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颉出自蒙家,是在项信之前最后的一位帝国太尉,同时还是南军元帅。
    不过在五十年前就已经去世,这位蒙家太尉出自寒门,在学宫里面学习过,算是靠着自己的本事走到帝国太尉的位置上。
    昔年,项信和仝致远他们不过刚刚进入学宫当学生,这位出自寒门的蒙家太尉就是离世。
    当时的皇帝陛下还是对太常卿仝致远有知遇之恩的玄宗皇帝,蒙家太尉离世的时候,玄宗皇帝还亲自出场悼念这位出自寒门的帝国太尉。
    现在五十几年过去,蒙家依旧保持着最开始蒙家太尉培养出来的军方思维。
    毕竟在蒙颉之前,蒙家就只是富贵人家,享受着蒙家太尉留下来的那些赏赐。
    没有踏足官场,更加没有到达蒙家太尉在帝国军方耕耘的成功,只是享受着蒙家太尉留下来的富贵荣华。
    可是即便五十年的断层,那种深刻入骨子里面深处的军方思维仍旧留在蒙家的脑袋里面。
    连是蒙颉做事情和话都带着较为强烈的军方思维,如蒙颉这般进入军方,该是那些军方将军元帅最喜欢的存在。
    无他,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蒙颉继承的军方思维是来自那位蒙家太尉的军方思维,算是帝国军方高层的思维。
    有时候那些将军元帅就喜欢用高层的思维来做事,而蒙颉这般的自然受到他们的喜欢。
    毕竟在军队里面,想要有个知道他们脑海里面想的的手下,再是完整的做出来。
    不仅需要有相同的思维方式,还要有着极其强悍的处事能力,对于出自学宫的学生而言,后者自然不缺。
    但是前者自然而然成为决定他们走到多高的重要因素,而张煜恰恰是缺少这点。
    三十年前张家老元帅离世,提拔起来的有帝国军神李立青,以及现在的帝国太尉项信。
    有着这样的两位矗立在军方,可以张家后代想要进入军方简直是极其简单的事情。
    可是没想到他们没有利用到这样存在极其强横力量的资源,居然走了朝堂官员的路子。
    如同张家这样的世家,没有了张家老元帅的庇护,新走出来的领军人物自然成为世家得顶梁柱。
    上上下下自然而然要跟着顶梁柱思考,而张煜伯父乃是太常寺右侍郎,九卿官署的属官,可以板上钉钉的文臣序粒
    再是加上没有经过军方思维的熏陶,在学宫里面学习的时候就是目的性特别强烈。
    因而有些忽视张家老元帅流传下来的军方思维,开始走张煜伯父的文臣思维。
    毕竟他们前面看得见光芒,要是不跟着张煜伯父走,怕是世家难以为继。
    在这样的情况下,张家上下自然跟着这位太常寺右侍郎思考问题,从旁协助。
    渐渐的张家上下丢掉了张家老元帅的军方思维,辈们都是不自觉的受到影响。
    这便是张煜现在最可怕的问题,以文臣的思维方式进入帝国军方,做任何事情都会受到掣肘。
    毕竟文臣序列没有太过严苛的攻击性,最讲究的乃是平稳平衡之道。
    可是军方思维则是大开大合,做事情可以计较后果,却不可以太过计较后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尽余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严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严于并收藏尽余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