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后世连云港。
    近百条海船,停泊在码头边上,等候着降军和眷属上船。
    六万多降军,赵铭从中挑选万人,编了三个骑军营,剩下的人全部发往辽东。
    这时,在码头边上,赵铭对从扬州匆匆赶来的堵胤锡道“堵阁部,这些降军和眷属抵达辽地后,分开安置。口粮半月一发,不可多给,以免反复”
    赵铭对于降军,并不能立刻信任,为了避免他们叛变,嘱咐负责安置的堵胤锡,控制降军的口粮。
    如今辽地,主要种植大豆,而且规模不大,粮食不能自给自足,主要由南洋和湖广。
    赵铭只需控制口粮,就等于控制了叛军。
    堵胤锡不太明白,赵铭匆匆将他从扬州叫来,就只是负责安置降军,不过还是颔首道“若每次只发半月口粮,那即便降军反叛,最多半月,就会因粮尽,而不战自溃。”
    赵铭拉住堵胤锡的手,拍手背嘱咐道“堵阁部辽地若是开发好,至少能养活五六百万人口。此乃千秋功业,孤就拜托你了”
    堵胤锡觉得此事,派遣一员干吏,就能处理好,但既然摄政王点将,那他还是认真道“殿下放心,臣定然恢复辽地繁荣。”
    “好如此我就放心了”赵铭点了点头,遂即道“时间不早,堵阁部上船吧”
    当下,堵胤锡登上船只,赵铭领着众人与其挥手作别。
    在送走堵胤锡后,赵铭并未马上返回徐州,而是领着一众将领,于淮北驰骋,查看淮北的田地。
    阿济格为了维持统治,采取接近农奴制的旗田种植制度,为八旗和汉军,圈占了大片土地。
    赵铭一圈看下来,在这种制度下,负责种植田地的旗奴,苦不堪言,活的如同牲口一般。
    不过,赵铭并不打算将淮北和豫东的土地,分给旗奴耕种,让他们变成自耕农,而是决定将这些土地,全部收归朝廷所有,而后如同在江北成立棉业公司,进行大庄园种植棉业一样,于北方遍设农场。
    现在南方人口尚且未达到饱和,北方更是人少地多。
    在这种情况下,赵铭还要不断向大明边疆地区移民,巩固版图,还要进行海外拓殖,将大量人口迁移出去。
    现在人口明显不够,要移民就只能改变民间传统的耕作模式,进行农场和大庄园种植,以少量人口,种植大片土地,提高人口效率。
    这样一来,才有富余的人口,进行拓边,否则以中国的版图,在没有玉米、红薯等耐旱高产的作物的情况下,至少能养活一亿以上的人口,而如今玉米、红薯已经传入南方,等普遍种植后,则能养活四亿人口。
    现在明、周、清三方合计,人口还不到六千万,而按照人口增长的速度,至少一百年后,中国才会因为内部人口过多,生存压力增大,产生外向的移民动力。
    但那个时候,对赵铭和大明而言,便已经太迟了。
    aaa
    aaa
    aaa
    aaa

章节目录

扶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话凄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话凄凉并收藏扶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