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得一,一二得二”
    学堂中,三十多个小孩,正在背着乘法口诀。
    这些小孩小的六岁,大的十岁,全在一个班级中。
    虽然全城只要符合这个年龄的小孩,都可以免费来上学,但是很多家庭,还是没有让自己的小孩来学堂。
    即使上谷郡比其他地方要繁华,但是普通百姓家中,这些小孩每天也是要帮忙做一点轻松的事情。
    能来的小孩,家庭情况都算是比较好的。
    不仅是课堂上的小孩在学,被赵徽请来的几个老师也都在学。
    虽然在大汉在算学上,已经有九九歌谣,但是却比不上乘法口诀来的精简易学。
    很多人大字不识几个,而连算数也只能掰着手指一个一个数。
    乘法口诀,加上简单的阿拉伯数字,就算是七八岁的小孩,也能很容易学会。
    “太守大人真的是太厉害了。”没上课的几个老师,坐在院子里闲聊。
    “是啊,学会这些,做个账房先生绝对没有问题。”
    他们手里也拿着书本,内容要比小孩正在学的要深奥一些。
    不仅这是这些老师在学,太守府中的徐庶石韬,此刻也是抱着一本数学书在看。
    他们手中的又比学堂老师的要更加深奥一点,已经出现了几何,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内容。
    在洛阳的时候,两人就被赵徽的独到的见解所折服。
    在大汉人的传统映像中,算学很难。
    可是赵徽现在出的这几本书,将学习算数的难度,下降了好几个层次,变得简单容易理解。
    那些通过鸡鸭、鸡蛋数量出的题目,也是让人映像深刻。做过一遍,就能轻松记住。
    虽然赵徽没读过几年书,但是小学中学,学的许多知识,还是能记住一部分。
    他也不需要全部照搬出来,只需要将自己的记得的,刊印成书就好。
    不过初中化学,初中物理,赵徽现在还没有整理出来,只是先将数学给归纳了一下。
    记忆比较模糊,赵徽也需要时间慢慢来。
    新一期的幽州民报,继续刊登了上谷郡招兵的消息。
    同时也刊登了上谷郡学堂的信息,让家中有符合年龄的小孩,都把小孩送过来。
    通过报纸的宣传,城内又有一部分家长,将小孩送到学堂。
    每天的课程都很少,最多不过半天的时间。
    教育兴国
    赵徽不奢望,这些小孩能出什么安邦定国的大才。
    只要他们能在这里学上几年,他们至少就会有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可能会成为官府中的小吏,也能成为账房先生,就算还是回去做农民,他们也不会轻易被别人欺骗。
    东西卖便宜了,钱收少了还不知道。
    大汉百姓勤劳。
    可是很多人,除了日出而作之外,平时根本不知道该做什么,自己能做什么。
    雨天就只能在家里打打孩子,再去隔壁串个门聊聊天。
    虽然报纸上也刊登了学堂的信息,但是被送到学堂的学生数量,还是没有达到赵徽的要求。
    整个城池,常住人口一共有三十多万,半年前统计的人口中,符合这个年龄要求的小孩,有一万多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三国之黄巾神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山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山舞并收藏三国之黄巾神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