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谨慎。
    吴崇德道“如今纲盐制,已经崩坏。不过通过人口,还是能算出,每年需要多少盐。以平均每人一年食盐五斤,大明如今就需要两亿斤食盐。大明盐价高,百姓多食用私盐,另外还有四川的井盐,两广的粤盐,朝廷的淮盐,大概只能占据四成,也就是八千万斤。以二分银子一斤的价格,便是一百六十万两的银业额。”
    如今大明丢了半壁江山,加上年年战乱,人口锐减,食盐需求的总量下降大半。
    再者,两淮屡次遭受兵灾,晒盐场被毁坏,也限制了淮盐的规模。
    吴崇德顿了顿,继续道,“考虑只要朝廷加大打击私盐的力度,还有随着人口增长,以及今后收复北方,淮盐的潜力巨大。小人以为可以给两淮盐业估值一千万两。这个价格,徽商能够接受”
    “好”这个估价,赵铭还算满意,毕竟这次赵铭同样是空手套白狼,不花一分钱。
    清军南下后,两淮的盐业遭受重创,官办的晒盐场、煮盐场,几乎毁坏殆尽,工匠和雇工也全部流失。
    重建官办的两淮盐场,便需要投资,而这笔钱,便是有参股的商人来掏钱。
    赵铭颇为高兴道“就以一千万的估值来算,朝廷拿出一成的股份,十万股,每股十两,也就是一百万两的份额,让你们认购。剩下的九成,等上市后,根据需要,逐步发售。”
    先拿出一成股份,从徽商手中,获得一百万两,用来重建两淮盐场,组建两淮盐业公司,并重新建立销售网络。
    等两淮盐业上市后,股票很快涨,当涨到一定程度,朝廷便可逐步出售一定的股份,套成现银。
    当然如果不急这要钱,以盐业赚钱的能力,以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盐资源,也可以捂住股份,每年分取利润。
    若是大明恢复鼎盛时期的人口规模,那么一年卖盐的利润将是一千三百万两,而淮盐又是主力,正常情况下,能占据六成份额,也就是每年纯利近八百万两。
    这也就是说,若是两淮盐业恢复到鼎盛期后,一成股份,每年分红就是八十万两。
    吴崇德立时起身给赵铭磕头,“小人替徽商,谢过殿下的赏赐”
    徽商做生意赚钱,并不容易,只能捡其他商帮漏掉的生意,像这么容易赚钱,还是第一次。
    因此,吴崇德是真的感激。
    “哈哈哈”赵铭不禁笑了起来,暗道胖子会说话,不过吴崇德其实算错了帐,因为赵铭并不打算维持高盐价。
    朝廷控股的公司,与私人公司不同,私人公司只追求最大的利益,但是朝廷控股的公司,因为朝廷是最大股东,而朝廷的目的,并非只有赚钱,还有稳定社会,给百姓谋福利的作用。
    因此,以后盐价肯定要压下去,在盈利的情况下,让百姓都吃的起盐,而这才是朝廷控股两淮盐业的职责。
    “起来吧”赵铭微笑挥手。
    这时,书房外,侍卫却忽然禀报,“殿下,江淮棉业何经理求见。”
    “哦”赵铭疑惑一声,不明白何斌此时过来干什么,他应该已经忙得不可开交才是。
    “让他进来吧”赵铭随口道。
    不多时,何斌便疾步进了书房,看见赵铭便行礼道“殿下,臣有急事禀报”
    赵铭见他神情,不禁皱眉,低沉着声音道“何事”
    何斌喘息道“江南绝大多数工坊,都不收江淮棉业的棉花,消息传出,股票已经爆跌三成”
    求推荐,月票,订阅,求书单

章节目录

扶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话凄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话凄凉并收藏扶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