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宓在荆州往扬州而来的路上,听说了一个大消息
    楚国礼部博士王肃,在江陵附近,发现了一处有孔子亲自篆刻的手稿的遗迹
    孔子来过楚国郢都、也就是现在江陵城,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不过为什么还会留下手稿还特地设计了妥善保护、以待后人开启的“遗迹”
    这究竟是先秦楚国的习俗,还是儒家的算计
    总之这一在内行人看来,莫名其妙的遗迹考古,发现了孔子的手稿。
    如果仅此而已的话,还不算什么太大的新闻,即便有所怀疑,最多也只是背地里嘀咕两句,楚王这是想要“祥瑞”
    然而之后令人震惊的“操作”却接踵而至,在孔子的手稿中,分明记载着从另一个角度解析的儒学理论。
    解读之后发现,“孔子”在这手稿中的意思,分明是阐述“仁者爱人”与“与时俱进”
    “仁者爱人”这个词,此时孟子提出,并且加以引申,而白学在最初的时候,也正是打着孟子的招牌从白图写出“人之初,性本善”开始,就被认为是孟子流派的大儒。
    只是后来白学越来越偏,甚至被一部分儒生所抨击
    而现在发现的孔子手稿,却分明是在说,孔子生前也认可“以人为本”的想法,只是受制于时代,所以提出了以礼与仁为核心的学说。
    同时孔子也相信,只要后世的儒生,能够秉持“以人为本”的心,一定能够溯本归源,更好的传承儒学。
    秦宓在得知这一手消息之后,整个人被说得一愣一愣的老儒生,你是否有太多的问号
    与此相伴的反应,自然就是气愤
    和历史上王肃的那次学术造假不同,这次不需要一千多年才能识破,毕竟这显得太假,而且目的性也太明确。
    就差直接在封面上写一句楚王说的对,看到你们这些伪儒黑楚王,我这个三千弟子的老师、儒家的创始人、躺了七八百年的老孔子,都忍不住出来粉楚王了
    我信你个鬼
    “楚国难道真想要以此来乱儒道之本”秦宓得知消息之后,忿忿的对祢衡质问道。
    秦宓总的来说,还是一个口头上比较强调道德的守旧君子。
    曾经有朋友向他借战国策如今这年头,除了楚国之外,到处知识垄断都很严重,看书主要靠借,能借书那都是顶好的交情不借也实属正常。
    然而秦宓拒绝对方的理由,就很高大上,不仅拒绝借出,并且教育了朋友,不要看那些都是纵横家的阴谋算计的东西,孔子写春秋的时候,就没有参考那些杂七杂八的,不符合礼制的书,不要去看
    只是从历史上秦宓出使与迎使的记录看来,其人分明牙尖嘴利,最是“纵横家”不过
    祢衡对于秦宓的质问,依旧耷拉着眼皮横了他一眼说道“秦先生慎言我倒是觉得,这古文献很有道理,孔老夫子不愧是先人圣贤,懂得因时制宜,在先秦时、提出适用于先秦的理论,不过只要根本不变,后人自会不断的因时制宜
    就像是其后的孟学,就像是我大楚的白学
    而且我大楚礼部,目前大部分博士,都已经认可文献的真实性,之后工部的同僚,也会从物品的保存年限来分析,真的假不了
    倒是阁下空口白话的否定我大楚的研究成果,究竟是一时失言还是有什么用心是代表阁下自己的意思,还是代表蜀侯的意思”祢衡直接将军的问道。
    怎么可能心虚,祢衡对此可是再有信心不过遗迹是真是假,祢衡也不知道,但既然是和白图“不谋而合”,那祢衡坚决相信它是真的,尤其是礼部、工部也陆续为此背书,更是再明确不过的信号。
    反而秦宓被祢衡呛得说不出话来
    虽说负责对外事务的礼部“外事处”、还有负责思想学术修订的“德育处”,是不同的部门,但都是礼部所属
    秦宓如果敢反对礼部背书的古文献真实性,还想要议和
    更何况从现在的架势来看,根本就不是礼部一家的事情,而是整个楚国都在推动此事
    “祢大人言重了。某只是学术争论、学术争论。”秦宓深呼吸之后,决定还是以公事为重。
    等完成了最后的任务,回了益州,自己辞官之后,再专门著书以正视听也不迟
    然而不论秦宓怎么想,楚国之外的“秦宓们”怎么想,王肃挖掘出的孔子手稿,成为了为白学正名或者说是成为了儒学向白学贴近的理论基础。
    王肃在儒学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城姬三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绅士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绅士东并收藏城姬三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