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下,不只是秦枫世家的人,稷下学宫群儒都惊呆了。
    “这是什么意思”
    “秦枫在圣殿护持大阵里能看到外面的情况这怎么可能”
    “巧合,一定是巧合”
    很多坚定支持方运的儒生皆道“这圣殿护持大阵里各个世界重叠,出点巧合再正常不过了”
    “就是就是,何必长别人志气别自己威风”
    可很多儒生都没有发现,原本在秦枫进入圣殿护持大阵之前,以及才进圣殿护持大阵时,叫嚣得最厉害的方运,此时竟是像哑巴了一样,一言不发。
    此时此刻,位于稷下学宫的核心的位置。
    一方平台为中心,四周皆是石质蒲团,层层叠叠,如天圆地方铺陈开来。
    这里是当年稷下学宫创始时,诸子百家席地而坐,坐而论道的地方。
    即便岁月轮转,儒道筚路蓝缕到儒君秦晓枫之时大兴,又到武帝屠儒后大衰,此地的蒲团和石台,一直都保存在这里。
    绝不仅仅是因为,这里是稷下学宫的起源地,更因为是
    此时端坐在石台最中央,身穿皂白儒服的少年缓缓睁开眼睛。
    “怎么可能,他就算是天赐状元,也不可能完全不受诸圣殿堂的攻击”
    “圣殿护持大阵里的诸圣殿堂和真正的殿堂完全不同,乃是被儒君移植到稷下学宫进行防护的手段任何闯入者都会遭到攻击他怎么可能”
    “秦枫,你进了圣殿护持大阵,我怎么可能让你全身而退”
    方运咬紧牙关,眼神挣扎之后,终于从怀里取出了一本书和一把红褐色不知用什么木材制成的戒尺,恭恭敬敬地放在了自己的面前。
    只见书封之上,端端正正的古体字,正是“春秋”两字。
    孔圣的天选圣路,这是他的证道之书。
    旁边的尺子,正是当年孔圣创办私学时,据说是用来教训昏碌学子的戒尺。
    传说当年孔圣有三千弟子,得到孔圣承认,认可的“受业身通者”就有七十七人。
    这七十七人大多成为了后来的儒道巨擘,甚至是儒君泰斗。
    但不出意外,这些人皆被戒子尺教训过。
    这柄戒尺代表了儒家的至高权威,也代表了最强的权柄。
    方运由坐转跪,双膝向后一步,朝着戒子尺和春秋书深深一拜,沉声吟道。
    “弟子方运为稷下学宫第七十一代传人,持春秋书,戒子尺,教化天下,以兴儒道。”
    “今日,贼子擅闯我儒家圣殿,欲行道统灭绝之事”
    “恳请诸圣显化,制服奸恶之徒,还天地以朗朗乾坤”
    话音落下,春秋书上顿时光华闪耀,如史之厚重,又如道之清灵
    原本空无一人的石质蒲团之上,蓦地一道又一道儒服缓带的圣影渐次出现,越来越多。
    先是孔圣七十七弟子,又是古往今来的百家大贤,竟是无一例外地出现在了石台蒲团之上。
    须臾之间,已尽数站满。
    旋即,所有儒圣虚影一齐抬起头来。
    汤汤浩然紫气,冲天而起,沛然狂鸣

章节目录

儒武争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情殇孤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情殇孤月并收藏儒武争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