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郊外,碧翠山
望着山下的“碧晴湖”,月华的思绪回到了六岁刚来东京的时候。
“娘亲,孩儿不想在这里,孩儿想回秦州,想跟爹爹一起”小月华委屈地摇着母亲的手,哀求道。
“你能告诉娘,为什么不喜欢东京这里可比秦州热闹多了。”母亲蹲下身,牵着她的手道。
“在这里总穿着这些衣裳,每天都要规行矩步,好无趣,孩儿想回秦州骑马,那里有我的好朋友,还有爹爹”小月华想起父亲,忍不住哭了起来。
提起父亲,母亲也不禁红了眼圈,无比依恋地叹了口气,温柔笑道“你大娘和哥哥们何尝不想念你大爹,可我们这些军将家人,是注定得留在京城,接受圣上恩泽,咱们能在秦州与你爹一起这么多年,已是上天眷恋了。”
“可是,大娘好像不喜欢我,我在秦州已经学过规矩,她还说我不好”小月华扁着小嘴,眼泪快要落下。
“大娘怕你出去被人看轻,才对你严厉,心里不知道多疼你,为娘小时候,家里的先生比大娘还凶,稍有不对,便被打手板儿,哟可疼了”母亲揉了揉双手,佯装心有余悸道。
“天天闷在府里,我觉得好无聊”小月华眼珠子转了转道。
“其实,为娘也觉得无聊,咱们找个时候去郊游,骑马、放风筝、玩水,可回到府里,你就得认真学规矩做学问,咱们玩得开,也坐得住”母亲挑了挑秀眉道。
“娘亲可不许骗我”小月华立刻高兴起来,之前的不悦烟消云散。
“可是,大娘”小月华苦恼地看了看母亲道。
“这有何难的”母亲在小月华耳畔说了许多话。
过了几天,母亲不知使了什么法子,丁太君果真准她们去郊游,连平日不苟言笑的大娘也微笑应允,母亲带了位贴身丫鬟,翌日便与小月华骑马去了碧翠山。
三人上了山,小月华看见山下清澈翠绿的小湖,兴奋地拍着手喊道“娘亲,下面有个湖,咱们下去玩玩”
“刚上来就下去”母亲笑道。
“我要去我要去”小月华嚷嚷道。
三人又下了山,小月华打开了风筝,沿着湖边跑着跳着,很是快乐。
“哇,好玩,好玩,娘亲快看,我放的风筝好高”
母亲在身后追着她跑,见她笑得如此灿烂,也颇为感触地笑了起来。
小月华又到山上放风筝,又在碧晴湖畔看鱼,而后干脆脱了鞋袜玩水,玩到日落西山,三人才尽兴而归。
不久,母亲又使了个法子,让两位哥哥一起去郊游,哥哥回来后赞不绝口。
再后来,连太君和大娘也一同去了,太君习武,但上了年纪,气力欠佳,大娘不懂武功,母亲便一左一右携着她们上山,小月华与哥哥们玩得更是尽兴
往昔的欢声笑语又在耳边响起,但早已物是人非
“娘亲”月华轻轻地呼唤着母亲,禁不住潸然泪下,那年刚满十三岁,太君、父亲、母亲三位至亲相继去世,她也终于告别了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日子。
想起母亲,月华又情不自禁想起了丁大娘
“今日的课便到此为止,明日照旧。”丁大娘严肃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小月华立刻扭了扭小腰,“蹬蹬蹬”地来到她跟前,端起茶恭敬呈上。
“大娘,您渴了,请用茶”
丁大娘没想到年仅六岁的小月华如此贴心,接了茶抿了小口,笑道“月华今日怎么如此乖巧”
小月华睁大眼睛瞧着大娘笑道“大娘,您笑起来真好看,要是每天都这么笑着多好”
“月华真乖”丁大娘慈爱地抚着她头笑道。
“大娘,月华给您捶捶背”小月华一下爬上椅子,殷勤给大娘捶背。
丁大娘整日端正坐着,免不了腰酸背痛,被她这么揉搓按捶,竟觉十分舒服,心上自是欢喜。
“是不是你娘亲教你的”大娘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娘亲说,大娘每天费心教我,很是辛苦,要我好好孝敬您。”小月华笑道。
“呐,有言在先,上课时大娘还是对你严格,你要是不学好,大娘还是要罚。”丁大娘佯装一本正经,眼中却充满笑意。
“遵命,月华一定用心学”小月华见大娘忍俊不禁,更是殷勤地按捏推揉。
自从举家前往松江府茉花村,而后父母仙逝,她变得忧郁了,有时
望着山下的“碧晴湖”,月华的思绪回到了六岁刚来东京的时候。
“娘亲,孩儿不想在这里,孩儿想回秦州,想跟爹爹一起”小月华委屈地摇着母亲的手,哀求道。
“你能告诉娘,为什么不喜欢东京这里可比秦州热闹多了。”母亲蹲下身,牵着她的手道。
“在这里总穿着这些衣裳,每天都要规行矩步,好无趣,孩儿想回秦州骑马,那里有我的好朋友,还有爹爹”小月华想起父亲,忍不住哭了起来。
提起父亲,母亲也不禁红了眼圈,无比依恋地叹了口气,温柔笑道“你大娘和哥哥们何尝不想念你大爹,可我们这些军将家人,是注定得留在京城,接受圣上恩泽,咱们能在秦州与你爹一起这么多年,已是上天眷恋了。”
“可是,大娘好像不喜欢我,我在秦州已经学过规矩,她还说我不好”小月华扁着小嘴,眼泪快要落下。
“大娘怕你出去被人看轻,才对你严厉,心里不知道多疼你,为娘小时候,家里的先生比大娘还凶,稍有不对,便被打手板儿,哟可疼了”母亲揉了揉双手,佯装心有余悸道。
“天天闷在府里,我觉得好无聊”小月华眼珠子转了转道。
“其实,为娘也觉得无聊,咱们找个时候去郊游,骑马、放风筝、玩水,可回到府里,你就得认真学规矩做学问,咱们玩得开,也坐得住”母亲挑了挑秀眉道。
“娘亲可不许骗我”小月华立刻高兴起来,之前的不悦烟消云散。
“可是,大娘”小月华苦恼地看了看母亲道。
“这有何难的”母亲在小月华耳畔说了许多话。
过了几天,母亲不知使了什么法子,丁太君果真准她们去郊游,连平日不苟言笑的大娘也微笑应允,母亲带了位贴身丫鬟,翌日便与小月华骑马去了碧翠山。
三人上了山,小月华看见山下清澈翠绿的小湖,兴奋地拍着手喊道“娘亲,下面有个湖,咱们下去玩玩”
“刚上来就下去”母亲笑道。
“我要去我要去”小月华嚷嚷道。
三人又下了山,小月华打开了风筝,沿着湖边跑着跳着,很是快乐。
“哇,好玩,好玩,娘亲快看,我放的风筝好高”
母亲在身后追着她跑,见她笑得如此灿烂,也颇为感触地笑了起来。
小月华又到山上放风筝,又在碧晴湖畔看鱼,而后干脆脱了鞋袜玩水,玩到日落西山,三人才尽兴而归。
不久,母亲又使了个法子,让两位哥哥一起去郊游,哥哥回来后赞不绝口。
再后来,连太君和大娘也一同去了,太君习武,但上了年纪,气力欠佳,大娘不懂武功,母亲便一左一右携着她们上山,小月华与哥哥们玩得更是尽兴
往昔的欢声笑语又在耳边响起,但早已物是人非
“娘亲”月华轻轻地呼唤着母亲,禁不住潸然泪下,那年刚满十三岁,太君、父亲、母亲三位至亲相继去世,她也终于告别了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日子。
想起母亲,月华又情不自禁想起了丁大娘
“今日的课便到此为止,明日照旧。”丁大娘严肃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小月华立刻扭了扭小腰,“蹬蹬蹬”地来到她跟前,端起茶恭敬呈上。
“大娘,您渴了,请用茶”
丁大娘没想到年仅六岁的小月华如此贴心,接了茶抿了小口,笑道“月华今日怎么如此乖巧”
小月华睁大眼睛瞧着大娘笑道“大娘,您笑起来真好看,要是每天都这么笑着多好”
“月华真乖”丁大娘慈爱地抚着她头笑道。
“大娘,月华给您捶捶背”小月华一下爬上椅子,殷勤给大娘捶背。
丁大娘整日端正坐着,免不了腰酸背痛,被她这么揉搓按捶,竟觉十分舒服,心上自是欢喜。
“是不是你娘亲教你的”大娘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娘亲说,大娘每天费心教我,很是辛苦,要我好好孝敬您。”小月华笑道。
“呐,有言在先,上课时大娘还是对你严格,你要是不学好,大娘还是要罚。”丁大娘佯装一本正经,眼中却充满笑意。
“遵命,月华一定用心学”小月华见大娘忍俊不禁,更是殷勤地按捏推揉。
自从举家前往松江府茉花村,而后父母仙逝,她变得忧郁了,有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