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殿。
李祀满脸怒火的望着礼部尚书。
礼部尚书负责科举考试的一切事宜,所有考生的情况,他自当一清二楚。
“礼部尚书,你告诉朕,为何这些废物,能够进入殿试”
“难道朕大唐,只剩下这些废物”
李祀怒火冲天
李祀记忆之中,大唐以盛产才子闻名,但现在,名单上的十位考生,是什么玩意
只会溜须拍马,阿谀奉承
李祀要的不是这些废物,而是能帮皇帝治理大唐江山的人才
礼部尚书跪在地上,冷汗不断从额头上冒下来,此时此刻,他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皇帝的问题。
礼部尚书清楚,这次科举考试,很多寒门考生,不论见识文采,还是谋略布局,远胜名单上的十位考生。
但这有什么用
这些寒门考生,没有背景,没有官员为他们举荐,最多止步于省试
想要进入殿试,唯一的办法,只有找人投靠。
但寒门学子大多非常傲气,根本不屑于找人投靠,最后的结局只能无奈还乡
李祀望着浑身颤抖的礼部尚书,目光阴沉“礼部尚书怎么不说话了难道名单上面的十人,都是你安排的”
皇帝话音刚落,礼部尚书吓得一哆嗦“陛下,微臣就算有再大的胆子,也不敢插手科举考试的成绩啊”
李祀端坐在龙椅宝座上,打量了礼部尚书一眼。
他倒是相信礼部尚书这句话是真的。
礼部尚书作为朝堂正三品大员,估计没蠢到去篡改殿试考生名单。
殿试乃皇帝亲自主持,礼部尚书怎么敢在皇帝眼皮底下做这样的事
“那你说说,这究竟怎么一回事”
李祀神色微微一缓,开口说道。
“启禀陛下,这件事”
礼部尚书深吸一口气,最后咬牙说道“启禀陛下,关于科举考试,有一个默认的规定,考生想要进入殿试,必须得有官员为他们举荐,否则,考生就算再有才华,照样会被刷下来”
礼部尚书说完,便低下头,等待皇帝的处置。
李祀微微靠在龙椅宝座上,双眼微眯。
礼部尚书说的这些话,李祀差不多明白了。
所谓的科举推荐制,跟潜规则差不多。
这个规定不会写在明面上,但实际执行的时候,却是真实存在。
这也是李祀之前,查看大唐科举制度之时,没发现的原因。
并非李祀粗心忽略过去,而是明面上的制度根本没提到这个。
李祀越想越心惊。
这所谓的官员举荐,简直是在断科举制度的根基啊
若是没有官员举荐,那些寒门学子,将进不了殿试,能进殿试的人,都是和朝堂上的那些官员沾亲带故。
长此以往下去,大唐朝堂之上得不到新鲜血液补充,将会出现一家之言
到那时,臣子之间无法相互制衡,皇帝的权力迟早被架空。
李祀目光深处一片冰冷,他绝对不允许朝堂之上只有一个声音。
李祀不怕朝堂上的臣子们相互争斗。
相反,臣子们争斗的越厉害,只要没踩到底线,置大唐利益不顾,皇帝反而乐见其成。
可是,当有一天,臣子们不再相互争斗了,所有臣子以某位大臣马首是瞻,那么皇帝恐怕
李祀满脸怒火的望着礼部尚书。
礼部尚书负责科举考试的一切事宜,所有考生的情况,他自当一清二楚。
“礼部尚书,你告诉朕,为何这些废物,能够进入殿试”
“难道朕大唐,只剩下这些废物”
李祀怒火冲天
李祀记忆之中,大唐以盛产才子闻名,但现在,名单上的十位考生,是什么玩意
只会溜须拍马,阿谀奉承
李祀要的不是这些废物,而是能帮皇帝治理大唐江山的人才
礼部尚书跪在地上,冷汗不断从额头上冒下来,此时此刻,他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皇帝的问题。
礼部尚书清楚,这次科举考试,很多寒门考生,不论见识文采,还是谋略布局,远胜名单上的十位考生。
但这有什么用
这些寒门考生,没有背景,没有官员为他们举荐,最多止步于省试
想要进入殿试,唯一的办法,只有找人投靠。
但寒门学子大多非常傲气,根本不屑于找人投靠,最后的结局只能无奈还乡
李祀望着浑身颤抖的礼部尚书,目光阴沉“礼部尚书怎么不说话了难道名单上面的十人,都是你安排的”
皇帝话音刚落,礼部尚书吓得一哆嗦“陛下,微臣就算有再大的胆子,也不敢插手科举考试的成绩啊”
李祀端坐在龙椅宝座上,打量了礼部尚书一眼。
他倒是相信礼部尚书这句话是真的。
礼部尚书作为朝堂正三品大员,估计没蠢到去篡改殿试考生名单。
殿试乃皇帝亲自主持,礼部尚书怎么敢在皇帝眼皮底下做这样的事
“那你说说,这究竟怎么一回事”
李祀神色微微一缓,开口说道。
“启禀陛下,这件事”
礼部尚书深吸一口气,最后咬牙说道“启禀陛下,关于科举考试,有一个默认的规定,考生想要进入殿试,必须得有官员为他们举荐,否则,考生就算再有才华,照样会被刷下来”
礼部尚书说完,便低下头,等待皇帝的处置。
李祀微微靠在龙椅宝座上,双眼微眯。
礼部尚书说的这些话,李祀差不多明白了。
所谓的科举推荐制,跟潜规则差不多。
这个规定不会写在明面上,但实际执行的时候,却是真实存在。
这也是李祀之前,查看大唐科举制度之时,没发现的原因。
并非李祀粗心忽略过去,而是明面上的制度根本没提到这个。
李祀越想越心惊。
这所谓的官员举荐,简直是在断科举制度的根基啊
若是没有官员举荐,那些寒门学子,将进不了殿试,能进殿试的人,都是和朝堂上的那些官员沾亲带故。
长此以往下去,大唐朝堂之上得不到新鲜血液补充,将会出现一家之言
到那时,臣子之间无法相互制衡,皇帝的权力迟早被架空。
李祀目光深处一片冰冷,他绝对不允许朝堂之上只有一个声音。
李祀不怕朝堂上的臣子们相互争斗。
相反,臣子们争斗的越厉害,只要没踩到底线,置大唐利益不顾,皇帝反而乐见其成。
可是,当有一天,臣子们不再相互争斗了,所有臣子以某位大臣马首是瞻,那么皇帝恐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