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抽动一下,从而朝忽烈拱手一拜,语气尽可能诚恳,态度尽可能谦卑。
    “唉”
    沉默片刻,面无表情的忽烈突然发出一声无奈的叹息,苦笑道“罢了念在爱妃的情面上,本王且听你说下去。”
    闻言,柳寻衣和赵馨同时脸色一变。不同的是,赵馨的脸色由紧张渐渐缓和,而柳寻衣的脸色却变的愈发凝重。
    同是男人,赵馨或许不知道忽烈的用意,但柳寻衣却一清二楚。忽烈此举,无非是想在赵馨面前彰显自己的宽仁大度,博得她的好感。
    “多谢王爷”柳寻衣强忍着内心的羞愤,话里有话地说道,“在下知道王爷真正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因此,除赔偿十大车嫁妆之外,我愿代表大宋朝廷再立一张欠条,权当对云牙镇之祸的补偿。”
    “欠条”汪德臣眉头一挑,饶有兴致地问道,“什么欠条莫非又是十几二十两安家费”
    “不是安家费,而是稻谷十万石”柳寻衣硬着头皮,一字一句地从牙缝里挤出来。
    殊不知,擅自以大宋朝廷的名义送出十万石稻谷,其罪同样不可饶恕,足以令柳寻衣死上一千次、一万次。
    若非被赵馨的“仁慈济世”之心深深打动,柳寻衣连一粒米都不会送给蒙古充当军粮。因为养活的蒙古兵马越多,对未来的大宋越不利。
    这一次,柳寻衣不得不在“生灵涂炭”与“割让三府”之间做出必要的取舍,算是将自己彻底豁出去。
    “十万石稻谷”然而,汪德臣对柳寻衣的“忍痛割爱”却显的十分不屑,蔑笑道,“柳大人真是精于算计,只说稻谷,却不说稻米。呵,十万石稻谷究竟能出多少米五万还是六万依照中原的米价,一石稻米约三两白银。六万石不过十八万两,柳大人这是在打发要饭的”
    “汪总帅应该知道如今的稻米可是有价无市,尤其在战时甚至比真金白银还要值钱。”柳寻衣反驳道,“你去街上买斤或许容易,可买一石,大小米铺十之不敢卖给你。如果你一下子买十石,我敢保证,除非汪总帅出的价钱远远高于市价,否则根本不可能买到。上万石稻米,足以关系民生社稷、军需损耗,上至朝廷下至官府无不谨小慎微,密切监管,稍有不慎就是诛灭九族的大罪。莫说十八万,纵使你拿出一百八十万恐怕也买不到半粒米。”
    “如此说来,我们倒要谢谢你喽”汪德臣冷笑道,“柳寻衣,刚刚这番话我只当你在说笑,不与你计较。如果你再巧言令色,拿不出足够的诚意,本帅只能自己想办法。”
    “十万石稻谷还不够诚意”冯天霸忍无可忍,气愤道,“这些年江南时涝时旱,每年的收成本就不多,难不成要我们家家户户把米缸掏空,你们才肯甘心”
    “你”
    “罢了”未等双方唇枪舌战,默不作声的忽烈突然开口,“看在爱妃的面子上,本王再退一步,将三府改为两府,不知柳大人意下如何”
    “不行,一府也不行”
    柳寻衣斩钉截铁地拒绝,态度甚是强硬,与“委曲求全”、“一让再让”的忽烈形成鲜明的对比。
    “柳寻衣,如果你寸步不让,又谈何商量纵使本王答应,只怕大汗也不肯答应。”
    面对忽烈的不满,柳寻衣踌躇再三,方才咬牙切齿地妥协道“十万石稻米,这是我的底线。”
    “十万石稻米,外加一府之地。”忽烈神情一禀,语气不容置疑,“这是本王的底线。”
    “不可能”
    “柳大人”柳寻衣话未出口,满心忧虑的赵馨突然开口,“王爷体谅你的难处,你也要体谅王爷的苦衷才是”
    言罢,忧心忡忡的赵馨朝义愤填膺的柳寻衣微微摇头,示意他柔和态度,不要与忽烈针锋相对。
    “柳寻衣,王爷已经给足你们面子,你可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汪德臣审时度势,厉声威吓,“如果同意,即刻签下契书,明日你们便可返回中原。如果不同意现在就可以滚,明日本帅必将亲提大军直扑江南。”
    “你”面对突然翻脸的汪德臣,柳寻衣又惊又怒,却又无可奈何。
    “你们汉人就是麻烦,屁大的事都要讨价还价,磨磨蹭蹭,本帅已经受够了。”
    未等柳寻衣做出答复,汪德臣蓦然起身,颇为不耐地朝候在一旁的殷战狞声喝令“带他们回去收拾东西,马上逐出和林。趁本帅没有改变主意前有多远滚多远,否则我可不管你是大宋使臣还是小宋使臣,一个也别想活”

章节目录

血蓑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七尺书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七尺书生并收藏血蓑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