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伊身着冕服,在侍从带领下,只一会,便到了昭烈皇帝陵前。
殿上人多,现在这里也同样人满为患,这些都是刘氏的族人,刘氏一脉,自高祖之后,已然为帝族数百年,自然是绵延天下,当然也没有什么特权,不过此时不少族人都在季汉这个汉室仅存之地,此时各脉头面人物,也都聚集在此,随着一同祭拜,身为昭烈皇帝陵墓,这地方极大,可步入此地时,却声音甚低。
陵地可非市井场所,这等严肃之地,因此人人自律。
仪式很快开始,在这陵中,就不是杨伊主持,而是宗正主持着,此时宗正见人聚的齐全,一声令下,按照辈分,当然皇帝自然是在前为中心,不过各脉也按着男左女右的站好了。
只是杨伊这一脉,已经仅剩下她一人,其余都被邓艾拿去了,如今被司马昭在洛邑建府困着。
“诸位,吾族合计四百七十三人齐聚于此,刘氏一门自高祖之士辈出今日列祖列宗在上,有再兴家业,这是大事,特以祭祀”
宗正说话完毕,此时杨伊为首到了陵前,由宗正主持带领大家祭祀了祖宗,跪拜之后,这才出场。
最后,还念了一篇骈四俪六的祭文,并且分成二份,一份点燃,一份恭谨的寄放在神案上,这就是告之祖先。
而杨伊再上前磕头行礼,祭祀完毕,磕头时,此时还有丝丝紫气漂浮而来,虽然不是很多,但是也是祖先的庇佑了,这就意味着,如今祖脉这方面,也认了她为皇帝了。
随后,又进行了一些祭祀,进行的很是繁琐,足足忙了一个时辰。
在祭祀后,这场很是隆重的仪式活动才算是正式结束。
下面族人中,有不忿者,有嫉妒者,有欣然者。
不管那些观礼人想法如何,杨伊这身份,已成定局,大典举办的很是圆满,待仪式结束后,这锦官城内,已是一片喜气洋洋。
下面,就是赐宴的时间了。
晌午时分,上百席陈列在大殿,极尽丰盛,虽然这时大部分人已然是饥肠辘辘了,但是向陛下敬酒后,才能开动。
这酒席也有规矩,诸有身份的皇族外戚等为一圈,勋贵一圈,实权官员和大将,又是一圈,下面就是附带的地方名士了。
只见酒到中席,文官武将,都上前贺词,武将还好,这些文官都搅尽脑汁,上了一些华章,制造些热闹的气氛。
此时杨伊遍观众臣,却是感慨,这如今汉国,文教方面却是弱了点,这诗词上,就没有杰出之人。
诗歌是可是的灵魂,在封建社会中,诗歌无处不在,许多帝王亦好诗歌,留下不少名篇。
首先从项羽说起,项氏,名籍,字羽,楚国下相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军事家,号西楚霸王。
留有垓下歌一篇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经过的四年的楚汉战争,项羽兵败垓下。英雄末路,想到自己曾经英雄盖世,最后却落得这样一个下场,是命运不眷顾他罢了。项羽又是多情的,在英雄末路之时,他担心的是他所爱的女子将要走向何方
当然还有汉高祖刘邦了;留下有大风歌一篇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是当年,淮南王英布起兵造反,刘邦亲征,很快就平定了这场战争;彼时,刘邦顺路回到家乡沛县,昔日好友、尊长、晚辈共聚一堂,尽兴欢饮。
还有武帝刘彻;武帝时期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汉地的基本范围,开创了汉武盛世的局面。
留下有秋风辞一篇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魏武帝曹操也是杰出文人,留下有千古名篇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首短歌行据说是曹操南征孙权时途中所作,这首诗将曹操内心对时光易逝,求贤若渴的心理描写的淋漓尽致,其中一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不可谓不霸气,将曹操一代枭雄的气质全然显露了出来。
魏文帝曹丕也有诗篇留下
燕歌行二首其一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燕歌行则是史上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此对后世七言诗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千年之后的明代胡应麟说“子桓燕歌二首,开千古妙境。”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思念在远方作客的丈夫,全诗语言清丽,情致委婉,音节和谐,把人物情感表现得缠绵绯恻,凄婉动人。
殿上人多,现在这里也同样人满为患,这些都是刘氏的族人,刘氏一脉,自高祖之后,已然为帝族数百年,自然是绵延天下,当然也没有什么特权,不过此时不少族人都在季汉这个汉室仅存之地,此时各脉头面人物,也都聚集在此,随着一同祭拜,身为昭烈皇帝陵墓,这地方极大,可步入此地时,却声音甚低。
陵地可非市井场所,这等严肃之地,因此人人自律。
仪式很快开始,在这陵中,就不是杨伊主持,而是宗正主持着,此时宗正见人聚的齐全,一声令下,按照辈分,当然皇帝自然是在前为中心,不过各脉也按着男左女右的站好了。
只是杨伊这一脉,已经仅剩下她一人,其余都被邓艾拿去了,如今被司马昭在洛邑建府困着。
“诸位,吾族合计四百七十三人齐聚于此,刘氏一门自高祖之士辈出今日列祖列宗在上,有再兴家业,这是大事,特以祭祀”
宗正说话完毕,此时杨伊为首到了陵前,由宗正主持带领大家祭祀了祖宗,跪拜之后,这才出场。
最后,还念了一篇骈四俪六的祭文,并且分成二份,一份点燃,一份恭谨的寄放在神案上,这就是告之祖先。
而杨伊再上前磕头行礼,祭祀完毕,磕头时,此时还有丝丝紫气漂浮而来,虽然不是很多,但是也是祖先的庇佑了,这就意味着,如今祖脉这方面,也认了她为皇帝了。
随后,又进行了一些祭祀,进行的很是繁琐,足足忙了一个时辰。
在祭祀后,这场很是隆重的仪式活动才算是正式结束。
下面族人中,有不忿者,有嫉妒者,有欣然者。
不管那些观礼人想法如何,杨伊这身份,已成定局,大典举办的很是圆满,待仪式结束后,这锦官城内,已是一片喜气洋洋。
下面,就是赐宴的时间了。
晌午时分,上百席陈列在大殿,极尽丰盛,虽然这时大部分人已然是饥肠辘辘了,但是向陛下敬酒后,才能开动。
这酒席也有规矩,诸有身份的皇族外戚等为一圈,勋贵一圈,实权官员和大将,又是一圈,下面就是附带的地方名士了。
只见酒到中席,文官武将,都上前贺词,武将还好,这些文官都搅尽脑汁,上了一些华章,制造些热闹的气氛。
此时杨伊遍观众臣,却是感慨,这如今汉国,文教方面却是弱了点,这诗词上,就没有杰出之人。
诗歌是可是的灵魂,在封建社会中,诗歌无处不在,许多帝王亦好诗歌,留下不少名篇。
首先从项羽说起,项氏,名籍,字羽,楚国下相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军事家,号西楚霸王。
留有垓下歌一篇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经过的四年的楚汉战争,项羽兵败垓下。英雄末路,想到自己曾经英雄盖世,最后却落得这样一个下场,是命运不眷顾他罢了。项羽又是多情的,在英雄末路之时,他担心的是他所爱的女子将要走向何方
当然还有汉高祖刘邦了;留下有大风歌一篇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是当年,淮南王英布起兵造反,刘邦亲征,很快就平定了这场战争;彼时,刘邦顺路回到家乡沛县,昔日好友、尊长、晚辈共聚一堂,尽兴欢饮。
还有武帝刘彻;武帝时期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汉地的基本范围,开创了汉武盛世的局面。
留下有秋风辞一篇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魏武帝曹操也是杰出文人,留下有千古名篇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首短歌行据说是曹操南征孙权时途中所作,这首诗将曹操内心对时光易逝,求贤若渴的心理描写的淋漓尽致,其中一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不可谓不霸气,将曹操一代枭雄的气质全然显露了出来。
魏文帝曹丕也有诗篇留下
燕歌行二首其一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燕歌行则是史上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此对后世七言诗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千年之后的明代胡应麟说“子桓燕歌二首,开千古妙境。”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思念在远方作客的丈夫,全诗语言清丽,情致委婉,音节和谐,把人物情感表现得缠绵绯恻,凄婉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