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复是一百多年前的古人了,如果是他的临终亲笔,那么这两张纸多少都能算是古董了。
    张扬听顾玉堂叮嘱,干脆都不敢把那两张纸拿起来,转了个方位,看第一张纸上所写的内容,由于没有标点符号,得自己断句,又是繁体,所以看得十分仔细认真。
    字是行楷,顾玉堂说这是林复临终亲笔,但单从字迹来看,很难想象是将死之人写出来的,端秀洒逸,极有风骨神韵
    子曰生而知之者为上,韩昌黎曰人非生而知之者,夫生而知之者非人耶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泯然众人矣。
    岂非生而知之者父不使学,无源而竭矣。
    第一页只有这些内容,张扬反复看了三遍,再读伤仲永的原文时,心里就充满了「这特么不就是个穿越者库存用完的悲伤故事么」的感慨
    他小心翼翼地将第一张纸放到一旁,再看第二张,不禁一愕。
    这一张的内容上,依旧繁体行楷,竟有标点符号,但却并不是现代通用的标点,而是「」,「▍」,「○」,「」,「」,「」,「、」之类,有的陌生,有的熟悉。
    张扬根据语境,自动转换为了自己习惯的现代标点符号
    丰盛三年,元夕酒醒,不知此身此境,真耶幻耶梦耶忽忽五十有七年矣
    终于要死了,老子能讲实话了吧
    君权民授,还权于民才是正途,人家都工业革命啦,你们这群煞笔还在争权,尤其是你,张元,还想中兴等着被刻在耻辱柱上吧傻
    我特么就是个生而知之者爱信不信
    围棋座子会废掉,被压迫的人们会站起来,虽然仍有人会踩在你们头上,但至少不敢像以前那样堂而皇之拉屎拉尿,月亮上没有嫦娥没有桂树,只有坑坑洼洼。「举杯邀明月」「举头望明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写的真好,可惜可惜
    十二金钗除了林黛玉薛宝钗还有谁来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什么浪
    泱泱华夏,哪怕时空变换,仍能孕育出同样灿若星河的文明瑰宝,但偶有沧海遗珠,总是憾事,希望还有后来者。
    我就是个下棋的啊除了风声雨声读书声、各领风骚数百年,就只记得朕与将军解战袍,芙蓉帐暖度,飞流直下三千尺,菊残犹有傲霜枝,轻拢慢捻抹复挑,从此君王不早朝了。
    林元抚绝笔。
    张扬看罢,抬头看一眼顾玉堂,老人目光清澈,苍老的脸庞上露出一丝和蔼的笑容,并未说话。
    张扬复又把这一张纸上内容看了两遍,,却在脑海中问洛神“你不是说不可能有第二个宿慧者吗”
    洛神道“他都死了一百多年了。”
    张扬道“可他留了信啊,这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我该怎么解释”
    洛神淡淡地提醒道“你怎么知道他只留下两张信”
    张扬心中一凛,“你的意思是说,让我跟顾玉堂说实话”
    洛神略一沉吟,“你自己来决定吧。”
    张扬有点郁闷,“那你有什么用”
    “这不是写歌、听写、练字的时候了”
    张扬不跟她一般见识,抬起头来,见顾玉堂正凝望着他,那双不像这个年纪老人的眼睛里,似乎隐隐有些他多年积淀都掩不住的激动与期许。
    张扬笑了笑道“您想知道什么”
    顾玉堂微微沉思,才道“丰盛三年,林元抚十六岁你认为这信上说的,可信吗”
    张扬想了想,小心地问“这信真是林元抚写的吗”
    顾玉堂笑道“依依家中有林元抚的字画,你回头可以去看一看。”
    张扬点了点头,笑道“围棋座子,还权于民,工业歌名,还有登月,这些都已经变成事实了,所以应该是可信的吧。”
    顾玉堂道“可是生而知之,谁也没有见过啊。”
    张扬笑道“方仲永,不就是先例吗”
    顾玉堂叹息一声,“谁也不能证明啊。”
    张扬迟疑了一会儿,朝老人笑道“我相信是真的。”
    顾玉堂名声极佳,可谓德高望重,又有林沧海父女的这层关系在,但张扬仍不敢轻易授人以柄,所以回答的模棱两可。
    不过对于顾玉堂来讲,这个答案已经足够了。
    老人嘴唇哆嗦两下,没能说出话来,盯着他看了好一会儿,这才缓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从同桌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雨雪紫冰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雨雪紫冰辰并收藏从同桌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