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58年,明建武三年,五月。
    武昌城门大开,隆武太子朱琳源,开城投降,向汉王赵铭呈上玉玺,正式臣服于南京。
    武昌城东郊,十万汉军列阵于原野上,江面上战船排成一线,连发近百响礼炮。
    在火炮轰鸣声,还有号角声中,武昌东城城门打开,十一岁的隆武太子朱琳源,在隆武朝文武百官的簇拥下,缓步走出城门,来到赵铭身前。
    赵铭盎然骑在马背上,看着朱琳源在堵胤锡的教导下,拜倒于地,将玉玺高举,稚嫩的声音说着,“臣朱琳源,愿去监国之位,率领百官,归顺皇帝陛下,归顺朝廷”
    武昌投降的并非赵铭的汉国,而是南京朝廷,赵铭现在还是建武朝的藩王,他催马上前,代表南京朝廷,接过玉玺,遂即一手高高举起。
    “吼吼吼”东郊,十万汉军,顿时高举兵器,发出一阵阵振奋人心的吼声。
    赵铭等大军吼了一阵,遂即将玉玺交给属下,然后才将朱琳源扶起。
    现在,武昌投降,不过对于朱琳源的安置和封赏,赵铭却还给不了。
    毕竟,他还只是个藩王,没有名分,只能回到南京后再弄。
    朱琳源投降,便预示着持续两年的唐鲁之争,终于暂时告一段落,大明重新恢复安宁。
    这让天下百姓都松了口气,流浪在外,躲避战乱的纷纷返回家乡。
    赵铭遂即嘱咐各地官府,恢复生产,安置回乡百姓,同时四处张贴榜文,表面上安民,实际则大谈汉军结束唐鲁纷争之功绩,对自己一顿吹捧。
    同时赵铭让堵胤锡以朱琳源的名义修书,令金声桓,以及名义上臣服于隆武朝廷的各藩镇势力,效忠于南京,并至书吴三桂,令其不得进犯湖广,尽早臣服于南京朝廷。
    西南,湘西辰州。
    李定国在贵阳收到武昌求救后,遂即点齐五万兵马,进入湘西境内,准备增援武昌。
    这时,数万兵马宛如长蛇般,浩浩荡荡的山峦起伏的雪峰山脉上前进。
    一队骑兵疾驰而来,来到李定国面前,翻身下马,单膝跪地,急声禀报“大王,武昌急信”
    说完,骑兵起身上前,双手举起信件。
    李定国骑在战马上,一手接过,打开观看,眉头不禁皱了起来。
    一旁大将白文选问道“大王,何事莫非武昌”
    李定国沉声道“武昌投降了”
    白文选以为武昌被攻占,不想尽然降了,不禁怒骂道“武昌投降,这不是戏耍我们吗”
    上次救援广州,明军过河拆桥之举,就令西军众将十分不快,这次向西军求援,西军刚出贵州,明军却投降了,真是岂有此理了。
    李定国沉吟一阵,将信收起,沉声道“武昌投降,大明以后只有南京一个朝廷,堵阁部让我归降南京。若是大明能够自此统一,内部不在纷争,也是一件好事”
    白文选道“大王,那我们如何行事”
    李定国一拔马缰,调转马头,沉声道“回贵阳”
    白文选见此,连忙下令,五万大军后队变前队,浩浩荡荡的返回西南。
    蓝田,吴三桂调动二十万大军,五万出东川、五万自汉中,杀入郧阳,十万大军自蓝田,出函谷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扶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话凄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话凄凉并收藏扶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