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是喜欢男人的。
    他十四岁的时候就知道了。
    那年他过完生辰, 官家给他安排了两个“教养姑姑”,只是, 对方的手还没碰到他,唐玄就吐了。
    官家以为他小,还没开窍,唐玄却清楚,他只是不喜欢那样的身体。
    后来做了个梦,梦到的都是在营中训练的情形,模糊的人影,没有脸,只有和他一样的肌肉线条,还有细密的汗珠。
    醒来之后,唐玄又吐了。
    从此之后就排斥别人的触碰, 拍拍肩、搭个手这样的动作都无法接受。
    司南是第一个让他想要亲近的人。
    不过,也仅限于这无伤大雅的小亲密。
    他接受不了自己的“特殊”, 怎么可能去害司南
    他知道, “司南”从前常常出入满庭芳,与虞美人走得极近。从前是他念着虞美人,如今司家没落了,虞美人又反过来关照他的生意。
    此等情谊,让人泛酸。
    不光虞美人, 还多了个蝶恋花。
    唐玄亲眼看到蝶恋花向司南撒娇, 司南亲昵地叫她“姐姐”。
    所以,唐玄坚信司南喜欢女子, 将来也会娶一位女子为妻。
    他并不打算阻拦。
    更不会强迫他。
    他见过那些情意甚笃的人,少年时海誓山盟,最终还是抵不过世俗的眼光, 各自婚娶,老死不相往来。
    也有不分开的,感情却没那么认真,朝秦暮楚,成群,比养宠狎妓高级些罢了。
    相比之下,他更愿意隔着这层窗纸,宠着他,护着他,做他最亲近、最信任的“男朋友”。
    这就是唐玄,永远清醒而理智。
    并且,对自己够狠。
    司南也在走神。
    他在琢磨怎么还礼。
    这么贵重的房契,不可能真的白要,“我也送你一份大礼,恭喜你升官。”
    说着,掏出一张写满字的纸,在唐玄眼前晃了晃。
    唐玄勾唇,“我得看看够不够大。”
    司南
    是不是有辆小火车污突污突地跑过去了
    “木耳培植”唐玄挑眉,“木耳不是生在野外吗”
    “也可以人工培植,只要给出恰当的条件,优选菌种,会比野外自然生长得更好。”
    其实宋代已经有人种植木耳了,只是大多集中在西南山区,地处偏僻,山民们以此为生,不愿外传,这才一直没普及。
    司南大二那年,因为玩游戏没抢上本专业的选修课,被随机分配到了农学专业,跟着那位头发花白的老教授下了三个月大棚。
    老教授当时就说“我教给你们的东西,不是看两页书、背几道题就能学会的,这是能拿来吃饭的手艺,万一哪天穿越了呢”
    老教授还特意瞅了他一眼,“比如这个小伙子,五官端正,双目有神,我看着就挺有穿越的潜质。”
    此时此刻,司南恨不得给老教授打了电话您跟穿越大神是亲戚吧不然怎么一说一个准儿
    唐玄在看方子,表情略显凝重。
    司南趁机夸道“种木耳的好处在于不用良田平地,找个荒山就行,方法得当,一年能收好几茬,比种粮食、种果树划算得多。”
    这个时代,野生木耳难得,行情一直不错,他原本想自己种来着。
    司旭在崔家寨买了几百亩荒山,因为价贱,当初家里出事时便没往外卖,到现在一直荒着。
    司南想着锯些椴木搬到山上,埋上菌种,请人看顾着,一年收上几茬,若卖得好,几年就能挣出一间铺子。
    唐玄想的是另一件事。
    无忧洞被剿,除了作恶多端的贼人外还查出数万名无家可归的流民,老的老,小的小,不能服役,也不能入伍,这些人如何安置,实在让官家头疼。
    若能找个地方种上几百亩木耳,只需每日浇水、采摘、晾晒,老人和孩童都能做。
    唐玄第一反应是把这个方子献给官家。然而,看到上面软叭叭的字迹,又舍不得了。
    这是少年亲手写的,是给他的贺礼,理应自己留着。
    于是,爱惜地折起来,收到了怀里。
    司南仰着脸,笑眯眯,“王爷大人,能不能打个商量”
    唐玄挑眉,每次这样乱叫,就是有事相求。
    “说吧。”
    “等你种出来木耳,能不能优先卖给我”
    唐玄说“那得看你表现。”
    “我一定好好表现我现在就好好表现”司南笑嘻嘻地扑过去,捏肩,捶背,可殷勤了。
    唐玄恍了下神儿,刚才那张小脸突然凑近,他以为又要亲上了。
    后厨,亲从官们苦哈哈地洗着碗。
    “疆子,你咋反应那么快要不是你,我还真不知道老大是要让咱们洗碗。”
    钟疆笑笑,“见多了,就反应快了。方才老大那模样,跟我哥一模一样。”
    “咱哥也这么厉害”
    “不能跟老大比。就是那段时间我嫂子有了身孕,他心疼,就对我们严厉些。”
    钟疆感叹“你们是没见过,那口气,和老大护着南哥儿时一模一样。”
    所有人
    和若水书院约定的日子到了
    要开始送餐了
    若水书院整整三百名学子,不仅有四五岁的孩童,也有二十余岁的青年,倘若一份份分好送过去,不仅不好打包,还没办法确定饭量。
    司南想了个主意,像郡王府那样,把菜和饭用木桶装着,直接运过去,到了那边再分。
    书院里有现成的碗筷,学子们吃完后有专门的杂役收拾清洗,这样大大减少了司南的工作量。
    他一早就给崔家寨送了信,崔木头加班加点地做出来十余个大木桶,并整整十辆“外卖车”。
    司南设计的外卖车和现代的自行车差不多,依旧没有链条,只在前轮安了一对脚蹬子,由前轮带着后轮走,虽然费劲些,怎么也比跑着方便。
    更何况,村里的年轻小伙有的是力气,拉风的脚踏车一骑,一个个美得简直要飞到天上去。
    一路上,十来个年轻力壮的少年一阵风似的往前蹿,崔实骑着老旧的三轮车吭哧吭哧地跟在后面,嘴上气恼,心下却暗自欣慰。
    从前司家寨是汴京以南最穷的村子,再加上祖上是山匪出身,名声一直不大好,稍微标致些的小娘子都不愿意往他们村嫁。
    这些天,司家寨又是三轮车,又是脚踏车,当真出了好大的风头。
    如今,又有这么多年轻人到汴京城“送外卖”,旁边几个村子羡慕得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
    村民们不知道“送外卖”是干啥的,反正就觉得高大上。短短几天,已经有三个媒婆到崔家寨来说媒了。
    崔实知道,这一切都是司南带给他们的。自知没什么可报答的,只能多出力气、尽全力帮他。
    到了玉堂巷,司南都准备好了。
    三桶煎饺,不是随意堆放的,而是一层层用竹篾隔开,每层放上百余只,总共下来正好是一千只,九百只给学子们吃,另外一百只送给书院的先生。
    除了煎饺,还有金黄的韭菜盒子,掺着鸡蛋和木耳,还有咸香的小虾皮。
    最近唐玄极爱这一口,司南下意识就做了。给书院送去六百张,剩下一碟温到锅里,唐玄下了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在大宋卖火锅[种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孟冬十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孟冬十五并收藏我在大宋卖火锅[种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