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朗回到了驿馆之后,一面平息自己的尴尬,一面转移精力的、开始思考今日所见所闻。
    “大奸似忠、大伪似真”这是司马朗现在对白图的评价。
    之前他在车骑将军府吃到了什么
    新鲜的海鱼、蔬菜、桃李
    有酒有肉就算是奢侈对平民百姓或许是如此,但是对于大族显贵来说,显然酒肉不算什么。
    新鲜的海鱼,意味着无数民力保存的冰块,并不应季的树果,更是意味着要建造劳民伤财的火室。
    汉代已经有反季种植的情况出现,但是普通的王公贵胄都难以享受到,甚至连皇帝都觉得这样太浪费,在汉安帝时禁止御膳房再使用反季蔬菜一年几千万钱的投入,哪怕是皇帝也心中不安。
    然而之前在白图府上,司马朗回忆了一下那些新鲜的蔬菜
    不仅新鲜,而且品相极好,别说是暮春这蔬果淡季平时应季时司马朗都很少见到,品相如此之佳的蔬菜。
    如果是之前汉室还能罩得住的时候,这些蔬果放在洛阳,怕是能卖出金子的价儿
    更不用说,还有那些侍者都穿着的上好锦缎,饮宴时的杯子都是精美的珍宝。
    现在天下大乱,曾经的衮衮诸公,如今在许都都勤俭了不少,而白图啧啧。
    司马朗现在甚至想为王莽喊冤和王莽比起来,白图这才真正的欺世盗名,甚至在“欺”上根本就没下功夫,连样子都不装一装,居然就“盗”的这么成功
    当然,实际上白图倒是没觉得,自己什么时候就“大奸似忠”了一把。
    毕竟冰块什么的,只是最基本的、类似于硝石制冰而已唐代就已经有这种技术,利用硝石、主成分为硝酸钾,溶于水时吸热的特点,大盆里溶硝,小盆里冻冰,只后取小盆的冰来用,大盆的冰水重新晒出硝石,就可以反复使用。
    只是唐代时这技术在民间应用很少,毕竟硝石是火药的主成分,所以作为危险品,在流通上限制很大。
    而且哪怕是日后现代时,华夏也是钾矿稀缺的国家,算总量都稀缺的那种,在古代钾硝石、也就是火硝的来源也很受限。
    不过对于白图来说问题不大,因为海中的钾几乎可以说是“无穷无尽”,利用天然沸石,就可以从晒盐留下的苦卤中,“置换”出钾斜发沸石在华夏储量丰富,尤其是江东一带。
    白图也并没有专门开采硝石,只是用了庞统那的“氯化钾”,和硝石的主成分硝酸钾不同,但吸热效果差不多。
    之所以提取钾,并不是专门为了给白图制冰,而是要用来做肥料的
    钾肥可是重要的化肥种类之一
    可提升谷物的蛋白含量,增加蔬果的维c,改善蔬果的大小、色泽,以及提升耐储存性。
    虽然后世无化肥、纯绿色农作物很受推崇,但是不得不承认,化肥的出现绝对是文明的巨大进步,如果没有化肥给人类的发展红利,也不会令生产力高到令人们可以嫌弃化肥作物
    在东汉末年,自然更不会有人嫌弃化肥,就像是司马朗吃了一辈子绿色食品,今天第一次尝到反季的化肥蔬果,已经“真香”到在心里诋毁白图,认为这是“骄奢淫逸”的表现。
    当然,现在化肥的制作以及使用,还在很初级的阶段,庞统还在不断的调试中,距离民用还有距离。
    现在主要是配合玻璃大棚,作为育种的重要辅助手段短期来说,提升农产品产量的重点,是在培育出优秀品种上,化肥普及还要再等一等。
    至于玻璃大棚
    的确有些奢侈,靠几个官营玻璃厂,肯定无法普及到民间,现在只作为育种之用,在反季种植方面,庞统还在研究能够作为覆盖物的廉价替代品。
    今年已经有第一批育种产物,进入自然环境耕种,如果成功的话,将对今后的农业发展,起到巨大的引领作用
    科技的发展,令白图对今后的伟业很有信心。
    只是现在,白图得知了一个坏消息或者说是终于确认了一个坏消息。
    “果然没有发现吗”白图看着手中的文书,不由得自语了一句,同时有些苦恼的揉了揉眼角。
    “没有发现什么你说那种能烤火的石头民间传说而已,不要太在意。”吕玲绮见状,在一旁开解道。
    没错,就在上个月,白图决定趁着今天农业生产逐步恢复,没有那么大的救灾压力后,好好提升一波生产力时,却发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城姬世界居然没有石油和煤炭。
    按说在汉代的地理志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城姬三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绅士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绅士东并收藏城姬三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