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南带着二郎和妞妞吃了个肚儿圆,直到天色擦黑了才往回走。
    回去的时候俩小孩手里也没空着,一人举着两根大肉串,说是拿给刘氏吃。
    焦香的气味从巷口蹿到巷尾,伴着孩子们炫耀的小嫩脸。
    这下,整条巷子都知道了,司南带着二郎和妞妞去龙津桥吃美食了
    于七宝馋得直流口水,腆着脸跟着二郎走了半条巷子,二郎不仅没请他吃,还拿腔拿调地气他。
    于七宝气哭了,回到家往院子里一躺就开始撒泼打滚,“我也要去龙津桥我也要吃烤肉串”
    他娘就是先前到司家门口吵架的于家娘子。
    于娘子并不姓于,而是姓胡,当年逃难来到开封府,险些饿死,还是司南的母亲月玲珑出手帮了一把才活下来,之后又由司氏夫妻做媒嫁给了于三儿。
    成亲后,胡氏接连生了六个女儿,养活了三个,直到第七胎才生下于七宝,向来当成心肝肉疼。
    此时瞧见于七宝哭闹,胡氏连忙放下手头的活计,“刚刚不是好好的,怎的又耍了起来三丫儿惹着你了”
    于七宝不说话,只蹬着腿钻在他娘怀里干嚎。
    胡氏问也不问,转头就拿三个女儿出气。
    大娘、二娘早就习惯了,只躲在屋里默默做活儿。
    三娘是个爆脾气,推开窗子不服气地辩解“我们安安生生在屋里做绣活,他从外面跑回来哭,关我们何事”
    胡氏眉毛一竖,尖声骂道“说你两句怎的了你弟在这哭得不行,不说跟着哄,还犟上嘴了盛不下你了是不个赔钱货,早点儿嫁出去早清”
    她骂完还不算,于七宝又跑过去,劈手夺下于三娘头上的绢花,扔在脚下狠狠踩。
    三娘尖叫“你干什么那是爹刚给我买的”
    三个女儿在家里向来没地位,尽管日日做绣活贴补家用,吃的用的加起来都比不上半个于七宝。
    前两日于三儿不知道捣腾什么,赚了点儿小钱,破天荒给女儿们一人买了朵绢花。
    大娘、二娘舍不得戴,悄悄收到嫁妆箱子里。三娘虽戴了,却十分珍惜,一整日脑袋都舍不得低一下,生怕掉了。
    没承想,竟被于七宝三脚两脚踩烂了
    于七宝丝毫没有愧疚之心,反而扬着下巴幸灾乐祸地瞧着他亲姐姐。
    三娘气疯了,想也没想,伸手就把于七宝推了个屁股墩。
    这下彻底捅了马蜂窝。
    七宝扯着嗓子干嚎,胡氏尖声叫骂,大娘、二娘出来劝慰,反倒被于七宝张牙舞爪地挠了几把。
    三娘自然没能幸免,被胡氏扯着胳膊狠狠地拧了几下。好在她性子活络,不会傻傻挨打,逮着机会就跑了出去。
    出门撞上刘氏和妞妞,于三娘噙着泪低低地唤了声“婶子”便扎着脑袋跑了。
    快得刘氏都没来得及安慰。
    刘氏叹了口气。
    于三娘聪明又好强,就连司南他娘都夸过她能干,偏偏生在这样的人家唉
    妞妞紧紧揪着刘氏的衣角,吓得大气都不敢出。
    胡氏还在叫骂,这次对象换成了司南。
    “败家玩意儿前脚从当铺出来,后脚就大吃大喝,也不怕你爹你爷从坟头里跳出来打死你”
    “你败就完了,偏生引得我儿这般哭嚎天杀的臭小子”
    总之没什么好话。
    刘氏原本都要走了,冷不丁听了一耳朵,气得脸色铁青。若非她性子软,非要找胡氏骂一架不可。
    胡氏骂完还不算,转头就去左邻右舍转了一遭,添油加醋地把司南的“败家”举动好一通编排。
    邻居们不明就里,真以为司南不干好事,无不摇头叹气。
    其实司南就在自家院子里,正摊着笔墨画图纸。他家跟于家就隔着一排矮房子,自然听到了胡氏的话。
    正想着要不要过去“打个招呼”,刘氏就牵着妞妞进来了,臂弯还挎着一篮子红枣。
    “这是妞妞她爹托人从河间捎回来的,个头不大,煮个粥、熬个汤的倒也便宜”
    刘氏是个心善的,从前司家发达时两家并没有什么交情,自打司家出了事,她反倒时不时就串个门、送些吃食。
    司南大大方方地接了,想着之后开起小吃摊,少不了给妞妞送上一份,算是还了人情。
    大人们说话的时候,妞妞和二郎也凑到一处说小话。
    “二郎哥哥可别像于叔那样,取个胡婶子那般凶悍的娘子。”
    二郎点头应下。
    “我我长大了也不会像她那般。”小娘子羞涩地说。
    二郎想了想,说“没关系,你可以凶些,凶些才不会让人欺负。”
    “二郎哥哥真好。”
    “妞妞也好。”
    “二郎哥哥最好了,妞妞长大后要嫁给二郎哥哥”
    “那我要做大将军,给你赚个大房子。”
    司南
    刘氏尴尬地清了清嗓子,“妞妞,回家了。”
    “好。”妞妞蹦蹦跳跳地跑回刘氏身边。
    临出门,刘氏又回过头,犹豫片刻,还是忍不住说“司叔司婶走了,你就是家里的顶梁柱,逢年过节、一日三餐都是花销,还是省着些为好。”
    顿了一下又补充“若真有急难,也不必怕,左右有你飞叔。”
    她口中的“飞叔”指的是她男人,蒋飞。
    蒋飞曾在狄青麾下服兵役,在西边立了功,提拔成军官,如今驻守河间府。
    因着这份差事,他家在巷子里算是最殷实的。
    司南领了这份情,笑着做了个揖“婶子说的是,小子记下了。”
    这态度倒叫刘氏一愣。
    原本已经做好了被嫌弃的准备,没承想司南会是这样的反应从前,他是那样一个不好相与的人。
    这样的司南,倒叫刘氏高看一眼。
    司南送她出门,正瞧见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在大宋卖火锅[种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孟冬十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孟冬十五并收藏我在大宋卖火锅[种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