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样的想法,以及最后实现愿望这样的贪念,支撑着主角一次又一次的尝试。
    当主角死了无数次之后,终于认为自己掌握了这条道路上,所有人的一举一动。
    于是,信心满满再次出发。
    “小孩的弓兵。”
    主角微微低头,躲过了弓箭。
    “夫妻争吵有榔头。”
    主角后撤半步,榔头砸在脚前。
    “有小孩玩耍,撞到我,引起父母过来。”
    主角避开了奔跑的小孩。
    “前面有坏人,在主城施展技能。”
    主角停下,等最开始的攻击过后,自己就可以安然无恙的走过去。
    “我去”
    一枚火球冲向主角。
    死掉。
    主角再次失败,再次出现在屋子里。
    “恶魔,你是故意的,对吧”
    恶魔“并没有。”
    房间里画面展现,回顾事情经过。
    原来,因为主角出门,一边走一边说,让空气产生不一样的振动。而那坏人,一直在犹豫,第一发火球究竟是攻击群众还是攻击店铺。因为他们的目标是制造混乱,并非抢劫之类的。
    而不同的空气振动,让那坏人做了不一样的决定。
    “这样也可以”
    主角再次尝试,再次失败。
    而失败的原因,是因为之前主角出门都是迈右脚,这次迈左脚,导致的境况不同。
    “这是什么鬼游戏”
    再次失败,理由则是主角的呼吸深浅跟之前不一样,导致事情的发生有些不一样。
    再次失败,因为主角这一次多了转身,导致别人做出不一样的决定。
    再次失败,不断失败。
    主角失去了斗志。
    同时也明白,这是一场永远都不可能胜利的游戏。
    自己永远都不知道,自己的言行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甚至,自己的思维情绪也会影响别人,就像一个悲伤的人走过来,和一个开心的人走过来,虽然两人都没有说任何一句话,但给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自己想要通过知晓事情的发展,来做出判断从而决定如何应对,这种方式行不通。
    根本就不可能全知,自己永远都只能知道一部分。
    而剩下的未知的那一部分,自己永远无法明白这未知的部分会如何影响事情。
    自己可以不断重来,不断重新开始,却依旧无法预料会发生什么。那生活中呢用自己的已知去判断未知,岂不是荒谬
    发生超出自己预料的事情,简直太正常不过。
    这种行为模式就有问题,不断去努力知晓更多,认为知晓更多就可以更好指导自己的行为,就可以更好的做出判断。比如,我对马车了解更多,我就可以选择一辆更好的马车。
    但是,主角的经历很明显在否定这种说法。
    永远都有未知,永远都不知道未知会如何影响事情的运作。
    一辆更好的马车,却导致你的残疾,这有什么不可以发生呢
    那么,再让你重新选择一次,你会按照脑子里的知识去选择那辆更好的马车么
    马车要选好的,衣服要选好的,食物要吃好的,你怎么知道就是真的好呢
    恶魔想要让这好事变成坏事,难道不是轻而易举吗甚至,还附带合理的解释让你心服口服。
    最后,主角放弃自己的脑子,放弃思考,停止相信脑子里的判断。
    进入一种新的境界,顺流。
    袁长文合上书,兴奋道“长馨,你看亚哈用了顺流这个词汇,跟老爸的说法完全一样”

章节目录

阳台上的后花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小生慕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生慕容并收藏阳台上的后花园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