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孙俩一通忙活,收获的洋芋、地瓜、南瓜、豇豆摆在地中间,快赶上一座小山了
    就连种在羊圈里的韭菜、辣椒啥的,因为连着收了好几茬,数量也挺可观,苏老太说这产量照比前头几年加一起的还多呢
    因为怕有人来,祖孙俩又忙把收好的菜都藏进了地窖。
    按说洋芋、地瓜刚从地里刨出来,应该先放在阴凉处晾个两三天,直接贮存容易发芽或腐烂,但是眼下也没合适的地方藏,只能先这样将就着,等平时家里没人的时候,再勤下窖翻翻。
    等忙活差不多了,苏老太看着底下一窖的洋芋菜瓜,跟看着一窖金子似的,心里这个美啊
    原本这家里的粮食就要见底儿了,一大家子老老少少这么多张嘴,说不愁那是骗人的
    可现在好了,有了这一窖吃的,起码在上秋粮食下来前都饿不死了
    地里剩下的秧子、叶子之类的,苏老太挑出一部分留着喂鸡,剩下都划拉到一起剁吧剁吧投进茅房旁边的“沤粪池”里沤肥了。
    随着一轮大丰收之后,园子变得空空荡荡,就这么光秃秃的肯定不行,瞎子也知道有问题啊所以苏老太又翻出自己头年攒下的菜种,按照之前的模式重新撒了一遍种子。
    洋芋稍微麻烦了点,得选带芽的大个儿洋芋,以芽种为中心,切下约莫两三公分的小块,然后切面朝下、芽种朝上一个个埋进坑里。地瓜的处理方法跟这大同小异。
    也许是异能水对土地同样有改良效果,这批种子几乎一下地很快就长出了嫩生生的幼苗。
    为了看上去跟之前一样,苏西娅又用加了异能水的清水把这些幼苗浇了一遍,这回是一大桶里面只加了一滴,果然,喝饱了水的幼苗们虽然长得依旧快,但是只长到之前菜苗的大小后就停止这种吓人的生长速度了。
    瞧那一棵棵挺拔、翠绿的秧苗,看来以后既不用提前育苗、也不必担心重茬了,把苏老太乐得直念叨“省事”。
    这么一番连收带种,一头午的工夫就过去了,饶是苏老太自觉“人逢喜事精神爽”,这会子也是抱着老腰累得龇牙咧嘴。
    苏西娅更是又累又饿,整个人像之前地里的小苗似的蔫巴巴的,把苏老太心疼的够呛。
    老太太也顾不上自己累了,连忙生了火,起锅加水,抓了把野菜,拿昨儿阿花下的鸡蛋甩了个野菜鸡蛋汤,还十分奢侈的往里面添了几片腌兔肉。
    又往灶坑里埋了几个洋芋、地瓜,等煨熟了就着汤一起吃。
    苏西娅吃着烤的焦香四溢、金黄软绵的烤地瓜,喝着这碗堪称“顶配”版的野菜汤,心里别提多暖了
    她也不管小嘴上沾了一圈的黑灰,就往她奶脸上蹭“奶啊,你太好了,俺能当您孙女真是太有福了”
    苏老太笑的脸上褶子都开了花,使劲儿把汤里的鸡蛋和兔肉都挑到苏西娅碗里,心里还想着,娃说反了,他们老苏家能养这么个孙女才是积了几辈子大德了
    等祖孙俩吃完了饭,苏巧巧还没回来呢。
    农闲时候,村里家家户户都是两顿饭,所以苏巧巧这个时间还在外头玩也是常有的事。苏老太了解大孙女,也不担心,把给她留的那份吃食坐锅里温着就不管了。
    苏西娅吃饱了、喝足了,小脑筋就又开始活动开了,看她奶守着地窖门晾洋芋,就屁颠屁颠凑上去,一边帮忙、一边给她奶出主意“奶啊,你看咱家以后都不用担心吃菜了,既然咱家有这么多的菜,不如咱拿些上那个啥供销社换点钱啊”
    昨儿听苏巧巧提了一嘴,她就上心了,那供销社既然能收鸡,兴许也能收菜
    果然,苏老太听了也没觉着哪儿不对,反而乐呵呵瞅她一眼“咋,你个小人精还知道供销社呢”
    其实苏老太心里也正琢磨这事呢,家里的盐罐子眼看要见底儿了,火柴也不多了,还有下半年几个娃娃的学费、书费,这用钱的地方是真不少。
    再者,她要把收好的菜拿出来吃,那总得有个出处吧
    正好她娘家大哥就在离乡里最近的林家沟,她大侄子有出息,在乡里公社食堂当做饭的大师傅,头几年家里揭不开锅的时候,她大哥一家没少帮衬她,到时候她往乡里走一圈,回来就说是娃们的舅爷给添补的,大伙儿肯定都能相信。
    总之,祖孙俩都惦记着想换点钱,这事就这么拍板定下了。
    等晚上家人回来了,苏老太就提出要带苏西娅回娘家叫她大舅爷看看,家里人想起来,当年给小八宝看病,他大舅爷是跑前跑后,又出钱、又出力的,现在娃好了,可不是该去看看嘛
    苏西娅她娘林翠翠就道“本来俺还想着等水库的活儿完事了,俺就带着宝儿回去看看俺爹娘娘,要不,你再等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穿到七零搞绿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水棠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水棠并收藏穿到七零搞绿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