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简单单的一句回答,仿佛耗尽苏禾毕生的气力。如他这般光明磊落的汉子,生平至今从未表现过如今日这般纠结与不安,简直比与人大战一场还要虚脱。
    他知道,自己的回答对忽烈意味着什么对柳寻衣又意味着什么
    与此同时,苏禾的回答也如一声满怀悲愁的丧钟,响彻在柳寻衣的耳畔,令他心灰意冷,静如泥塑。
    这一刻,众人迥然不同的反应和表情,简直可以用精彩绝伦来形容。
    忽烈的若有所思、汪德臣的如释重负、赵馨的失魂落魄、潘雨音的愁眉不展,冯天霸、黎海棠、悟禅的垂头丧气,殷战及汪古部众勇士的难以置信
    形形色色的心思百态,竟在朗朗乾坤,惠风和畅的茫茫草原不期而遇,着实令人五味杂陈,不知其味。
    果不其然,苏禾和柳寻衣打骨子里是一类人。在家国大义面前,私情永远不可能掩盖国恩。
    苏禾的回答即是如此,他明知柳寻衣的心意,可在回答忽烈的质问时非但没有帮他遮掩,反而有意无意地对其稍加抬举。
    一句“不遑多让”,将柳寻衣日思夜盼,来之不易的希望瞬间击溃。
    “王爷”
    汪德臣再一次打破众人的沉思,向眉头紧锁的忽烈建议道“呼兰固然身手了得,但比起苏禾却是小巫见大巫。因此,我希望王爷驳回柳寻衣的提议,不要将军国大事寄希望于一场小小的切磋。”
    面对汪德臣的极力劝谏,纵使心高气傲的呼兰,此刻也不敢再多说什么。
    大名鼎鼎的“漠北第一快刀”,曾以一己之力连挑胡马帮和二十四城的苏禾,令大汗和忽烈争相抬举的草原英雄,又岂是浪得虚名
    此时,听苏禾亲口说出“不遑多让”四个字,呼兰对眼前这位满身酒气,萎靡不振的汉人不得不抛开成见,重新认识。
    “比武切磋,岂有常胜不败一场赌局,又岂有稳赚不赔”冯天霸不顾满身的伤痛,愤愤不平地反驳,“如果呼兰稳赢柳寻衣,我们又岂敢拿大宋一府之地做赌注正因为呼兰和柳寻衣的输赢眼下没有定论,这场赌局才能成立。苏禾没和柳寻衣较量过,也没和呼兰切磋过,仅凭他一句揣测便认定我们稳赢不输,吓的连比都不敢比,你们蒙古人的胆量未免太小。”
    “你说什么”
    “一个汉人竟敢在漠北嘲笑我们蒙古人,找死不成”
    “你自己刚刚被呼兰打的满地找牙,莫非忘了”
    “汉人只会嘴硬,拳头却软的像面团”
    冯天霸的挑衅与讥讽,立即招来一众蒙古勇士的激昂愤慨,连声讨伐。
    “够了”
    面对沸沸扬扬的众人,沉默许久的忽烈突然开口,瞬间令喧嚣的场面安静下来,众人纷纷向他投去期许的目光。
    “本王斟酌再三,决定今日的切磋到此为止。”
    此言一出,赵馨、柳寻衣等人无不眼神一暗,心中溢满失望之情。
    “但是”
    就在灰心丧气的柳寻衣欲转身下场之际,忽烈的声音再度响起“本王实在不忍爱妃伤心难过,因此念在她的情面上可以给你们一次机会。”
    “嘶”柳寻衣精神一震,谨慎追问,“什么机会”
    “一次参加那达慕的机会。”忽烈似笑非笑地说道,“本王准许你们汉人参加今年的那达慕大会。七月十五,本王将钦派勇士与你们连战三场。依照那达慕的规矩,比赛分为赛马、射箭和摔跤。本王知道中原人大都不善骑术,因此为秉公正,决意将三场比试改为拳脚、兵刃和弓箭。至于柳大人和呼兰的较量,待到那达慕再分高下。到时,只要你们能赢两场”
    言至于此,忽烈的语气陡然一滞,令柳寻衣高高悬起的心几乎从嗓子眼里跳出来,紧张之情,无以复加。
    “能赢两场如何”冯天霸迫不及待地追问。
    “只要能赢两场,本王便答应你们的请求,放弃接管大宋的地盘,只收十万石稻米作为云牙镇的补偿。”
    “这”
    忽烈的“格外开恩”,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众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血蓑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七尺书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七尺书生并收藏血蓑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