扯。
柳停又问“你在看什么”
“没看什么。”韩悯随手一指天边,“看星星。”
柳停失笑“这么黑的天,哪里来的星星”
韩悯嘴硬道“刚才还有的,自然是师兄一出来,眉心一点朱砂,衬得群星暗淡。”
柳停捏住他的脸“你这张嘴啊。”
闲聊了一会儿,韩悯道“师兄让我一个人待一会儿吧。”
柳停却问“你在等那只鹰回来”
韩悯一顿,道“没有,我就是晚饭吃得有些撑了,再过一会儿就回去了。”
也没有再说下去,柳停只道“外面风大,你待够了就快回来。”
“好。”
柳停回了船舱,韩悯再一个人待了一会儿,恍惚在阴沉的天空里,看见一个一闪而过的身影。
韩悯连忙翻出小竹哨,朝空中吹了一声。
萝卜头这才找到方向,俯冲过来,停在他面前的船舷上。
韩悯摸摸它的脑袋“小傻子,我就知道你肯定找不到路了。”
它扑了一下翅膀,将右爪伸到韩悯面前。
韩悯取下小竹筒,让它停在自己的手上,然后找了个有光的地方拆信。
在寺庙时,他给傅询递信,告诉他宋国使臣有诈。
照理来说,若是两国要修好,派出的使臣应当是千挑万选的,怎么会派广宁王那样,看似吊儿郎当,一路玩闹着、全然不把事情放在心上的人
那位荣宁公主心思颇深,不知道在筹谋什么。
出于理智,他提醒傅询一句。
后来他就没了理智,一时间失了分寸,多添了一行小字
你敢娶公主,我就跟你绝交。
还有一幅小画。
那时韩悯才将萝卜头放出去,他就后悔了。
不应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