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 ̄, ̄
    礼部前三陆绩、邓芝、石韬法正 ̄ ̄
    刑部前三潘濬、贺齐、陈矫法正o言o
    户部前三法正、步骘、诸葛瑾
    民部前三诸葛瑾、法正、费祎
    吏部前三孟建、诸葛瑾、法正
    枢密院前三法正、郭淮、朱桓
    看着一个个或是熟悉、或是陌生的名字,许多士子都由衷的羡慕、甚至嫉妒起来,尤其是出现了不止一次的那两位
    不得不说,法正还真不是胡乱吹牛的狂生,人家两榜榜首,还有一个第二、一个第三
    仅次于他的诸葛瑾,也比他少了一个榜首的位置。
    只有法正自己,看到自己距离想象中的六连冠,差得不是一点点的时候,直接将郁闷写在了脸上。
    当然,法正倒不会怀疑,是不是其中猫腻,而是越发的给自己鼓劲儿看来不仅是那些之前就已经功勋卓著的老臣,连同一的“新人”里面,居然也有不少能望到自己项背的
    要知道除了工科之外,法正原本以为,自己“不太擅长”的礼科、刑科,和这些“凡夫俗子”比,也应该能够一举夺魁呢
    怎料直接被挤没了影儿
    侧重于人事管理和验收监督方面的吏科,原本法正也“略通一二”,却被孟建、诸葛瑾两人超到了前面,屈居第三,甚至在民科都被诸葛瑾超过。
    这在争强好胜的法正看来,简直是一种打击。
    还好最有把握的军科,还有户科没什么意外,否则我法孝直还要不要见人
    法正的不服气,是正面激励更多些,性格与经历决定,他只是有些争强好胜、更有表现欲,并不是执拗,更不至于嫉妒谁。
    随着时间的流逝,法正也会越发明白,这次同在榜单的学神,也都并不简单不过都不及自己就是了
    首先是工部的三位,都是二十岁上下的青年,平均年纪应该是各部前三中最小的。
    三人都是楚国人,赵爽、阚泽是江东本地人,严畯也是在前几年,随家人一起从徐州迁来江东避乱
    在三国演义中,阚泽和严畯都只是打个酱油,在历史上,为官也并不出众,阚泽劝谏过孙权重“礼”,严畯被考虑过成为鲁肃之后、去和关羽对线的人,不过他本人根本不敢上任,同样也是大儒,对孝经很有研究。
    放在三国演义的剧目里,都只用群演就够担当。
    和诸多学神横向比较就能看出来,两人在礼科根本拿不出手
    反而是两人在“副业”上的天赋,令他们在这次科举中得以扬眉吐气
    历史上阚泽在数学方面成就斐然,为乾象历、九章算术写过“注”,虽然这方面所著的经典未能流传后世,但相传南北朝时候,祖冲之能将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七位,就是吸收了一些来自阚泽的经验。
    而严畯则是在水文方面造诣匪浅,著有潮水论,是最早的潮汐方面的著作,只是内容同样遗失。
    至于榜首的赵爽,那就更厉害,历史上虽然没有做官,但是却在三国时期,就提出并验证了勾股定理

章节目录

城姬三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绅士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绅士东并收藏城姬三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