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没有执意反驳,不过这时凉茂却嗤笑一声,令听到笑声的公孙康,眼中闪过凶光。
    反而柳毅见状,客客气气的问道“伯方有何高见”
    “渤海如今是楚国的渤海,但若是楚国在渤海失势,这里可不会是魏国的渤海难道齐侯会眼看着魏国与楚国,争雄渤海而无动于衷又或者说若是魏国连齐侯都没有协调清楚,会敢贸然与楚国交战吗”凉茂平静的反问道。
    公孙康闻言,顾不上愤慨,反而故作尊重的问道“凉先生是觉得,魏国与齐侯之间早有交易”
    “常理揣测罢了。”凉茂一副“你们连常理都推测不出”的表情,令公孙康眼中再次闪过冷色,仿佛霸道总裁。
    “若是如此魏国为何在信中,全然没有提起呢”卑衍见公孙康似乎不满,立刻瞪向凉茂发难。
    “卑将军问得好,这正是其中的关窍所在”凉茂对这憨憨,倒是并不讥讽。
    “伯方的意思是,魏国特地没有提到齐侯的事情,以免我们和齐侯接触恩如果真是如此,恐怕魏国在齐侯面前,也是默认将我们作为他魏国的盟友,而并不是三家之盟”柳毅被提醒之后,恍然的点了点头。
    的确心中未曾提到、甚至没有暗示,齐侯或者说是辅汉诸侯,会策应他们的行动。
    也的确正如凉茂所料,魏王与齐侯这对老对头,已经在渤海问题上达成了一致。
    随着海上贸易的兴起,大海也越发受到诸侯们的重视,那些拼了老命也不挨着海的诸侯也就罢了,曹操和刘备现在又怎么能坐视本身就强大的楚国,靠着雄霸渤海、东海,而变得更强
    尤其是以地缘来说,东海也就罢了渤海怎么看都是冀州和青州的影响辐散区吧
    只是因为当初一时失策,将原本并不重要的临海郡县,“让”给了楚国而已。
    不过现在齐侯和魏王,也有自己的港口、自家的水军。
    楚国海军能一直保持绝对优势也就罢了,然而最近两年的表现,令大家看到楚国在渤海,也并非无法击败
    双方虽有差距,但似乎并不是很大
    东海的话,楚国有州胡、有亶州,还有楚国本土的那些港口,轻易的确无法动摇,但是自家面前的渤海
    魏国和齐侯势力,都觉得只要联手,还是“有希望”能够将楚国赶出渤海的,如果再联合燕侯,那就是“很有希望”。
    不过在联合燕侯上,魏国和辅汉势力的利益,显然存在分歧,魏国更像是体现,是自己带着燕国这个“小弟”,在与齐侯合作,而不是魏、燕、齐的三家合作
    “也就是说,驱逐恶楚之后,将是齐魏的海军在渤海相争不对,楚国在州胡、亶州都有军港,即使真的在渤海大败,也势必时刻都试图卷土重来,魏国和齐国应该不会不智的在渤海相斗,而是和平共处、提防东海有变,才更有可能,而这也将是我们大燕的机会”柳毅这时也已经反应了过来。
    如果只是魏国和燕国,渤海战后换了个主人,依旧轮不到燕国说话,甚至魏国统治渤海,未必比楚国对燕国更有利。
    但如果是魏齐共处、尤其还是要面对楚国这个强敌的话,那燕国完全可以在夹缝中,争取到一席之地
    公孙康听了之后,虽然对凉茂的目的,持怀疑态度,但毕竟这也是他自己的判断,而且连柳毅也接受了这逻辑,所以最终还是顺势婉转的答应了魏国的来信,并且开始尝试自行与齐侯联系。
    三家就这样,或是明谋、或是暗策的,在渤海问题上达成了一致先“勾结”起来,先将楚国的影响力清出渤海
    之所以没有马上有动作,是因为这里可是“渤海”,现在眼看都已经十月份,和长江以南勉强还能水战的气候不同,渤海在十月份就已经是天寒海冻。
    另一方面,三方纵使联手,对上楚国海军,也没有完全把握,还需要积累。
    海军比普通士兵更难“积累”,毕竟人力可以硬征,船只能慢慢造,尤其是现在只有魏国的战船,能够与楚国一战,而魏国可没有将技术公开给“盟友”的打算。
    当然,也还有一个重要因素
    三方,以及楚国,都在等待的一个消息
    楚国的另一半海军,究竟还能不能回来

章节目录

城姬三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绅士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绅士东并收藏城姬三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