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馨走了,同时也带走柳寻衣的三魂七魄。
    整整十天,柳寻衣将自己关在房中一声不吭。丁丑每日送饭、送水时,会尝试与他闲聊几句,企图打开柳寻衣的心结,可无论丁丑如何卖力说笑,柳寻衣皆如一具行尸走肉般,静静地坐在床上,面无表情,目光呆滞,经常好几个时辰一动不动,宛若一尊泥塑。
    整整十天,柳寻衣对周围的一切不为所动,唯独对两件东西情有独钟,不肯放手。
    一是赵馨的手帕,二是赵馨的绝情信。
    若非他的眼中常含泪水,丁丑非以为纹丝不动的柳寻衣死了不成。
    至于柳寻衣承诺赵元半月内解决临安乱象一事,自然也是无疾而终。
    这是柳寻衣第一次“办砸”赵元交代的差事,但由于事出有因,赵元也不忍追究,只能将此事交由秦卫联手临安衙门一起追剿。虽然秦卫率人夜以继日地四处平乱,但江湖中人太过狡猾,因此成效颇微。
    时至今日,临安各处依旧乱成一团。更有甚者,蒙古使者“河西王”按陈以“临安动荡,王妃周全难顾”为由,向大宋皇帝提出尽早接赵馨启行的条件。
    如此不顾体面的羞辱,令大宋朝廷上上下下颜面尽失,心中对蒙古人怨气更甚,但碍于蒙古的强势,却又不得不忍气吞声,委曲求全。
    四月二十五,正午。
    满面愁容的丁丑一如既往地端着饭菜来到柳寻衣的房间,与前几日一样,桌上的早膳依旧一筷未动,柳寻衣仍如活死人般盘坐在床,手中攥着赵馨的手帕与书信,对丁丑的到来视若无睹,充耳不闻。
    十天未曾正经吃喝,以至柳寻衣的面容削瘦不少,精气神分外萎靡。
    十天未曾更衣洗漱,以至发髻凌乱,胡茬丛生,看上去既邋遢又狼狈。
    “柳大人,好歹吃一口吧”
    望着神思恍惚的柳寻衣,丁丑重复着这句已经不知说过多少遍的“废话”。
    结果也在丁丑的意料中,他的劝慰如同石沉大海,根本听不见丝毫回音。
    “唉”
    或是已经习惯,或是无可奈何,或是身心疲惫,见柳寻衣没有起色,丁丑不禁叹息一声,从而不再多言,放下热腾腾的午饭,端起冷冰冰的早膳,转身向屋外走去。
    丁丑迈步出门,不料神色匆匆的秦卫竟迎面闯来,险些将其撞翻在地。
    “秦大人”
    “小丁子,柳大人好些没”秦卫伸手扶住晃晃悠悠的丁丑,关心道,“这几日吃喝如何”
    “你看”丁丑将完好无缺的米粥、糕点朝秦卫一举,无奈道,“还是老样子,一口没动。”
    “既然如此,茶壶里的水可不能断。”秦卫叮嘱道,“人不吃饭饿不死,但不能不喝水。”
    “放心吧”丁丑笑道,“每日早晚我都会逼着柳大人进一碗水,他不喝我不走。”
    “辛苦了。”
    “我不苦,真正苦的是柳大人。”丁丑回头朝房中一瞥,同情道,“公主对柳大人如此绝情,谁能受得了”
    “休要胡说”秦卫脸色一沉,教训道,“这件事你知道多少再乱说话,当心被侯爷割去舌头。”
    丁丑脖子一缩,讪讪地吐了吐舌头,怯生生地说道“秦大人好好劝劝柳大人吧我还小,不懂感情的事,但秦大人或许有经验”
    “臭小子,快滚”
    在秦卫的笑骂中,丁丑一溜烟似的逃出院子。
    “混账小丁子,越来越没规矩”
    秦卫一边迈步入房,一边向柳寻衣抱怨丁丑的顽劣,欲借此打破二人的尴尬。
    只可惜,柳寻衣深陷情网而难以自拔,全然不理会身边发生的事。对丁丑如此,对秦卫亦如此。
    见柳寻衣没有回音,秦卫也不恼怒,径自走到床边坐下。当他看到柳寻衣手中的手帕和书信时,眼神稍稍一变,但古怪稍纵即逝,转眼又恢复正常。
    “何必呢”秦卫无奈道,“公主再好,也只是一个女人罢了。你堂堂七尺男儿,岂能因为儿女私情而耽误前程”
    似乎被秦卫的声音惊扰,柳寻衣的眼珠微微一动,没来由地自嘲一笑“时至今日,侯爷仍不肯相信我。”
    或许由于太久没开口说话,柳寻衣的声音听上去有些干涩嘶哑。
    “这从何说起”
    “若非如此,侯爷为何派你来监视我”
    “误会天大的误会”秦卫连连摆手,义正言辞道,“我今日前来,绝非侯爷的意思,更不是监视你。而是有一则消息,我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血蓑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七尺书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七尺书生并收藏血蓑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