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忙起身,深深拱手道“臣何德何能,竟受陛下如山之恩”语声哽咽,眼眶中也是微微发红。
    “先生是我之师,何以言恩,实在是理所应当。”朱由校此言倒是不虚,有明一代,“帝师”的际遇大多非凡,入阁者数不胜数。
    “陛下,臣无以为报,唯有为国举贤,以报圣上恩德”老先生胸口起伏,面色涨红,直视皇帝,殷切道“如今边镇吃紧”
    “还请先生赐教。”
    “兵部主事袁崇焕,素知兵,勇于任事,或是可用,不必拘泥于品秩”
    呵,老先生还还真是“唯才是举”,竟想不到“袁都督”依然还是来到了京城,六品的主事,居然会被在自己面前郑重提起,而且已经是第二次了;只是不知是受人之托,还是真心赞赏
    其人是非功过争议颇大,但就朱由校而言,与老先生一般,兵事韬略是靠与老兵交谈而得,他是不信的,如自己一般“生而知之”的人应该极少,何况自己对于好些事还是一知半解
    而先是不管不顾丢下职司,赴辽东查勘边事,后又擅作主张,胆大包天,斩杀边镇大将身为“知情人”的上位者,朱由校实在无法接受。
    再者“宁为盛世犬,不为乱世人”的形容虽是偏激,却是有一定的道理,秩序是一个庞大帝国运行的重要根基,在官场中,任意随性地提拔或是贬谪官员,必定是混乱的开始,或是末世的征兆。
    “先生所言甚是,改日或可召来一见。”不管心中作何想,朱由校面上不变,依旧温声道。
    “谢陛下。”孙承宗又是一礼,颇有些心满意足之意。
    待少詹事出门而去,朱由校面上的笑意才渐渐淡去,俄而,幽幽吩咐道“王公公,首辅的奏本朕已经批了,午后送去内阁罢。”
    “是,陛下。”一直在旁无声侍立的王体乾心中一凛,赶忙回道;这一封是首辅的第二本辞表,皇帝更快地驳回了,前脚还在和东林君臣情深,转身就亮出了刀子微微摇了摇头,他已经不敢深想,面上更是丝毫不显。
    “太医院的人呢”天子声音又响起。
    “回陛下,晌午便已经去太常寺卿府上了,”王体乾头垂得更低,似乎怕皇帝不放心,又补充道“带着药去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心中一紧,知道暴风将至。
    没有理会身旁大太监的想法,良久,朱由校方才轻轻舒了一口气,目光依旧望着孙承宗离去的方向,君子欺之以方,何况对其也是有益无害
    南书房窗外,不远处便是皇极殿,京中最高的所在;晌午的阳光炽烈,却是不正,在西面布下幽深的暗影,那也是帝国中心,至高象征的一部分。
    承宗为帝师,上待之甚厚;元年六月,理詹事府。
    明史列传

章节目录

天启驾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汉瓦秦砖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汉瓦秦砖并收藏天启驾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