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一有了动力,那劲头儿就足
    苏老三毛着腰,镰刀舞得飞快,虽然咋也赶不上她闺女种的快,可他却丝毫不觉得累这身体里就好像有使不完的力气,恨不能一口气收他个几百、上千斤粮食
    直到地上晾晒的麦子越来越多,苏老太两人有点腾挪不开了,爷俩儿才停下。
    苏老头瞅着婆媳俩用木棍一点点给麦子脱粒去壳,不由摇了摇头,这么砸下去砸到下晌也砸不完,还是连枷好使。
    可这动静咋办哩
    都说人老成精,苏老太精明,苏老头也不差
    他想了个法子,让苏老太拿着簸箕,到前头仓房里拿出半袋子头年晾的洋芋干,就叫老太太坐院子里用簸箕颠洋芋干
    洋芋干晒得干干硬硬,抓一把放簸箕里,一扬一抖,瞬时一阵哗啦哗啦翠响
    一个簸箕不够,那就来两个还别说,婆媳俩这么一人手上一个大簸箕,同时一响,真就把苏老头在后院啪啪扬连枷的动静给盖住了
    两拨人这么互相配合着,没一会儿,就听紧闭的院门外有人“咣咣”敲门,婆媳俩对视一眼,苏老太大对着苏西娅喊了句“谁啊俺这就开门”
    苏西娅收到她奶暗示,连忙机灵的跑后院去“通风报信”,后头苏老头爷俩儿立马把手里动作停了。
    等林翠翠上去开门,一看,来人是住在她家前边隔了十几米远的何老栓家的,连忙打招呼“是何大娘啊,找俺娘吗快进来”
    何老栓家的就道“俺是碰巧打这儿过,听见你家院子里哗啦哗啦响,俺来看看是咋回事”边说,边迫不及待的抻着脖子往里瞅。
    农村人都好信儿,林翠翠知道越是这样、越不能拦着,索性让开身子,大大方方叫她看。
    “没事,何大娘,就是俺家头年晾得洋芋干有点捂了,俺跟俺娘拿出来重新翻翻,要不没法吃”
    这时,苏老太也拿着簸箕走过来,不知从哪儿真弄着一把长了黑点的洋芋干放上面,叫何老栓家的看了个正着。
    “哎呀,老嫂子来了,快进来待会儿俺刚才还跟翠翠说,俺家八宝夏天的衣裳还没着落哩,俺说可得先问问你,看看你家今年的布票有多余的没可巧你这会儿就来了”
    一句话,成功让何老栓家的迈出的那只腿又收回来了
    这回是门也不进了,热闹也不瞧了,一个劲儿跟苏老太说家里还有活儿,然后急三火四就走了。
    苏老太和林翠翠瞅着她跟火燎腚似的,都“噗嗤”乐出了声,剩下苏西娅一脸不解,她娘就告诉她,早年这何老栓家的小儿子娶媳妇,跟他们家匀了一张布票,说好等年底发了新票就还的,结果一年压一年,这老太太就跟没事人似的,连提都不提
    苏西娅就乐,她奶这招戳肺管子可真是好使滴很
    没人来打扰,几人关紧大门,继续开工,就这么忙忙活活,一直忙到正午时分,苏老三把筛好的麦粒归归拢,足足装了有两麻袋,最起码得有三百多斤
    一家人商量就先收这些,苏老三说有地儿去弄小石磨,可以在家磨粉,不过苏老太想用面粉做生意,指着那种小石磨,那得磨到猴年马月去
    所以最后一商量,三百多斤小麦家里留下一百斤,剩下的都送到乡里的国营磨坊去可这样一来,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他们要怎么把这二百多斤麦子运到乡里,而又不会引起别人注意呢
    老老小小的凑在一起想辙,最后还是苏西娅想出了个装病的招,苏老三一琢磨,这主意还真不错。
    大队有两头骡子和一头驴,都是公家财产,平时他们这些社员是没资格用的,但是谁家要有个出工伤或得了急病的特殊情况,就能无偿到大队借牲口车用
    到时候把这些小麦都分装在小袋的面口袋里,齐齐铺在马车底下,上面再铺上一床棉布,让苏西娅往上一趟,毯子一盖,保准旁人看不出啥
    而且现在苏西娅她大伯、二伯两家谁都不在,也没人知道苏西娅是真病、还是假病,就不怕露馅了
    大家越想越觉得这主意好,最后苏老太一拍大腿,当场拍板,就这么干
    苏老三立马响应,二话不说就去大队借车,林翠翠去翻面口袋,准备把小麦先倒腾出来
    苏老太算了下家里的面口袋好像不够,又急着要去他三叔奶奶家借两个回来。
    苏西娅瞅瞅忙碌的大人们,最后一拍小手,她要去弄点黄土、野菜汁啥的把脸抹一抹,这样看起来更像是生病
    不知不觉,就剩下自己的苏老头“”
    咋觉得自己好像没啥用呢
    苏老三借车的过程非常顺利,正巧大队长苏全胜也因为水库清淤的活完工了,这两天都比较清闲,所以苏老三一说苏西娅病了要用车,苏全胜一句废话都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穿到七零搞绿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水棠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水棠并收藏穿到七零搞绿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