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城夏季早晚温差大,中午太阳虽然能把人烤化,早晚却十分凉爽。

    晚饭过后,席桓木和夏家人在院里乘凉,商量盖房子和置办结婚用品的事。

    这些年队里只要有人盖房子席桓木都会去帮忙,大致情况也比较了解,“虽然这次队里是按三间土房子的标准来补贴的,但我估计也有人家趁此机会自己添钱盖成泥砖房。”

    去年每家每户都分了一些钱,而且这次帮忙的人吃饭也是队里负责,不用白不用,就算先借点钱也要趁着这次机会先把房子修好了,反正以后有了卖梨子这个收入,也不怕还不上。

    “干活的人多了,打泥砖也快,估计大半个月就能全部建好。”

    一间15平米的房子大概要700块砖左右,几万块砖对一个大队的劳动力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刚好夏季,只要不倒霉遇上下雨,两三天左右就能晒干建房了。

    席桓木不准备用青砖或红砖建房,泥砖房就已经很好了,不但美观坚固,冬暖夏凉,成本也很低,实用价值远超青砖或红砖。

    最重要的是,他老丈人和大舅子能接受的最多也就泥砖了。

    果然,听席桓木打算盖泥砖房,夏忠和夏建国都很满意。要是建什么青砖大瓦房,父子断不会叫席桓木独自出钱的。

    夏忠在板凳腿上磕了磕烟杆儿,舒舒服服吸上一口,才说道“房子就听你的,家具和被褥那些本就该女方准备的东西你不准再插手。”不专门打声招呼,以席桓木的性格真的很有可能全部置办了。

    夏建国也说道“你要是敢在外面买家具,我可跟你急。”

    席桓木哭笑不得,自己这岳家可真是让他不知道说什么好,笑着调侃,“木工活做得最好的人都在这儿了,我还能去哪儿买”

    县里卖的倒是更精巧和新颖,但票却是个问题。而且如果他真置办了,估计老丈人真的会生气了。

    夏建国得意地一挑眉,“那是,其他人哪有我做得好。”

    李玉芳一巴掌拍到他背上,“瞧把你嘚瑟的,你还不是我爹教出来的。”

    夏建国咳了一声,“有句话不是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嘛,师傅自己都说了我现在手艺超过他了。”

    别看夏建国一个大老爷们,一手雕花的手艺却是让人不得不服。

    李玉芳笑骂夏建国不要脸,夏建国梗着脖子说他说的是实话,不信明天就去老丈人家亲口问他老人家去。

    其他人一副看戏的表情。

    席桓木见一旁的夏棉也看着夏建国夫妻俩笑得眉眼弯弯,目光不由一柔。

    看着眼前平凡又温馨的一幕,席桓木想,还是要找个机会跟夏建国谈谈,让他到县里木器厂上班去。

    其实以夏忠的关系足以让夏建国进厂,不过夏建国自己不乐意。

    夏建国的师傅李胜茂,也就是现在的岳父,年轻时也是在县里木器厂上班的,还是大师傅。不过因为人老实又没背景,沦为了别人竞争下的牺牲品,从城里重新回到农村老家。好在手艺过硬,周围大队的人嫁娶打新家具都愿意找他,所以李家的日子过得倒还不错。

    夏建国从十三四岁就跟着李胜茂学手艺,对师傅自然是尊敬的。知道了李胜茂以前的事情后,对木器厂当然没什么好印象。年轻热血中二的少年信誓旦旦,以后坚决不踏入那个“污秽”之地。

    再加上夏父残疾,夏母病弱,妹妹又年幼,夏建国就更加不愿意离开家了。

    夏忠对孩子其实很宠爱,一切以孩子自己意愿为主,就像夏棉不愿意去公社教书,那就不去。

    没错,夏棉没被安排到公社教书,实际是夏棉自己不愿意的。

    夏棉虽然上初中后因为种种原因导致成绩不理想,但在语文一门上却格外好,完全能够担得起一个小学语文老师的职位。

    夏忠自然也希望女儿生活更为轻松体面,便忍住心中的不舍想为夏棉安排工作。没想到夏棉却跑到他面前,吭哧吭哧半天,才眼泪汪汪说自己不想去公社教书。

    夏忠心里突然就松了口气。

    既然不愿意,那就不去吧,家里又不是养不起。

    宝贝女儿说人家出嫁前多能在身边多待几年,夏忠还更乐意些。

    轮到儿子,夏忠自然也不多加干涉,一切让夏建国做主。

    作为男人,只要清楚自己的选择并能为之承担相应的后果就好。

    不过夏忠忽略了,人的想法是会改变的。特别是男人,一家吃饱全家不饿和要养家糊口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年轻时眼里揉不得沙子,有妻有子后也想要有一番事业,为妻儿更好的生活。

    夏建国自然也不例外,不然前世也不会政策一开放,就出去拼搏了。

    现在之所以还继续窝在农村,没让夏忠托关系去城里,除了不舍得老婆孩子,更因为以前话说太满太绝对,现在不好意思反悔了。

    前世席桓木最开始也没想到这些,还是后来通过和夏建国的聊天才推测出来的。

    想到此,他有些忍俊不禁,自己这个大舅子啊,也是个非常有意思的人。

    不过后来夏建国到底是成功了,不,准确说是他积累了一点基础,让夏俊成功了。

    前世,夏建国自己从打工做起,花了数年时间,积累了一笔资金和一些人脉后便开了一家小木器店。

    不过夏建国虽是个难得的技术人才,却不是个经商的材料。

    近十年时间,小店还是小店,没有半分扩大的趋势,收入也处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状态。直到夏俊接手,以及席桓木的暗中帮助下,小店才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几年时间便发展为延城有名的品牌家具厂。

    重来一次,席桓木当然要提前为夏家筹划。夏建国现在进厂,总比在农村平均一个月还挣不到十块钱要好。无论资金还是人脉的积累也都比打工要强。

    而且作为一个技术人才,又没人使绊子的情况下,说不定还能有另一番成就。

    至于会不会影响夏俊席桓木看了看手舞足蹈把亲爹和姥爷做对比的小机灵鬼,嘴角溢满笑意,一个能把小木器店发展为品牌家具厂的人,席桓木一点儿不担心这孩子以后的前途和作为。

    胡明媛看着院子里一派其乐融融的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七十年代,从容相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风清月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风清月华并收藏七十年代,从容相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