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我好害怕 (1/2)
韩悯站在阶上, 稍仰头看着傅询,还没来得及说话,却有个人从他身后走近, 俯身作揖。
“陛下,韩大人。”
傅询松开他的下巴,他回过头, 看见楚钰朝他眨了眨眼睛。
帮你解围。
而后楚钰转向傅询,从袖中拿出一封折子“可用官员的名册已经整理好了,请陛下过目。”
傅询敛了神色“去书房说。”
楚钰跟上去,离开时, 又朝韩悯笑了笑。
再会。
韩悯朝他挥挥手, 独自回到偏殿。
换上便服,杨公公打水给他洗脸,又道“桐州来了信, 给你放在案上了。”
韩悯应了一声, 洗干净手, 坐在案前拆信。
杨公公就坐在他面前, 给他剥核桃吃。
韩悯常与家里通信, 没几日就有一封, 每回都是厚厚一叠, 家里人都写了几张。
六岁的韩佩学的字还不多,只写了半面。
爷爷一向忠君爱国,在信里却也没有嘱咐他要多么努力地侍奉新君, 反倒让他量力而行, 凡事不要逞强, 保全自己为上。
不知道是经历抄家的劫难后看开了, 还是心疼自家孙儿。
韩爷爷大多时候都让他保重身体。
知道他夜里睡不好的兄长, 也让他快去找梁老太医看看夜里失眠的毛病。
他将信看了一遍,抽出两张,递给杨公公“上回梁老太医在信里问起兄长的腿,兄长回了,麻烦你老交给梁老太医。”
杨公公塞了一个核桃仁给他,将信纸叠好,收在怀里“好。”
他顿了顿“其实这样写信,还是不方便,依我看,还是快把他们都接过来才好。”
韩悯点头“我也是这样想的。”
恭王已经伏法,韩家平反的日子应该也近了。
就算一时半刻无法平反,他也可以先把家里人接回来。
爷爷年老,几十年都生活在永安,知交好友都在这儿;兄长的腿也要回永安来治;而佩哥儿明年就七岁了,七岁就要开蒙。留在桐州多有不便。
韩悯随手抽出一张纸,列出要把家里人接过来的条件。
首先要把原先的宅院盘回来,重新修整一番。
马上就要入夏,盛夏炎热,老人家受不得长途奔波,肯定是来不及。
只能在初秋那一阵子把家里人接过来。
至于途中旅费、房屋修葺,说来说去,最要紧的,其实还是银子。
他来时,将装钱的木匣子全部留给家里,现在得重新攒钱。
韩悯在心里盘算了一下起居郎微薄的俸禄。
大齐官员的俸禄不多,或依靠家族的田地庄子,或另寻财路。
而韩悯目前依靠那几册话本。
所以他想着,还是要把那几册话本快些交上,若有时间,多写几册也未尝不可。
只是在宫里写皇帝的话本,还是不太方便,得找个时候搬出去住。
不知道为什么,兄长给他的信里,也让他快点搬出宫去。
于是他给家里写了封回信,就拿出稿纸,开始写圣上与御史二三事第四卷。
杨公公正好剥了一碟的核桃,推到他面前“快吃。”
“嗯。”
韩悯随手拣了一个,一边嚼,一边思考,圣上和御史已经讲的差不多了,大概这本就能讲完,接下来要写什么
忽然想到方才在外边见到楚钰。
风流俊俏、天生笑眼的探花郎,还会唱戏,扮上之后,人称玉面郎君。
甚好甚好。
韩悯摸着下巴思量,那就对不起了,楚探花。
系统忽然问“你到底要不要知道傅询老婆的剧情啊”
“不”韩悯顿了顿,别扭道,“说来听听。”
“目前已经解锁的剧情透露,傅询和他老婆是青梅竹马。”
韩悯下意识道“胡说八道,他哪来的青梅竹马他有青梅竹马我能不知道”
“反正控制中心就是这么说的。”
“还有呢”
“傅询和他老婆可恩爱了。”
“就这”
“就这。”
韩悯“哼”了一声,随手提起笔,在纸上乱画“他要还是小时候那性子,他肯定找不到老婆,还青梅竹马,他哪里有这个”
系统道“你自己不也给他写小话本你哼什么”
韩悯理直气壮“我不是给他写,我只是借鉴了一下其中的人物关系。文学创作和现实生活要区分开来。”
话本里凑一对没关系,反正韩悯知道,书里的事情都不是真的。
但是系统透露的剧情都是真的。
韩悯想破了脑袋,也不知道傅询哪里有什么青梅竹马。
罢了,韩悯往嘴里塞了一个核桃仁,不想了。
他鼓着嘴吃核桃仁,不知不觉将一盘核桃都吃完了。
杨公公以为他爱吃,继续笑呵呵地给他剥。
再过几日,便到了二月底。
与白石书局签订的契约说定,松烟墨客每个月月底要交一本书稿。
但松烟墨客平时总是懒懒的,到了期限才知道紧张,在偏殿里窝了几天,连夜写好第四册书稿。
圣上与御史的二三事第四册。
这日中午,在纸上落下最后一个字,韩悯将笔一丢,伸了个懒腰。
他将书稿整理好,包上正经书的封皮掩饰。
这时,杨公公在外边敲了敲门“悯哥儿。”
韩悯将书稿用蓝布包起来,应了一声“诶。”
他端着一盘花生糖进来“来,吃。”
韩悯低头,戳了戳自己的肚子。
杨公公在他面前坐下“你这几日在忙什么我也看不懂。”
“一些小事。”韩悯捻起一个花生糖,咯吱咯吱地咬,“圣上今天去哪儿了”
“好像是去恭王府了。”
傅询让卫归查抄恭王府,又让江涣审讯恭王一党,大约是有什么事情,让他过去看看。
杨公公又道“对了,你上回让打一辆木轮椅,工匠师父那边已经送过来了,什么时候送到温府”
“等会儿我去一趟,顺便看看温言。叫厨房炖个猪蹄。”韩悯想了想,“小剂子还没回来吗”
“没呢,下午正要派人去催。”
“那去看完温言,顺便去看看小剂子,他在恭王府吧”
“应该是在的。”
从文渊侯府到恭王府,途经白石书局,只消在途中停一停,他就能顺便去送书稿。
韩悯咽下花生糖,我可真是太聪明了。
温言受了伤,不太方便挪动,所以还留在原本的宅院里养伤。
之前被傅询教训过的文渊侯,近来安分了一些。
见韩悯来,也恭恭敬敬的。
韩悯朝他做了个揖,提脚去找温言。
他去时,温言架着伤腿,正侧着身子,撑着头翻书看。
因为是正午,天暖犯困,没有什么精神,双眼微阖,也不知道有没有看进去。
韩悯推开门,轻手轻脚地走进去,迅速把他面前的书卷抽走。
“温大人在看什么好东西让我看看。”
“呀,你来了”
这下温言醒了,他睁开眼睛,撑着手坐起来。
韩悯把榻上的枕头立起来,让他靠着,然后挨着他坐下。
随手翻了两页书,就把书卷还给他“没意思,病中还看这种经学文章。”
近来温言与他熟络一些,他二人也不再像从前那样,无话可说。
“你近来在看什么”
“我”
最近在看圣上与御史二三事,不仅看,我还写。
韩悯迅速转移话题“我让他们给你打了一架木轮椅,你要不要出去看看”
“懒得动,等会儿再看。”
“好。对了,我还让他们给你炖了猪蹄,你现在吃吗还是让他们煨在炉子上”
温言轻声问“为什么是猪蹄”
“以形补形啊,你不知道从前我和傅询打架,我摔断手,他摔断腿,他娘和我娘就天天”
韩悯忽然想起温言娘亲早逝,便住了口。
温言倒仿佛没有注意到,只道“难怪,旁人说小时候摔断了手脚,会长不好。你与圣上如今都好好的,看来是猪蹄的作用。多谢你。”
“不用这么客气,你近来感觉好些了吗梁老太医怎么说”
“再养养就好了。”
“那就好,梁老太医治断腿很有一手的,你再养养,很快就会好的。”
“嗯。”
再说了一会儿话,韩悯原本还是靠在榻边的,慢慢的,慢慢的,就滑了下去,直接躺在竹榻上。
等温言再推推他时,他已经睡着了。
料想他近来有些辛苦,温言也就没有叫醒他,拿出榻里叠好的毯子,抖落开来,给他盖上。
自己则拿起书卷继续看。
倘若温言知道,韩悯困乏,是因为这几日晚睡早起写话本,还是写以他为原型的话本,他绝对不会给韩悯盖被子。
但韩悯在外边也睡不安稳,与从前一般,总是梦见抄家时的事情。
梦见他被关在暗室里几天几夜,不见天日,后来被提出来,被按在木桌上。
后来傅询把他抱出来,宫墙那边,还闪烁着隐隐约约的火光。
他问傅询,出了什么事。
傅询却只碰了碰他的额头,让他睡一会儿,睡一会儿就好了。
韩悯从梦惊醒,猛地睁开眼睛,下意识去摸榻前帷帐
他将傅询送他的长剑挂在帐前。
摸索了一会儿,这才反应过来,这不是在福宁宫偏殿里,这是在温府,帐前没有长剑。
他抹了把脸,额上一层薄薄的冷汗。
温言正垂眸看着他,不知道该不该喊醒他,眼神中流露出探究与疑惑。
韩悯抱着
“陛下,韩大人。”
傅询松开他的下巴,他回过头, 看见楚钰朝他眨了眨眼睛。
帮你解围。
而后楚钰转向傅询,从袖中拿出一封折子“可用官员的名册已经整理好了,请陛下过目。”
傅询敛了神色“去书房说。”
楚钰跟上去,离开时, 又朝韩悯笑了笑。
再会。
韩悯朝他挥挥手, 独自回到偏殿。
换上便服,杨公公打水给他洗脸,又道“桐州来了信, 给你放在案上了。”
韩悯应了一声, 洗干净手, 坐在案前拆信。
杨公公就坐在他面前, 给他剥核桃吃。
韩悯常与家里通信, 没几日就有一封, 每回都是厚厚一叠, 家里人都写了几张。
六岁的韩佩学的字还不多,只写了半面。
爷爷一向忠君爱国,在信里却也没有嘱咐他要多么努力地侍奉新君, 反倒让他量力而行, 凡事不要逞强, 保全自己为上。
不知道是经历抄家的劫难后看开了, 还是心疼自家孙儿。
韩爷爷大多时候都让他保重身体。
知道他夜里睡不好的兄长, 也让他快去找梁老太医看看夜里失眠的毛病。
他将信看了一遍,抽出两张,递给杨公公“上回梁老太医在信里问起兄长的腿,兄长回了,麻烦你老交给梁老太医。”
杨公公塞了一个核桃仁给他,将信纸叠好,收在怀里“好。”
他顿了顿“其实这样写信,还是不方便,依我看,还是快把他们都接过来才好。”
韩悯点头“我也是这样想的。”
恭王已经伏法,韩家平反的日子应该也近了。
就算一时半刻无法平反,他也可以先把家里人接回来。
爷爷年老,几十年都生活在永安,知交好友都在这儿;兄长的腿也要回永安来治;而佩哥儿明年就七岁了,七岁就要开蒙。留在桐州多有不便。
韩悯随手抽出一张纸,列出要把家里人接过来的条件。
首先要把原先的宅院盘回来,重新修整一番。
马上就要入夏,盛夏炎热,老人家受不得长途奔波,肯定是来不及。
只能在初秋那一阵子把家里人接过来。
至于途中旅费、房屋修葺,说来说去,最要紧的,其实还是银子。
他来时,将装钱的木匣子全部留给家里,现在得重新攒钱。
韩悯在心里盘算了一下起居郎微薄的俸禄。
大齐官员的俸禄不多,或依靠家族的田地庄子,或另寻财路。
而韩悯目前依靠那几册话本。
所以他想着,还是要把那几册话本快些交上,若有时间,多写几册也未尝不可。
只是在宫里写皇帝的话本,还是不太方便,得找个时候搬出去住。
不知道为什么,兄长给他的信里,也让他快点搬出宫去。
于是他给家里写了封回信,就拿出稿纸,开始写圣上与御史二三事第四卷。
杨公公正好剥了一碟的核桃,推到他面前“快吃。”
“嗯。”
韩悯随手拣了一个,一边嚼,一边思考,圣上和御史已经讲的差不多了,大概这本就能讲完,接下来要写什么
忽然想到方才在外边见到楚钰。
风流俊俏、天生笑眼的探花郎,还会唱戏,扮上之后,人称玉面郎君。
甚好甚好。
韩悯摸着下巴思量,那就对不起了,楚探花。
系统忽然问“你到底要不要知道傅询老婆的剧情啊”
“不”韩悯顿了顿,别扭道,“说来听听。”
“目前已经解锁的剧情透露,傅询和他老婆是青梅竹马。”
韩悯下意识道“胡说八道,他哪来的青梅竹马他有青梅竹马我能不知道”
“反正控制中心就是这么说的。”
“还有呢”
“傅询和他老婆可恩爱了。”
“就这”
“就这。”
韩悯“哼”了一声,随手提起笔,在纸上乱画“他要还是小时候那性子,他肯定找不到老婆,还青梅竹马,他哪里有这个”
系统道“你自己不也给他写小话本你哼什么”
韩悯理直气壮“我不是给他写,我只是借鉴了一下其中的人物关系。文学创作和现实生活要区分开来。”
话本里凑一对没关系,反正韩悯知道,书里的事情都不是真的。
但是系统透露的剧情都是真的。
韩悯想破了脑袋,也不知道傅询哪里有什么青梅竹马。
罢了,韩悯往嘴里塞了一个核桃仁,不想了。
他鼓着嘴吃核桃仁,不知不觉将一盘核桃都吃完了。
杨公公以为他爱吃,继续笑呵呵地给他剥。
再过几日,便到了二月底。
与白石书局签订的契约说定,松烟墨客每个月月底要交一本书稿。
但松烟墨客平时总是懒懒的,到了期限才知道紧张,在偏殿里窝了几天,连夜写好第四册书稿。
圣上与御史的二三事第四册。
这日中午,在纸上落下最后一个字,韩悯将笔一丢,伸了个懒腰。
他将书稿整理好,包上正经书的封皮掩饰。
这时,杨公公在外边敲了敲门“悯哥儿。”
韩悯将书稿用蓝布包起来,应了一声“诶。”
他端着一盘花生糖进来“来,吃。”
韩悯低头,戳了戳自己的肚子。
杨公公在他面前坐下“你这几日在忙什么我也看不懂。”
“一些小事。”韩悯捻起一个花生糖,咯吱咯吱地咬,“圣上今天去哪儿了”
“好像是去恭王府了。”
傅询让卫归查抄恭王府,又让江涣审讯恭王一党,大约是有什么事情,让他过去看看。
杨公公又道“对了,你上回让打一辆木轮椅,工匠师父那边已经送过来了,什么时候送到温府”
“等会儿我去一趟,顺便看看温言。叫厨房炖个猪蹄。”韩悯想了想,“小剂子还没回来吗”
“没呢,下午正要派人去催。”
“那去看完温言,顺便去看看小剂子,他在恭王府吧”
“应该是在的。”
从文渊侯府到恭王府,途经白石书局,只消在途中停一停,他就能顺便去送书稿。
韩悯咽下花生糖,我可真是太聪明了。
温言受了伤,不太方便挪动,所以还留在原本的宅院里养伤。
之前被傅询教训过的文渊侯,近来安分了一些。
见韩悯来,也恭恭敬敬的。
韩悯朝他做了个揖,提脚去找温言。
他去时,温言架着伤腿,正侧着身子,撑着头翻书看。
因为是正午,天暖犯困,没有什么精神,双眼微阖,也不知道有没有看进去。
韩悯推开门,轻手轻脚地走进去,迅速把他面前的书卷抽走。
“温大人在看什么好东西让我看看。”
“呀,你来了”
这下温言醒了,他睁开眼睛,撑着手坐起来。
韩悯把榻上的枕头立起来,让他靠着,然后挨着他坐下。
随手翻了两页书,就把书卷还给他“没意思,病中还看这种经学文章。”
近来温言与他熟络一些,他二人也不再像从前那样,无话可说。
“你近来在看什么”
“我”
最近在看圣上与御史二三事,不仅看,我还写。
韩悯迅速转移话题“我让他们给你打了一架木轮椅,你要不要出去看看”
“懒得动,等会儿再看。”
“好。对了,我还让他们给你炖了猪蹄,你现在吃吗还是让他们煨在炉子上”
温言轻声问“为什么是猪蹄”
“以形补形啊,你不知道从前我和傅询打架,我摔断手,他摔断腿,他娘和我娘就天天”
韩悯忽然想起温言娘亲早逝,便住了口。
温言倒仿佛没有注意到,只道“难怪,旁人说小时候摔断了手脚,会长不好。你与圣上如今都好好的,看来是猪蹄的作用。多谢你。”
“不用这么客气,你近来感觉好些了吗梁老太医怎么说”
“再养养就好了。”
“那就好,梁老太医治断腿很有一手的,你再养养,很快就会好的。”
“嗯。”
再说了一会儿话,韩悯原本还是靠在榻边的,慢慢的,慢慢的,就滑了下去,直接躺在竹榻上。
等温言再推推他时,他已经睡着了。
料想他近来有些辛苦,温言也就没有叫醒他,拿出榻里叠好的毯子,抖落开来,给他盖上。
自己则拿起书卷继续看。
倘若温言知道,韩悯困乏,是因为这几日晚睡早起写话本,还是写以他为原型的话本,他绝对不会给韩悯盖被子。
但韩悯在外边也睡不安稳,与从前一般,总是梦见抄家时的事情。
梦见他被关在暗室里几天几夜,不见天日,后来被提出来,被按在木桌上。
后来傅询把他抱出来,宫墙那边,还闪烁着隐隐约约的火光。
他问傅询,出了什么事。
傅询却只碰了碰他的额头,让他睡一会儿,睡一会儿就好了。
韩悯从梦惊醒,猛地睁开眼睛,下意识去摸榻前帷帐
他将傅询送他的长剑挂在帐前。
摸索了一会儿,这才反应过来,这不是在福宁宫偏殿里,这是在温府,帐前没有长剑。
他抹了把脸,额上一层薄薄的冷汗。
温言正垂眸看着他,不知道该不该喊醒他,眼神中流露出探究与疑惑。
韩悯抱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