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第 66 章 (1/2)
陶琼琇一脸懵, 至今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跟着上了马车。
好在,珍珠包打听的名声不是白来的。这一会儿, 就从别的丫鬟哪儿知道了始末。跟着回来就义愤填膺的说了。
陶琼琇没忍住皱起了眉, 眼中也带上了怒气。
什么勾引迷惑, 这话也太难听了吧。
尚家怎么教养的女儿, 之前尚紫怡也就冲动些,好歹又脑子。怎么轮到这个尚紫娅就成了这样
她心中气闷, 回了府也不高兴。
周氏关心小女儿,一见就知道她应是已经知道了始末。忙心疼的把人揽过来哄了哄, 说,“好孩子,娘给你出气, 你先回院里。我去找你祖母。”
陶琼琇气哼哼的,倒也没忘了自家娘亲也气的不轻,只憋出了一个笑,说, “娘, 你也别生气了。我没事。”
于氏在旁边接话, 说,“好孩子,放心, 我们肯定好好给你处理了。”
陶琼琇及笄礼在即,尚紫娅这话传了出去, 若陶家没个反应。怕是她及笄礼上都不好看。这事不止得处理, 还得好好处理。
“嗯。”陶琼琇嘴上应着, 回了自己的成玉院。在锦榻上坐了一会儿, 胸口那股子气却是怎么都下不去。最后站起身让丫鬟们准备笔墨纸砚,练起了字。
她写的一笔好隶书,自来都中正平和,雅致自然。
可今日这般挥笔泼墨着,却是透出了一些杀气来。
傍晚,今日柯氏传了话,去她那里吃饭,陶琼琇自然也去了。
一大家子分坐几桌,几个嫂子都有意小心哄着陶琼琇,显然是怕她不开心。
陶琼琇虽说气闷,可这么一下午,倒是已经好了很多。脸上的笑起码自然了。
饭后,柯氏跟老国公更是送了她好几个小玩意,让她放心玩,别多想。
陶琼琇收了,扬起个笑,说,“有祖父祖母给我做主,我没事。”
陶安和笑呵呵的,说,“放心,祖父一定好好给你做主。”
陶琼琇得了准话,心里那股子气又散了许多。立即就笑着回去了。
等回了院子,就见珍珠过来,呈上了一封信。
得,不用多说,这是男神来信了。
她微的蹙起眉,看向珍珠。
近日北夷的使团要来了,男神愈加的忙碌。也不知道在准备什么。这点小事,陶家就能解决。她一开始就没想着去麻烦男神,可这信来了,就说明男神已经知道了。
珍珠忙摇头,说,“奴婢哪敢僭越,定是王爷一直注意着您这里呢。”
陶琼琇一想,也是。
心里一松,跟着星星点点的喜悦就飘了起来。
她打开信封,一枚雕做并蒂莲的玉佩掉了出来。这玉生得妙,大部分透白,偏又带着些粉色。匠人便就着粉色雕成了两朵双生的莲花。玉是羊脂玉,虽然不是世间极品,可只这份巧思和雕工,便已经能算作是顶级了。
陶琼琇伸手把玩了一下,就小心放在身侧的小几上。打开了信纸。果然,上面写着今日的事他已经知道,让她莫要生气恼怒。等他解决。这玉精巧,他知道她向来喜欢这些,就送给她玩。别舍不得拿出去,整日收起来放着。她若是喜欢,他还能找出来更多。
解决怎么解决
陶琼琇又拿起玉佩,越看越开心。心里却忍不住琢磨。这时候,几个嫂子也都送了东西过来。都是她惯常喜欢的小玩意。
家里祖父母都送了,她们又岂能落后。
再说陶琼琇也不是多么奢侈的脾性,大抵是从小好东西见惯了。平日里得些精致奇巧的东西就能哄得她开心了。
说起来,陶琼琇并不是难相处的性子。虽然娇养着长大,却并不十分娇气。很是懂事明理。平日里遇见了就笑吟吟的,从不主动惹事。
遇见这样的小姑子,几个嫂子心里都松了口气。
她们的家世都不错,婚前都被家里人叮嘱过,安国公府的三小姐是陶家幼女得太后宠爱,又是亲王的未婚妻。平日里要敬着让着,万万不可和她发生争执。
因此,初进门的时候,都提了口气,就怕和这个小姑子有个什么冲突。结果才发现都想多了。
手里拿着,面前摆着。陶琼琇心里那点气也就散的差不多了。
这么多人把自己放在心上,疼着哄着。她何苦为了一个蠢货的话而生气。
第二日一大早。
陶允元和陶允成兄弟二人一起,施施然往太和殿走去。
临江候,定城候以及严尚书三人,对上二人目光后见着里面没有分毫笑意,心里顿时一沉,知道这件事怕是没这么简单了结了。
心里更是把家中几个不懂事的闺女又骂了一顿,真是会给家里惹祸。
临江候迈步过去,刚走几步,就见鲜少上朝的镇北王大步走来,径直向陶允元而去。
他脚下一顿,停了下来。
身后,本来也准备过去的定城候和严尚书也都站定,心里微悬。
这一个安国公世子他们都搞不定了,更何况还有镇北王。
陈嘉赐拱手行礼,叫了声伯父。
陶允元不敢受他的礼,侧身避开。而后回礼叫了声殿下。
京都没有秘密,尤其是昨天那场争执发生在大庭广众之下。所以今日一早,上朝的人就开始注意起了这几家。
眼见着镇北王竞对陶家人如此礼遇,一时间心思各异。
临江候没敢再耽搁,大步走了过去,一开口就是道歉。
昨日他那闺女,虽然没有恶意。可争执到底是由她引起的,他这个当爹的,自然不能当做什么事都没发生。
定城候和严尚书也是无奈,他们本想着,这次的事家中的妇人上门道个歉就行了,毕竟只是小儿女的争执。可看着陶家人的模样,怕是不准备善了了。
能走到他们这一步,都是人精子。自然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也顾不得脸面了,都过去道起了歉。
陶允元微笑,眼里却没有笑意。清清淡淡几句,意思却是要他们两家其中几个子弟在某个职位上多待几年,或者调任。
定城候和严尚书面色微变,见着陈嘉赐在一旁看着,并无意见,到底是同意了。
早朝起。
有人出列弹劾,这回中枪的却是二皇子和四皇子手底下蹦跶的最活跃的那几个。
意思显而易见,你们的岳家仗着你的势乱说话,那你就消停些吧。
这次出手的,很明显就是陈嘉赐了。
茂和帝在上面看着,心里也有些满意。
他早就看这些人不顺眼了,就是他们动作不停,这才助长了老二和老四的野心。
昨天的事他也知道了,在她看来,阿莹完全是受了阿赐的连累。
这是老二和老四因为他说要阿赐向着太子,在表示不满呢。可没想到,这不满竟然牵连到了阿莹身上。真是无用,有本事他们倒是冲着阿赐啊。
这次的事,纯属他们活该。
心里想着,茂和帝连问都没多问几句,就让刑部去查,查实后按律处置。
他这个态度,显而易见是乐见其成的。下面的人自然心领神会。
宫中的热闹暂且不说,安国公府。
辰时正,临江候府的马车率先上了门,被门房迎了进去。
紧跟着,定城候,严家的马车都来了。
这三家,昨日里都给安国公府递了请帖。
与此同时,宫中太后皇后太子妃也都派了人来,前两者是送东西来安慰,至于太子妃,虽然也是送东西,却是带着歉意的。
这次的事,太子妃委实是躺着也中枪。
她实在没想到,自家小妹这次竟然会无端挑起事端,把火引到了陶琼琇身上。宫中太后有多喜欢陶琼琇她是知道的,而且这位陶姑娘还帮过太子。这次的事,实在是让人面上无颜。
一想到早上去给太后请安时,向来温和的她老人家面色淡淡,她就心中微紧。
柯氏倒是让她们进了门,只是脸色不太好看而已。随口拒绝了三人要见陶琼琇的话,又听她们说家中的几个女儿都已经被罚了,她也没有松口,闲话几句后就把人送走了。
此事临江候府的唐玉华看起来无辜,可若不是她仗着太子妃的势,率先出口。也没这一堆的事发生。
三个人没一个清白的。
几天时间,转瞬即逝。
陶琼琇只感觉忙忙碌碌的,就已经三月初八了。
这几天她实在是忙,忙着学及笄礼当天要行的礼和全部流程,忙着试衣服。根本没多少消停的时间。
三月初八,天气晴朗,晨风习习。是个好天气。
安国公府的大门外,一大早的马车便络绎不绝,全都是来送礼观礼的。
这几日里,京都里可谓是风起云涌。
临江候定城候严家三家多多少少全都受了不少损失,二皇子和四皇子更不必说。只因为家中几个女孩儿的一番争执就导致了这个后果,可谓是得不偿失了。
好在,珍珠包打听的名声不是白来的。这一会儿, 就从别的丫鬟哪儿知道了始末。跟着回来就义愤填膺的说了。
陶琼琇没忍住皱起了眉, 眼中也带上了怒气。
什么勾引迷惑, 这话也太难听了吧。
尚家怎么教养的女儿, 之前尚紫怡也就冲动些,好歹又脑子。怎么轮到这个尚紫娅就成了这样
她心中气闷, 回了府也不高兴。
周氏关心小女儿,一见就知道她应是已经知道了始末。忙心疼的把人揽过来哄了哄, 说,“好孩子,娘给你出气, 你先回院里。我去找你祖母。”
陶琼琇气哼哼的,倒也没忘了自家娘亲也气的不轻,只憋出了一个笑,说, “娘, 你也别生气了。我没事。”
于氏在旁边接话, 说,“好孩子,放心, 我们肯定好好给你处理了。”
陶琼琇及笄礼在即,尚紫娅这话传了出去, 若陶家没个反应。怕是她及笄礼上都不好看。这事不止得处理, 还得好好处理。
“嗯。”陶琼琇嘴上应着, 回了自己的成玉院。在锦榻上坐了一会儿, 胸口那股子气却是怎么都下不去。最后站起身让丫鬟们准备笔墨纸砚,练起了字。
她写的一笔好隶书,自来都中正平和,雅致自然。
可今日这般挥笔泼墨着,却是透出了一些杀气来。
傍晚,今日柯氏传了话,去她那里吃饭,陶琼琇自然也去了。
一大家子分坐几桌,几个嫂子都有意小心哄着陶琼琇,显然是怕她不开心。
陶琼琇虽说气闷,可这么一下午,倒是已经好了很多。脸上的笑起码自然了。
饭后,柯氏跟老国公更是送了她好几个小玩意,让她放心玩,别多想。
陶琼琇收了,扬起个笑,说,“有祖父祖母给我做主,我没事。”
陶安和笑呵呵的,说,“放心,祖父一定好好给你做主。”
陶琼琇得了准话,心里那股子气又散了许多。立即就笑着回去了。
等回了院子,就见珍珠过来,呈上了一封信。
得,不用多说,这是男神来信了。
她微的蹙起眉,看向珍珠。
近日北夷的使团要来了,男神愈加的忙碌。也不知道在准备什么。这点小事,陶家就能解决。她一开始就没想着去麻烦男神,可这信来了,就说明男神已经知道了。
珍珠忙摇头,说,“奴婢哪敢僭越,定是王爷一直注意着您这里呢。”
陶琼琇一想,也是。
心里一松,跟着星星点点的喜悦就飘了起来。
她打开信封,一枚雕做并蒂莲的玉佩掉了出来。这玉生得妙,大部分透白,偏又带着些粉色。匠人便就着粉色雕成了两朵双生的莲花。玉是羊脂玉,虽然不是世间极品,可只这份巧思和雕工,便已经能算作是顶级了。
陶琼琇伸手把玩了一下,就小心放在身侧的小几上。打开了信纸。果然,上面写着今日的事他已经知道,让她莫要生气恼怒。等他解决。这玉精巧,他知道她向来喜欢这些,就送给她玩。别舍不得拿出去,整日收起来放着。她若是喜欢,他还能找出来更多。
解决怎么解决
陶琼琇又拿起玉佩,越看越开心。心里却忍不住琢磨。这时候,几个嫂子也都送了东西过来。都是她惯常喜欢的小玩意。
家里祖父母都送了,她们又岂能落后。
再说陶琼琇也不是多么奢侈的脾性,大抵是从小好东西见惯了。平日里得些精致奇巧的东西就能哄得她开心了。
说起来,陶琼琇并不是难相处的性子。虽然娇养着长大,却并不十分娇气。很是懂事明理。平日里遇见了就笑吟吟的,从不主动惹事。
遇见这样的小姑子,几个嫂子心里都松了口气。
她们的家世都不错,婚前都被家里人叮嘱过,安国公府的三小姐是陶家幼女得太后宠爱,又是亲王的未婚妻。平日里要敬着让着,万万不可和她发生争执。
因此,初进门的时候,都提了口气,就怕和这个小姑子有个什么冲突。结果才发现都想多了。
手里拿着,面前摆着。陶琼琇心里那点气也就散的差不多了。
这么多人把自己放在心上,疼着哄着。她何苦为了一个蠢货的话而生气。
第二日一大早。
陶允元和陶允成兄弟二人一起,施施然往太和殿走去。
临江候,定城候以及严尚书三人,对上二人目光后见着里面没有分毫笑意,心里顿时一沉,知道这件事怕是没这么简单了结了。
心里更是把家中几个不懂事的闺女又骂了一顿,真是会给家里惹祸。
临江候迈步过去,刚走几步,就见鲜少上朝的镇北王大步走来,径直向陶允元而去。
他脚下一顿,停了下来。
身后,本来也准备过去的定城候和严尚书也都站定,心里微悬。
这一个安国公世子他们都搞不定了,更何况还有镇北王。
陈嘉赐拱手行礼,叫了声伯父。
陶允元不敢受他的礼,侧身避开。而后回礼叫了声殿下。
京都没有秘密,尤其是昨天那场争执发生在大庭广众之下。所以今日一早,上朝的人就开始注意起了这几家。
眼见着镇北王竞对陶家人如此礼遇,一时间心思各异。
临江候没敢再耽搁,大步走了过去,一开口就是道歉。
昨日他那闺女,虽然没有恶意。可争执到底是由她引起的,他这个当爹的,自然不能当做什么事都没发生。
定城候和严尚书也是无奈,他们本想着,这次的事家中的妇人上门道个歉就行了,毕竟只是小儿女的争执。可看着陶家人的模样,怕是不准备善了了。
能走到他们这一步,都是人精子。自然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也顾不得脸面了,都过去道起了歉。
陶允元微笑,眼里却没有笑意。清清淡淡几句,意思却是要他们两家其中几个子弟在某个职位上多待几年,或者调任。
定城候和严尚书面色微变,见着陈嘉赐在一旁看着,并无意见,到底是同意了。
早朝起。
有人出列弹劾,这回中枪的却是二皇子和四皇子手底下蹦跶的最活跃的那几个。
意思显而易见,你们的岳家仗着你的势乱说话,那你就消停些吧。
这次出手的,很明显就是陈嘉赐了。
茂和帝在上面看着,心里也有些满意。
他早就看这些人不顺眼了,就是他们动作不停,这才助长了老二和老四的野心。
昨天的事他也知道了,在她看来,阿莹完全是受了阿赐的连累。
这是老二和老四因为他说要阿赐向着太子,在表示不满呢。可没想到,这不满竟然牵连到了阿莹身上。真是无用,有本事他们倒是冲着阿赐啊。
这次的事,纯属他们活该。
心里想着,茂和帝连问都没多问几句,就让刑部去查,查实后按律处置。
他这个态度,显而易见是乐见其成的。下面的人自然心领神会。
宫中的热闹暂且不说,安国公府。
辰时正,临江候府的马车率先上了门,被门房迎了进去。
紧跟着,定城候,严家的马车都来了。
这三家,昨日里都给安国公府递了请帖。
与此同时,宫中太后皇后太子妃也都派了人来,前两者是送东西来安慰,至于太子妃,虽然也是送东西,却是带着歉意的。
这次的事,太子妃委实是躺着也中枪。
她实在没想到,自家小妹这次竟然会无端挑起事端,把火引到了陶琼琇身上。宫中太后有多喜欢陶琼琇她是知道的,而且这位陶姑娘还帮过太子。这次的事,实在是让人面上无颜。
一想到早上去给太后请安时,向来温和的她老人家面色淡淡,她就心中微紧。
柯氏倒是让她们进了门,只是脸色不太好看而已。随口拒绝了三人要见陶琼琇的话,又听她们说家中的几个女儿都已经被罚了,她也没有松口,闲话几句后就把人送走了。
此事临江候府的唐玉华看起来无辜,可若不是她仗着太子妃的势,率先出口。也没这一堆的事发生。
三个人没一个清白的。
几天时间,转瞬即逝。
陶琼琇只感觉忙忙碌碌的,就已经三月初八了。
这几天她实在是忙,忙着学及笄礼当天要行的礼和全部流程,忙着试衣服。根本没多少消停的时间。
三月初八,天气晴朗,晨风习习。是个好天气。
安国公府的大门外,一大早的马车便络绎不绝,全都是来送礼观礼的。
这几日里,京都里可谓是风起云涌。
临江候定城候严家三家多多少少全都受了不少损失,二皇子和四皇子更不必说。只因为家中几个女孩儿的一番争执就导致了这个后果,可谓是得不偿失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