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文德殿。
    天色还没有亮透,文武百官就按照职位高低在宽敞的大殿中静候太宗的上朝,披紫着红穿绿的官员们层次分明,各自恪守自己身份,立足于之相同的位置。
    不管是最前面的三师三公,还是最后面的翰林御史,全都挺直身板站立,颇有要赛一赛谁更雄赳赳、气昂昂的意味。
    不过,看见赵若飞陪着太宗从殿内出来,所有人立刻就集体弯腰躬身行礼,礼仪无暇,整齐划一。
    太宗坐上正中的龙椅,坦然受礼。
    赵若飞也站在臣工前面,与他们一起朝太宗行臣礼,礼毕方坐到为他听政特设的座位上去。
    “今日大朝会,朕先宣布一事国朝的粮食大丰收了。今年凡是实行了新的种植方法的州县,粮食都大增五成以上,这些天各地官员的报喜折子陆续递到朕前,亦有各地民众送上万民伞,实在可喜呀”太宗此刻的心情极好,脸上洋溢着掩饰不住的笑意。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百官齐声欢喜道贺。
    “陛下,据臣下统计,今年国朝的牛马驴的产仔量比往年最少增加了两成,照此态势,不出三年,我朝就不会缺少农用的耕牛和军用的战马了。”宰相宋桐适时躬身汇报道,继续锦上添花。
    “好好好,这也是个大喜之事。”太宗拍着龙椅的边靠,高兴地说道。
    “诸卿,富顺监那边,前日也传来喜报,说是那边的盐井已经打出盐卤,盐卤水质地极好,晒制出来的都是精盐。
    这接二连三的喜事,都和一个人有关,就是我们的开府仪同三司,都是他的功劳。
    国朝如今民丰足,仓廪实,得益于他献上了农耕育种的办法,也得益于他献上盐井舆图和改良农具的详细图册。其所行所为都助力于国计民生的天下大事,居功至伟。
    朕决定,进开府仪同三司国公爵,即日起为其敕建国公府,爵名为兴国公。”
    “陛下圣明开府仪同三司进兴国公,实至名归”太宗语落,所有的臣工齐声说道。唯有坐在下首的赵若飞目瞪口呆,愕然地看着殿内众人。
    “陛下,这个事最好再行商议,开府仪同三司的袍服都尚在儿臣殿中存放着,如今再进兴国公,开府仪同三司未必愿意接受。”赵若飞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到宰相宋桐的旁边,对着太宗施礼道。“开府仪同三司曾对儿臣说,她所做之事只是想为天下民生尽绵薄之力,不希望得到额外的赏赐。”
    “开府仪同三司不希望得到朕的赏赐,但是朕也不能无视其功劳,大功之人,当的重赏。”太宗说道,“着礼部、工部即日起按一等国公仪制定出兴国公所需配置,交由朕亲审。”
    “是,陛下。”礼部尚书和工部尚书立刻出列,躬身领命。
    “陛下”赵若飞坚持自己的建议,还想要继续劝阻。
    “这事无需再议,明王回座。”太宗挥手打断赵若飞的话,让他不要继续再说。
    赵若飞只好无奈地返回自己的座位,跟着大家开始另一个议题。
    下朝后,赵若飞闷闷不乐地回了自己的宫殿。
    “你这是什么表情小丫头那边出事啦”钱昊紧张地问道。
    “洛儿没出事,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溯水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柔钰宸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柔钰宸凯并收藏溯水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