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能轻易踏错一步。
苏夭不服气的辩驳“君臣相交,何错之有。”
太后早就认定了苏夭还未放下孟子赫,自然不相信她口中的君臣之情,也就讲话直接挑明“你们之前的婚约就是过错的源头”
她又劝说“当初你父皇破例提拔慎之,便是变相的回应众臣,你们的婚约作罢。而今,在你的夫君未定之时,你与他越亲密,就越是把他往风口浪尖上推。”
见苏夭不做声,她又接着打自己的感情牌“和舒,母后是不会害你的。”
“这件事,儿臣自有计较。”说罢,苏夭起身告辞,“如果母后没有别的事,朕就先回御书房了。”
待苏夭走后,太后也是气到了,赶走殿里的其他人,跟芳姑姑抱怨道“你看看,这后宫都传成什么样了她怎么就不明白呢”
芳姑姑赶紧提苏夭辩解“陛下年纪还小呢,又正是少女慕爱的年纪。”
“她哪还小,寻常人家的姑娘在她这个年纪都该做母亲了。”太后下意识的反驳,话一说出口,又想起是什么耽误了她的婚事,“哎,归根结底,还是我跟她父皇的错。”
芳姑姑见娘娘又开始怪罪自己,急忙将祸水东引“娘娘,陛下还单纯些,咱们不如从孟相那边下手,孟相满腹经纶,有才识过人,自然懂得目前局势,也能理解娘娘您一番苦心。”
“也只能这样了。”太后点了点头,吩咐道,“过两日,让安和替哀家宣孟相来永安宫。”
“奴婢记着了。”
太后那边商量好下一步,苏夭这回到长安宫,便开始发难。
被召来的安和从一进来,看到苏夭不虞的神色,来之前就收到一点风声的他,立马跪在地上。殿内其余侍从一看,虽不知发生了什么,也纷纷跪下,瞬间跪倒一片。
苏夭也不叫起,拿起旁边棋盘上的墨玉棋子轻轻敲打,整个内殿只余这阵敲击声。
半晌后,她才开口“安和公公,朕敬你是父皇身边的老人,平日里父皇对你也是赞赏有加,才将御书房这般重要的地方交于你来负责,如今你是怎么做的。”
她口中说着安和,实际上却是在敲打殿内的每一个人“宫内流言纷纷,朕为一宫之主,却半点不知其事,而长安宫内有些风吹草动,前朝都有耳闻。如今御书房,前朝之事都能传到后宫人人皆知。不知道安和公公在御书房当的是什么差你现在的主子又是谁。”
苏夭此番话,在他们听来,哪怕语气再平和,也已经是震怒的表现,安和急忙一连声的请罪,其余胆子小的,已经跪在地上,身子微微颤抖。
福海就跪在安和身旁,在他请罪完之后,虽然自己没有被点名,也赶紧先认罪“奴婢也有罪,求皇上惩罚,万望皇上息怒。”
苏夭看了他一眼,她已经对安和一通训斥,自然也不会厚此薄彼的放过福海,不过既然他已经主动开口,苏夭问到“那你说说,你罪在哪里。”
福海又是一连串的磕头,而后说到“奴婢罪责有三,一为管理长安宫内下人不当,任由底下人攀谈主子;二为宫内宫人有失,有损宫中秩序;三为奴才自身行事不周,未能及时发现并向陛下反映宫内情况。”
安慧安竹二人也紧跟着说道“下人管理不当,奴婢也有责任,请陛下降罪。”
苏夭对于一同请罪的安慧安竹两人,只是看了一眼,没有多言语。
她将手中的棋子落入棋盘“既然你们都已经知罪认罪,此次念在你们都是首犯,朕便从轻发落。安和,福海,安慧,安竹管理下人不当,罚俸半年,其余人,一律罚俸三月以儆效尤。”
见所有人都松了口气,苏夭自然不会如此轻易揭过,她又轻飘飘的补充了一句“没有下次了,这宫中,如今还是朕做主。”
其余人听不懂,安和福海两人却是听的一身冷汗,他们心中一紧,这可比之前那番话严重多了。
若说之前,安和在养心殿内,是审时度势,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一遭过去,他怕是会坚定的站在苏夭这一边。
若是让如今的他回到之前,他定是会出声,点出中书舍人拿奏折做的文章。
而苏夭通过这一次的观察,也是发现,自己身边这几人,安慧安竹都是自幼伺候她的,且身处后宫中,对她是忠心不二。而福海和安和是各有各的问题。
安和对先帝忠心耿耿,对自己登基却不看好,之前在心里说不定有押宝的想法。而福海,以前作为公主内侍能力眼界都足够了,如今突然还要接触前朝,还要协调整个后宫,难免缺乏锻炼。
好在这一次,她借机摸清了底细。
苏夭不服气的辩驳“君臣相交,何错之有。”
太后早就认定了苏夭还未放下孟子赫,自然不相信她口中的君臣之情,也就讲话直接挑明“你们之前的婚约就是过错的源头”
她又劝说“当初你父皇破例提拔慎之,便是变相的回应众臣,你们的婚约作罢。而今,在你的夫君未定之时,你与他越亲密,就越是把他往风口浪尖上推。”
见苏夭不做声,她又接着打自己的感情牌“和舒,母后是不会害你的。”
“这件事,儿臣自有计较。”说罢,苏夭起身告辞,“如果母后没有别的事,朕就先回御书房了。”
待苏夭走后,太后也是气到了,赶走殿里的其他人,跟芳姑姑抱怨道“你看看,这后宫都传成什么样了她怎么就不明白呢”
芳姑姑赶紧提苏夭辩解“陛下年纪还小呢,又正是少女慕爱的年纪。”
“她哪还小,寻常人家的姑娘在她这个年纪都该做母亲了。”太后下意识的反驳,话一说出口,又想起是什么耽误了她的婚事,“哎,归根结底,还是我跟她父皇的错。”
芳姑姑见娘娘又开始怪罪自己,急忙将祸水东引“娘娘,陛下还单纯些,咱们不如从孟相那边下手,孟相满腹经纶,有才识过人,自然懂得目前局势,也能理解娘娘您一番苦心。”
“也只能这样了。”太后点了点头,吩咐道,“过两日,让安和替哀家宣孟相来永安宫。”
“奴婢记着了。”
太后那边商量好下一步,苏夭这回到长安宫,便开始发难。
被召来的安和从一进来,看到苏夭不虞的神色,来之前就收到一点风声的他,立马跪在地上。殿内其余侍从一看,虽不知发生了什么,也纷纷跪下,瞬间跪倒一片。
苏夭也不叫起,拿起旁边棋盘上的墨玉棋子轻轻敲打,整个内殿只余这阵敲击声。
半晌后,她才开口“安和公公,朕敬你是父皇身边的老人,平日里父皇对你也是赞赏有加,才将御书房这般重要的地方交于你来负责,如今你是怎么做的。”
她口中说着安和,实际上却是在敲打殿内的每一个人“宫内流言纷纷,朕为一宫之主,却半点不知其事,而长安宫内有些风吹草动,前朝都有耳闻。如今御书房,前朝之事都能传到后宫人人皆知。不知道安和公公在御书房当的是什么差你现在的主子又是谁。”
苏夭此番话,在他们听来,哪怕语气再平和,也已经是震怒的表现,安和急忙一连声的请罪,其余胆子小的,已经跪在地上,身子微微颤抖。
福海就跪在安和身旁,在他请罪完之后,虽然自己没有被点名,也赶紧先认罪“奴婢也有罪,求皇上惩罚,万望皇上息怒。”
苏夭看了他一眼,她已经对安和一通训斥,自然也不会厚此薄彼的放过福海,不过既然他已经主动开口,苏夭问到“那你说说,你罪在哪里。”
福海又是一连串的磕头,而后说到“奴婢罪责有三,一为管理长安宫内下人不当,任由底下人攀谈主子;二为宫内宫人有失,有损宫中秩序;三为奴才自身行事不周,未能及时发现并向陛下反映宫内情况。”
安慧安竹二人也紧跟着说道“下人管理不当,奴婢也有责任,请陛下降罪。”
苏夭对于一同请罪的安慧安竹两人,只是看了一眼,没有多言语。
她将手中的棋子落入棋盘“既然你们都已经知罪认罪,此次念在你们都是首犯,朕便从轻发落。安和,福海,安慧,安竹管理下人不当,罚俸半年,其余人,一律罚俸三月以儆效尤。”
见所有人都松了口气,苏夭自然不会如此轻易揭过,她又轻飘飘的补充了一句“没有下次了,这宫中,如今还是朕做主。”
其余人听不懂,安和福海两人却是听的一身冷汗,他们心中一紧,这可比之前那番话严重多了。
若说之前,安和在养心殿内,是审时度势,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一遭过去,他怕是会坚定的站在苏夭这一边。
若是让如今的他回到之前,他定是会出声,点出中书舍人拿奏折做的文章。
而苏夭通过这一次的观察,也是发现,自己身边这几人,安慧安竹都是自幼伺候她的,且身处后宫中,对她是忠心不二。而福海和安和是各有各的问题。
安和对先帝忠心耿耿,对自己登基却不看好,之前在心里说不定有押宝的想法。而福海,以前作为公主内侍能力眼界都足够了,如今突然还要接触前朝,还要协调整个后宫,难免缺乏锻炼。
好在这一次,她借机摸清了底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