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54年,隆武十年,清顺治十一年。
    在明清南北议和仅仅一年后,明朝内部便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政治动荡,并向兵戎相见演变。
    北京,刑部大牢内。
    洪承畴身穿囚服,在死牢内,已经关押了三年多。
    这时,幽暗的牢房,忽然被打开,几名狱卒提进来一个大食盒,从里面取出一盘盘的菜肴,放在了桌案上。
    闭目打坐的洪承畴,睁开眼睛,看着桌上的食物和酒,平静道“本官的时候到呢”
    狱卒没有回答,摆完之后,便后退出了牢房。
    一名刑部官员走进来,乃是侍郎吕长音。
    吕长音名为吕宫,是江南人氏,不过却是满清入关后开科取士的第一个文状元。
    满清与明朝议和,吕宫作为副使跟随冯铨南下,两次与明朝大臣交手,第一次,奉多尔衮之令,成功拖延了时间,第二次,不辱使命,在满清内部混乱的危机时刻,成功与明朝签订和议,立下了大功。
    在议和之中,吕宫给了满洲统治者很不错的映象,加上有冯铨提携,六年时间,就做到了刑部侍郎,成为副部级大员。
    吕宫进入牢房,身后还跟着几名小吏,每人都端着一个托盘,上面摆着新的黑色官袍、黑色官靴、红顶官帽、朝珠等物。
    “洪大人,恭喜您出狱了。”吕宫微笑道“万岁爷说,现在大学士的位子满了,六部尚书也不缺人,委屈您先做个兵部侍郎”
    洪承畴闻语一愣,身体轻微颤抖,脸上却已经平静,宠辱不惊。
    吕宫对于洪承畴十分佩服,又道“当初洪大人,向皇太后所进献之策,如今一一应验了”
    两年多以前,满清内部发生政变,摄政王多尔衮被杀,满清内部政局动荡,外部有明军发动北伐,收取湖广、江西、江南,前线清军连续溃败,局势堪忧。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危机情势之下,刚掌握满清朝局的皇太后布木布泰,想起了洪承畴,并问计于洪承畴。
    当时,洪承畴给出了,“南北议和,以退为进,待南朝自乱,再兴兵南下”的方略,令布木布泰豁然开朗,并指示福临按策施政。
    如今仅仅时隔两年多,洪承畴所预言的情况,便真的发生了。
    南北议和后,清军重新在徐州一线,站稳了脚跟,并逐渐平定北方各地的叛乱,加强了对北方各省的控制,增强了满清朝廷的实力。
    而明朝一边,果然不出洪承畴的预料,明清议和后,明朝外部压力减轻,内部的矛盾,立刻就逐渐尖锐起来。
    现在隆武皇帝与储君朱以海的矛盾,已经公开化,南朝那边,代表皇帝的军队,与支持储君的军队,即将开战,便一切都如洪承畴预料的一般。
    这使得满清高层意识到,大清国的机会再次来临,徐州前线的英亲王阿济格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满清朝廷内部,皇帝福临也想要干一番大事,来证明自己,决定把握这次机会。
    现在满清朝廷,武有阿济格、济尔哈朗、满达海、岳乐、吴三桂、尚可喜、耿仲明,鳌拜,何洛会,文有冯铨、范文程、陈名夏、孟乔芳可谓是人才济济。
    不过,这其中能打仗,能够治理一方的人不少,但是却缺少一个能够考虑全局的战略人才。
    为了,把握这次机会,布木布泰见小皇帝福临,执意要准备南征,便向福临推荐了在死牢内关押了三年多的洪承畴。
    福临对于洪承畴,其实并没有什么感觉,不觉得这个人有什么厉害的。
    据他所知,这个洪承畴与南明数次交手,都是惨败告终,不仅消耗大量银钱,还损失大清十多万精兵,并且丢了盛京城,致使太祖、太宗的陵寝,被赵杂毛捣毁。
    在福临看来,满清在湖广和江南失利,与洪承畴组建水师,训练新军花费大量银钱,掏空满清国库,使得前线清军没有足够的补给,还有军需物资,才会导致前线失败。
    而洪承畴花费巨资,组建的水师和新军,都被赵杂毛给歼灭。
    这个洪承畴,几乎就是个庸碌无为的奴才,早开推到菜市口给剐了,但是太后布木布泰对于洪承畴却很推崇,执意要让福临启用洪承畴。
    现在小皇帝福临,名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扶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话凄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话凄凉并收藏扶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