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了。
过了一个时辰,外面春莺过来,说是大太太那里来人了。
一下念瑶就到门里头躲着,外头的春莺也躲起来了。
沈澜自己站起来到庭院里头跪下来。
来的人是大太太身边的丫头,“大太太说了,大姑娘可知道错了”
“长辈降罚,自然受领。”沈澜道。
人虽然是跪在地上,嘴里也是说着知错,可是背脊挺的笔直,阳光落下来,映在地上的影子也是一丝不苟。
这话让丫头愣住,一时间也分不清这话到底是知错还是不知错。
“大太太说,如果知错,那么以后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大姑娘心里该有数,对待长辈也该恭敬。”丫头只是出来传话的,可是在佛堂内的念瑶都能从丫头的话里听出当时许大太太说这话时候的得意。
“知道了。”
回答干净利落,不带半点拖泥带水。
等丫头离开了,念瑶出来,“你看,你说你不计较。”
这话里多少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思。
沈澜听后,丝毫没有放在心上,看向春莺,“你们回去吧。”
一腔好心跑过来,虽然也带着那么点儿见不得人的心思,不过念瑶自认自己也算是一片好心,现在他这话倒是显得她多管闲事一般。
念瑶很久没有受过这个委屈了,她腮帮子一鼓,掉头回了自己的院子里。
她被伺候着沐浴,然后又换了一套衣服。
夏天天黑的晚,戌时过了好会,天才慢慢的黑了下来。天黑下来之后,外面倒是凉快了一些,显得屋子里头热了。
念瑶领着丹桂几个丫头到外面的树下坐着。
她身上就穿着一件纱衣,内里套着一件薄薄贴身衣衫。
念瑶坐在竹椅子上,叫小丫头送一碗冰镇过的果碗子去长姐那里。。
丹桂就坐在念瑶下面,手里拿着扇子一下一下的给她扇风,听到念瑶吩咐丫头去送东西,“二姑娘还是和大姑娘好。”
说着丹桂满是感叹,“大姑娘平素里和其他姑娘都只是点头的交情,对姑娘倒是不同。”
丹桂知道,这位大姑娘在家里是出了名的冷情,平常姑娘,不管是不是一个娘生的,只要有一个爹,那都是姐妹。不管如何都要来往。
可是这位大姑娘却是不管这些的,和其他姑娘几乎毫无任何交情,私下里没什么往来。最多在大太太那里见到了,点个头,就算是打过招呼了。
也就和自家姑娘交情匪浅,在大太太跟前见着姑娘受委屈了,还会挺身而出,甚至为此受罚。
“就算是三姑娘也没这个本事。听说上回三姑娘故意去找大姑娘,结果被大姑娘的丫头给挡在门外了,进都进不去。在门口发了一通脾气呢。”
三姑娘是许大太太亲生的,因为亲娘是主母,在家里吆三喝四的,结果在大姑娘面前一个跟头摔的实实在在的。
大姑娘是原配所出,极受老爷的重视,瞧着竟然比儿子都还要看重许多。大姑娘不搭理人,别的姑娘也不能怎么样,就算是三姑娘最多也只是去善春院里哭诉,哭诉完之后也没下文了。
这样一个人,竟然对自家姑娘能伸出援手,丹桂总觉得自家姑娘有本事。
“大姑娘性子冷,对我们姑娘倒是关心。”春莺送来了雪花酪,听到丹桂这话,不由得道。
“那是一定的了,毕竟咱们姑娘和大姑娘是过命的交情。三姑娘就算是拍马也追不上。”丹桂说起此事忍不住笑了,“要不是咱们姑娘当年筹划,恐怕大姑娘现在人都不知道在不在。”
那位也被当家主母不喜欢,许长卿在家的时候,不敢怎么样。但是在外做官,不管怎么样,都有在外面办差的时候,几个月不在家都不奇怪。就是在家主不在的时候,那位大姑娘生了病,开始的时候是小病,谁也没放在心上。
结果日子一长也没见好,渐渐的就重了。报到许大太太那里,也只是一句小孩子的毛病用土法子治就好,喝药看大夫太伤身。而后就被许大太太下令断了饮食,每天只准喝一碗稀粥,其余的都不能入口。
这是一般富贵人家里用来对付孩子生病的法子,不喝药,只是不给东西吃,说是排毒,等毒排得差不多了,人也就好了。
念瑶那时候见着不对劲,叫身边的丫头们去打听。丫头们一家都在这里,自然也有自己的门路,过了几天,打听的整整齐齐。
念瑶知道之后,叫人去请原配夫人的娘家人来。就说外甥女病得快死了,过来见最后一眼。
结果当然是吵得鸡飞狗跳的,但是也把家里的大夫给叫过去看病了。
她那时候偷溜进去,趴在这位长姐的床边,细声细语的说,“姐姐,是我救的你。”
粉雕玉琢长相精致的叫人心喜的女孩睁开眼,无比虚弱的看她。
从此之后,这位对她客气冷淡的长姐,倒也允许她靠近了。
念瑶吃完了手里的消暑的冰碗子,靠在竹椅子上。
吃了一碗冰,这个时候浑身上下都舒畅的厉害,她舒舒服服的躺在竹椅子上。天黑之后,外面就凉爽下来。
她闭上眼,惬意的享受这份凉爽。
听着春莺和丹桂两个小丫头在那里吱吱喳喳说话,她格外一番得意。
她自小不受嫡母待见,早就懂得了水深火热的道理,和父亲是说不清楚这里头的道道的。在这家里,拉个有后盾的盟友,远远强过自己单打独斗。而那位长姐最适合不过。
长姐对她,的确是要比其他同父异母的妹妹们要好。
但她总觉得不够。
不够,还不够。
她觉得自己和长姐之间还是不够亲密。
还是得再亲密一点才行。
过了一个时辰,外面春莺过来,说是大太太那里来人了。
一下念瑶就到门里头躲着,外头的春莺也躲起来了。
沈澜自己站起来到庭院里头跪下来。
来的人是大太太身边的丫头,“大太太说了,大姑娘可知道错了”
“长辈降罚,自然受领。”沈澜道。
人虽然是跪在地上,嘴里也是说着知错,可是背脊挺的笔直,阳光落下来,映在地上的影子也是一丝不苟。
这话让丫头愣住,一时间也分不清这话到底是知错还是不知错。
“大太太说,如果知错,那么以后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大姑娘心里该有数,对待长辈也该恭敬。”丫头只是出来传话的,可是在佛堂内的念瑶都能从丫头的话里听出当时许大太太说这话时候的得意。
“知道了。”
回答干净利落,不带半点拖泥带水。
等丫头离开了,念瑶出来,“你看,你说你不计较。”
这话里多少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思。
沈澜听后,丝毫没有放在心上,看向春莺,“你们回去吧。”
一腔好心跑过来,虽然也带着那么点儿见不得人的心思,不过念瑶自认自己也算是一片好心,现在他这话倒是显得她多管闲事一般。
念瑶很久没有受过这个委屈了,她腮帮子一鼓,掉头回了自己的院子里。
她被伺候着沐浴,然后又换了一套衣服。
夏天天黑的晚,戌时过了好会,天才慢慢的黑了下来。天黑下来之后,外面倒是凉快了一些,显得屋子里头热了。
念瑶领着丹桂几个丫头到外面的树下坐着。
她身上就穿着一件纱衣,内里套着一件薄薄贴身衣衫。
念瑶坐在竹椅子上,叫小丫头送一碗冰镇过的果碗子去长姐那里。。
丹桂就坐在念瑶下面,手里拿着扇子一下一下的给她扇风,听到念瑶吩咐丫头去送东西,“二姑娘还是和大姑娘好。”
说着丹桂满是感叹,“大姑娘平素里和其他姑娘都只是点头的交情,对姑娘倒是不同。”
丹桂知道,这位大姑娘在家里是出了名的冷情,平常姑娘,不管是不是一个娘生的,只要有一个爹,那都是姐妹。不管如何都要来往。
可是这位大姑娘却是不管这些的,和其他姑娘几乎毫无任何交情,私下里没什么往来。最多在大太太那里见到了,点个头,就算是打过招呼了。
也就和自家姑娘交情匪浅,在大太太跟前见着姑娘受委屈了,还会挺身而出,甚至为此受罚。
“就算是三姑娘也没这个本事。听说上回三姑娘故意去找大姑娘,结果被大姑娘的丫头给挡在门外了,进都进不去。在门口发了一通脾气呢。”
三姑娘是许大太太亲生的,因为亲娘是主母,在家里吆三喝四的,结果在大姑娘面前一个跟头摔的实实在在的。
大姑娘是原配所出,极受老爷的重视,瞧着竟然比儿子都还要看重许多。大姑娘不搭理人,别的姑娘也不能怎么样,就算是三姑娘最多也只是去善春院里哭诉,哭诉完之后也没下文了。
这样一个人,竟然对自家姑娘能伸出援手,丹桂总觉得自家姑娘有本事。
“大姑娘性子冷,对我们姑娘倒是关心。”春莺送来了雪花酪,听到丹桂这话,不由得道。
“那是一定的了,毕竟咱们姑娘和大姑娘是过命的交情。三姑娘就算是拍马也追不上。”丹桂说起此事忍不住笑了,“要不是咱们姑娘当年筹划,恐怕大姑娘现在人都不知道在不在。”
那位也被当家主母不喜欢,许长卿在家的时候,不敢怎么样。但是在外做官,不管怎么样,都有在外面办差的时候,几个月不在家都不奇怪。就是在家主不在的时候,那位大姑娘生了病,开始的时候是小病,谁也没放在心上。
结果日子一长也没见好,渐渐的就重了。报到许大太太那里,也只是一句小孩子的毛病用土法子治就好,喝药看大夫太伤身。而后就被许大太太下令断了饮食,每天只准喝一碗稀粥,其余的都不能入口。
这是一般富贵人家里用来对付孩子生病的法子,不喝药,只是不给东西吃,说是排毒,等毒排得差不多了,人也就好了。
念瑶那时候见着不对劲,叫身边的丫头们去打听。丫头们一家都在这里,自然也有自己的门路,过了几天,打听的整整齐齐。
念瑶知道之后,叫人去请原配夫人的娘家人来。就说外甥女病得快死了,过来见最后一眼。
结果当然是吵得鸡飞狗跳的,但是也把家里的大夫给叫过去看病了。
她那时候偷溜进去,趴在这位长姐的床边,细声细语的说,“姐姐,是我救的你。”
粉雕玉琢长相精致的叫人心喜的女孩睁开眼,无比虚弱的看她。
从此之后,这位对她客气冷淡的长姐,倒也允许她靠近了。
念瑶吃完了手里的消暑的冰碗子,靠在竹椅子上。
吃了一碗冰,这个时候浑身上下都舒畅的厉害,她舒舒服服的躺在竹椅子上。天黑之后,外面就凉爽下来。
她闭上眼,惬意的享受这份凉爽。
听着春莺和丹桂两个小丫头在那里吱吱喳喳说话,她格外一番得意。
她自小不受嫡母待见,早就懂得了水深火热的道理,和父亲是说不清楚这里头的道道的。在这家里,拉个有后盾的盟友,远远强过自己单打独斗。而那位长姐最适合不过。
长姐对她,的确是要比其他同父异母的妹妹们要好。
但她总觉得不够。
不够,还不够。
她觉得自己和长姐之间还是不够亲密。
还是得再亲密一点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