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入V日第二更 (1/2)
唐强本以为唐母会反对, 没想到唐母只是叹了口气竟然也同意了。
“娘”
唐强大吃一惊,他娘怎么舍得给外人吃自家粮食。
唐母看出儿子的惊异和不情愿,摸了摸他的脑袋“听你爹的,你爹不会看着人在他眼前饿死的。”
她的目光投向了无尽的远方“那时我和你姥逃难到这里, 你爹刚被赶出家门自己都吃不饱还把粮食省下来给我们, 你姥吃了饱饭才走的。”
唐强不吭声了。
唐母名叫王翠翠, 本是山西人, 那年日本在山西实行三光政策,王翠翠一家过不下去一路逃荒到了陕西。一大家子只有她和她娘活了下来, 一老一小两个女人能有什么活路。特别是当时旱情已经出来,逃往陕西的人日趋增多, 一个大姑娘半袋子小米就能买回家。
到后面只要给口饭吃也大姑娘愿意跟人走的,走投无路之下王翠翠几乎动了抛弃病弱母亲自己跟人走的念头。
这时唐父唐大壮出现了, 带着淳朴笑容的青年傻呵呵挠着后脑勺对“我不能看着你们死在我眼前。”
就这样, 在王母的主持下王翠翠成为了唐大壮的女人, 当年王母吃了最后一顿饱饭后去世。第二年, 唐家老大唐江出生了。
赵老疙瘩被唐江、唐海兄弟俩抬进屋里, 不用唐父发话,唐母泡了碗红糖水给赵老疙瘩灌下。
唐洋看着那碗红糖水小声嘀咕着“好好的红糖水侄子侄女没喝上倒便宜了赵老疙瘩。”
唐强也正为此事心气不太顺“还不是你把他给气晕了,不然他要晕也晕在自己家里, 咱家能摊上这种晦气事”
唐洋心虚地低下头, 想了片刻忽而意识到不太对头。
“不对,不是我气晕的赵老疙瘩,是肉香味招来的他。”
唐强呵呵一笑,为他三姐的智商捉急。
灌下一大碗的红糖水, 赵老疙瘩悠悠转醒, 迷糊了一阵才反应过来自己在唐家。
“既然醒了就留下来吃顿饭。”唐父粗声说。
赵老疙瘩不可置信地瞪大了自己的小眼睛。
都啥年景了, 唐老二还要留他吃饭,他仔细回忆着最后一次给他吃的人,似乎是几十年前了。那时他还不叫赵老疙瘩,是个腼腆的少年,齐婶子抓了把瓜子给他吃。
鼻子酸酸涩涩的。
人类对肉食有着天然地渴望,喷香扑鼻的红烧肉端上了桌,众人使劲吞咽着口水。不过吃肉和吃菜不太一样,每个人吃多少块肉是有定量的,唐母开始分肉。轮到了唐强,唐父发话“给强子多分点。”
唐洋的脑袋刷地抬了起来。
“凭啥他多吃多占。”
不等唐强反应,唐父使劲磕了磕桌子“凭我是一家之主”
唐洋瞪着眼睛,满心眼地不服气。
唐父慢悠悠说“这是我家,我说的算你想当家做主就早点嫁人,赶紧滚蛋,天天在家就知道气我和你娘”
唐洋的泪珠在眼眶里直打转,唐强却在唐母跟前凑趣“俗话说送行的饺子迎客的面,家里又没包饺子,唐洋能滚到哪里去”
“你”唐洋对唐强怒目而视。
“怎么,你不想吃饺子呀”唐强冲唐洋眨眼,压低声音,“你不吃我都吃了。”
为了吃饺子唐洋难得脑子转得快些“对,我要吃饺子。”
唐母一面继续分肉一面笑眯眯看着姐弟俩闹成一团,连声应道“好,好,过年就包饺子,猪肉白菜馅的。”
分完肉,大家迫不及待夹起了红烧肉往嘴里塞,一口酥香软烂丰盈多汁的红烧肉下肚,唐强心满意足地眯起了眼。
香
不得不说红烧肉吃起来比大肉包解馋多了,唐强又夹起了第二块正待送入口中,发现对面坐的赵老疙瘩含着一块肉痛哭流涕。
他怎么了
唐强和唐洋面面相觑。
很快他们的疑惑得到了解答,赵老疙瘩哭了几声,认真而郑重地吃下了一块肉“十年了,整整十年了讷又吃上了一口肉。”
上次吃肉还是五零年土改时吃上的,赵老疙瘩的味蕾受到了猛烈的冲击,眼前一片模糊地水迹。
然后他冲唐父竖起了大拇指“唐二哥,讷敬你是这个”
他是村里的有名的混混癞瓜子,别人都瞧不上他,别说给他吃肉,就是他进人家院子人家非要看着他离开了才松口气,就怕他顺走把豆子啥的。
“以前别人都说你仗义讷还不信,是讷看走了眼,你才是真正的好汉子。”赵老疙瘩忍不住落泪,不知多久没人把他当个人看了,“你放心,你们家的事我再不会说出去一个字”
他信誓旦旦保证,心里打定主意以后让他听到谁家说唐家的坏话,绝对让那人知道花儿为啥那样红
唐家住在村头,一头是空地一头挨着赵老疙瘩家。只要他不往外说村里其他人也发现不了唐家有肉。
唐强对赵老疙瘩的保证并不关心,他信任的是他爹,他爹有那个的能力将家里有肉包子和肉的事捂得严严实实。
吃完肉,众人回味了一番便散去了,唐强也回到自己的房间。他想再去趟县城看看甄亚青,拿了本俄语书便要出门。
唐洋却抱着一沓子书招呼也不打地进了门。
“我要复读,你帮我补习补习。”
对自己弟弟唐洋从来不知道客气是啥。
“凭啥”唐强翻了翻眼皮,“你能给我啥好处”
唐洋盯着唐强看了半晌,看见他手里的俄语书突然笑了起来“我要是考不上中师就不嫁人,我一天不嫁人就留在家里当恶小姑子,看你以后媳妇受的受不了。”
唐强头皮一麻,他自己对上唐洋自然是不怕的。可是,头脑中不禁浮现出甄亚青的容颜,万一岂不是让人跟着他受罪
他三姐可是外号三神经的存在,战斗力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住。
于是他矜持地点了点头“好吧,我帮你复习。你毕竟是我亲姐,你要是考上中师也是家里的荣光,娘也开心些。”
对唐强的冠冕堂皇的解释,唐洋只是白了他一眼。
她就知道她弟弟以后是个怕老婆的。
得到答案的唐洋让开了道,唐强赶紧跑出房间,冲堂屋喊了一声“我去县城找同学请教个问题去。”
快速溜出了家。
今天出发时间晚,他怕路上耽搁时间长跑到中王堡花了5分钱坐着牛车去了县城,城里人吃饭晚,他正好赶上了午饭。
这回是甄亚青先看到他,惊喜地说“你来的正好,我家做了回锅肉,你尝尝看。”
说着将他拉倒家里“爸妈你们看谁来了”
甄父透过镜片看到是唐强很是热情地说“来的正好,尝尝你甄阿姨做的回锅肉好吃不好吃。”
“就是,你上回送来的肉好得很,特别肥,我妈为了做好那块肉专门去学的,你可要好好尝尝。”甄亚青看出唐强有些局促,将他牢牢按在小方桌前。
甄母见到是唐强只淡淡看了一眼倒没有多说什么,摆好饭菜,打开了收音机。里面传来悠扬动听地歌声。
“我吃饭时喜欢听的音乐,唐强不介意吧”甄母问。
“不介意,不介意。”唐强连连摆手,好奇地看着收音机,他只在学校和村广播室里见过收音机。比甄家的看着粗苯许多。
甄母“那就好。”
恰好一首歌曲完毕,播音员深情地说“同志们,去年下半年陕西遇到了百年一见的旱情广大文艺工作者也投入到抗旱保丰收的工作中,西安电影制片厂克服一切困难,仅用半个月便完成了抗旱曲的拍摄工作下面请听抗旱曲”
唐强不由地竖起了耳朵,哪怕他不下地也会关注旱情。
收音机里响了坚定有力的合唱“一滴滴水一滴滴汗哟要叫那粮食堆成山呐公社领导大家干呀移山倒海也不难移山倒海也不难”
一首唱罢,唐强不禁感叹道“唱的真对,可不是一滴滴水一滴滴汗,去年大旱我们村,哦,大队可不就是一桶桶从井里打水浇地。”
那阵他也回村了,每次去地头给家人送饭都看到他们一滴滴的汗水落在地里、水桶里。可以说地里的粮食就是用汗水换来的。
他乐感极好,感同身受之下不由哼唱了两句,唱得竟然比原唱也不差什么。
甄母露出笑脸,第一次跟着甄父的称呼说“强小子唱歌怪好听的。”
唐强顿时受宠若惊。
甄母仔细打量唐强一番,建议道“强小子形象
“娘”
唐强大吃一惊,他娘怎么舍得给外人吃自家粮食。
唐母看出儿子的惊异和不情愿,摸了摸他的脑袋“听你爹的,你爹不会看着人在他眼前饿死的。”
她的目光投向了无尽的远方“那时我和你姥逃难到这里, 你爹刚被赶出家门自己都吃不饱还把粮食省下来给我们, 你姥吃了饱饭才走的。”
唐强不吭声了。
唐母名叫王翠翠, 本是山西人, 那年日本在山西实行三光政策,王翠翠一家过不下去一路逃荒到了陕西。一大家子只有她和她娘活了下来, 一老一小两个女人能有什么活路。特别是当时旱情已经出来,逃往陕西的人日趋增多, 一个大姑娘半袋子小米就能买回家。
到后面只要给口饭吃也大姑娘愿意跟人走的,走投无路之下王翠翠几乎动了抛弃病弱母亲自己跟人走的念头。
这时唐父唐大壮出现了, 带着淳朴笑容的青年傻呵呵挠着后脑勺对“我不能看着你们死在我眼前。”
就这样, 在王母的主持下王翠翠成为了唐大壮的女人, 当年王母吃了最后一顿饱饭后去世。第二年, 唐家老大唐江出生了。
赵老疙瘩被唐江、唐海兄弟俩抬进屋里, 不用唐父发话,唐母泡了碗红糖水给赵老疙瘩灌下。
唐洋看着那碗红糖水小声嘀咕着“好好的红糖水侄子侄女没喝上倒便宜了赵老疙瘩。”
唐强也正为此事心气不太顺“还不是你把他给气晕了,不然他要晕也晕在自己家里, 咱家能摊上这种晦气事”
唐洋心虚地低下头, 想了片刻忽而意识到不太对头。
“不对,不是我气晕的赵老疙瘩,是肉香味招来的他。”
唐强呵呵一笑,为他三姐的智商捉急。
灌下一大碗的红糖水, 赵老疙瘩悠悠转醒, 迷糊了一阵才反应过来自己在唐家。
“既然醒了就留下来吃顿饭。”唐父粗声说。
赵老疙瘩不可置信地瞪大了自己的小眼睛。
都啥年景了, 唐老二还要留他吃饭,他仔细回忆着最后一次给他吃的人,似乎是几十年前了。那时他还不叫赵老疙瘩,是个腼腆的少年,齐婶子抓了把瓜子给他吃。
鼻子酸酸涩涩的。
人类对肉食有着天然地渴望,喷香扑鼻的红烧肉端上了桌,众人使劲吞咽着口水。不过吃肉和吃菜不太一样,每个人吃多少块肉是有定量的,唐母开始分肉。轮到了唐强,唐父发话“给强子多分点。”
唐洋的脑袋刷地抬了起来。
“凭啥他多吃多占。”
不等唐强反应,唐父使劲磕了磕桌子“凭我是一家之主”
唐洋瞪着眼睛,满心眼地不服气。
唐父慢悠悠说“这是我家,我说的算你想当家做主就早点嫁人,赶紧滚蛋,天天在家就知道气我和你娘”
唐洋的泪珠在眼眶里直打转,唐强却在唐母跟前凑趣“俗话说送行的饺子迎客的面,家里又没包饺子,唐洋能滚到哪里去”
“你”唐洋对唐强怒目而视。
“怎么,你不想吃饺子呀”唐强冲唐洋眨眼,压低声音,“你不吃我都吃了。”
为了吃饺子唐洋难得脑子转得快些“对,我要吃饺子。”
唐母一面继续分肉一面笑眯眯看着姐弟俩闹成一团,连声应道“好,好,过年就包饺子,猪肉白菜馅的。”
分完肉,大家迫不及待夹起了红烧肉往嘴里塞,一口酥香软烂丰盈多汁的红烧肉下肚,唐强心满意足地眯起了眼。
香
不得不说红烧肉吃起来比大肉包解馋多了,唐强又夹起了第二块正待送入口中,发现对面坐的赵老疙瘩含着一块肉痛哭流涕。
他怎么了
唐强和唐洋面面相觑。
很快他们的疑惑得到了解答,赵老疙瘩哭了几声,认真而郑重地吃下了一块肉“十年了,整整十年了讷又吃上了一口肉。”
上次吃肉还是五零年土改时吃上的,赵老疙瘩的味蕾受到了猛烈的冲击,眼前一片模糊地水迹。
然后他冲唐父竖起了大拇指“唐二哥,讷敬你是这个”
他是村里的有名的混混癞瓜子,别人都瞧不上他,别说给他吃肉,就是他进人家院子人家非要看着他离开了才松口气,就怕他顺走把豆子啥的。
“以前别人都说你仗义讷还不信,是讷看走了眼,你才是真正的好汉子。”赵老疙瘩忍不住落泪,不知多久没人把他当个人看了,“你放心,你们家的事我再不会说出去一个字”
他信誓旦旦保证,心里打定主意以后让他听到谁家说唐家的坏话,绝对让那人知道花儿为啥那样红
唐家住在村头,一头是空地一头挨着赵老疙瘩家。只要他不往外说村里其他人也发现不了唐家有肉。
唐强对赵老疙瘩的保证并不关心,他信任的是他爹,他爹有那个的能力将家里有肉包子和肉的事捂得严严实实。
吃完肉,众人回味了一番便散去了,唐强也回到自己的房间。他想再去趟县城看看甄亚青,拿了本俄语书便要出门。
唐洋却抱着一沓子书招呼也不打地进了门。
“我要复读,你帮我补习补习。”
对自己弟弟唐洋从来不知道客气是啥。
“凭啥”唐强翻了翻眼皮,“你能给我啥好处”
唐洋盯着唐强看了半晌,看见他手里的俄语书突然笑了起来“我要是考不上中师就不嫁人,我一天不嫁人就留在家里当恶小姑子,看你以后媳妇受的受不了。”
唐强头皮一麻,他自己对上唐洋自然是不怕的。可是,头脑中不禁浮现出甄亚青的容颜,万一岂不是让人跟着他受罪
他三姐可是外号三神经的存在,战斗力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住。
于是他矜持地点了点头“好吧,我帮你复习。你毕竟是我亲姐,你要是考上中师也是家里的荣光,娘也开心些。”
对唐强的冠冕堂皇的解释,唐洋只是白了他一眼。
她就知道她弟弟以后是个怕老婆的。
得到答案的唐洋让开了道,唐强赶紧跑出房间,冲堂屋喊了一声“我去县城找同学请教个问题去。”
快速溜出了家。
今天出发时间晚,他怕路上耽搁时间长跑到中王堡花了5分钱坐着牛车去了县城,城里人吃饭晚,他正好赶上了午饭。
这回是甄亚青先看到他,惊喜地说“你来的正好,我家做了回锅肉,你尝尝看。”
说着将他拉倒家里“爸妈你们看谁来了”
甄父透过镜片看到是唐强很是热情地说“来的正好,尝尝你甄阿姨做的回锅肉好吃不好吃。”
“就是,你上回送来的肉好得很,特别肥,我妈为了做好那块肉专门去学的,你可要好好尝尝。”甄亚青看出唐强有些局促,将他牢牢按在小方桌前。
甄母见到是唐强只淡淡看了一眼倒没有多说什么,摆好饭菜,打开了收音机。里面传来悠扬动听地歌声。
“我吃饭时喜欢听的音乐,唐强不介意吧”甄母问。
“不介意,不介意。”唐强连连摆手,好奇地看着收音机,他只在学校和村广播室里见过收音机。比甄家的看着粗苯许多。
甄母“那就好。”
恰好一首歌曲完毕,播音员深情地说“同志们,去年下半年陕西遇到了百年一见的旱情广大文艺工作者也投入到抗旱保丰收的工作中,西安电影制片厂克服一切困难,仅用半个月便完成了抗旱曲的拍摄工作下面请听抗旱曲”
唐强不由地竖起了耳朵,哪怕他不下地也会关注旱情。
收音机里响了坚定有力的合唱“一滴滴水一滴滴汗哟要叫那粮食堆成山呐公社领导大家干呀移山倒海也不难移山倒海也不难”
一首唱罢,唐强不禁感叹道“唱的真对,可不是一滴滴水一滴滴汗,去年大旱我们村,哦,大队可不就是一桶桶从井里打水浇地。”
那阵他也回村了,每次去地头给家人送饭都看到他们一滴滴的汗水落在地里、水桶里。可以说地里的粮食就是用汗水换来的。
他乐感极好,感同身受之下不由哼唱了两句,唱得竟然比原唱也不差什么。
甄母露出笑脸,第一次跟着甄父的称呼说“强小子唱歌怪好听的。”
唐强顿时受宠若惊。
甄母仔细打量唐强一番,建议道“强小子形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