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 皇帝刘协突然下旨, 特许曹操“赞拜不名, 入朝不趋,剑履上殿1”。这个旨意仿佛一个信号, 承认了曹操的特殊地位。
即便有前朝萧何的“君臣得宜”在前, 众人心中却是另一番估量昔日董卓亦封侯拜相, “赞拜不名,剑履上殿”。曹操虽未如董卓那般狂肆张扬,可他今日的地位, 与昔日的董卓不分轩轾。
在皇权与相权,旧中央与新霸主的争锋中, 刘协终究未能力挽狂澜, 救汉室于倾颓。
朝中诸臣心明眼清,有那心思活络、知曹操心意者, 当即提议曹操称公、称王, 弘扬威德。
新任军师祭酒董昭率先谏言,未久, 群臣劝进。
荀攸顶着家族那方的压力, 暂且按兵不动。
荀彧更是对此未置一词。
曹操若有所觉, 迟迟未纳劝进之言。
然在私下参会中, 他毫不避忌地询问荀彧关于此事的看法。
与会的文臣尽皆沉默,无人敢大声喘气。
所有人皆知曹操想要的不是荀彧的意见,而是他的表态。
荀彧面色丝毫未变,仿佛他听到的问题, 只是诸如“院中有几棵树”之类的寻常提问,无有任何惶惑。
“丞相兴义兵以匡朝宁国2”
左中郎将曹昂出列“丞相何不效仿周公”
众人本屏息聆听荀彧的发言,突然被曹昂横刀而入,径直打断,一时间有些怔忪。
曹操不悦道“左中郎将若有异议,亦需等荀侍中说完再提。中途置喙,岂是君子所为”
对于曹操的训斥,曹昂毫无惧意,反而佚荡一笑“董祭酒提议已有数日,其间荀侍中并未有任何进言,显然无话想说。既无话要说,丞相何必相逼倒是昂,有一肚子的话不吐不快,还请丞相予以指教。”
当着众府臣的面被亲儿子拆台,曹操气得不轻。然而曹昂是他最器重的长子,又是由正室丁夫人抚养,情分格外不同。又思及宛城一战,长子为救自己险些丧生,曹操忍了又忍,不好过多申饬,沉着脸道
“左中郎将尽可畅所欲言。”
见曹操动怒,作为心腹抢手的董昭硬着头皮出列
“左中郎所言甚是可丞相既然要效仿周公,首先自当进封魏公”
这一发偷换概念引得群臣纷纷注目。
曹昂所说的“效仿周公”是什么意思,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周公一生尽力辅佐幼主,毫无僭越之意,堪称贤臣楷模。
而董昭,竟然直接从字面意思上理解,抠字眼、拿“周公”的“公”与曹操进封“魏公”的“公”说事
部分文臣存了看笑话的心思,拿目光偷瞄曹昂,想知道这位大公子会怎样发作。
原本因为宗族示警而竭力保持沉默是金的崔琰,听到董昭的这番话不由怒目圆瞠。
他正欲刚直正言,还没迈开脚,就被人拉住了衣袖。
崔琰背脊一僵,侧过头,就见新晋议郎郭奕不知何时站在他的身后,平静漠然地看着这番闹剧。
郭奕并未看他,可微抬的手正捻着他肘部的衣袖。
崔琰茂密柔顺的胡子抖了抖,一时之间竟忘了原先涌入脑海的说辞。
被这么一耽搁,已失去了开口批判的时
即便有前朝萧何的“君臣得宜”在前, 众人心中却是另一番估量昔日董卓亦封侯拜相, “赞拜不名,剑履上殿”。曹操虽未如董卓那般狂肆张扬,可他今日的地位, 与昔日的董卓不分轩轾。
在皇权与相权,旧中央与新霸主的争锋中, 刘协终究未能力挽狂澜, 救汉室于倾颓。
朝中诸臣心明眼清,有那心思活络、知曹操心意者, 当即提议曹操称公、称王, 弘扬威德。
新任军师祭酒董昭率先谏言,未久, 群臣劝进。
荀攸顶着家族那方的压力, 暂且按兵不动。
荀彧更是对此未置一词。
曹操若有所觉, 迟迟未纳劝进之言。
然在私下参会中, 他毫不避忌地询问荀彧关于此事的看法。
与会的文臣尽皆沉默,无人敢大声喘气。
所有人皆知曹操想要的不是荀彧的意见,而是他的表态。
荀彧面色丝毫未变,仿佛他听到的问题, 只是诸如“院中有几棵树”之类的寻常提问,无有任何惶惑。
“丞相兴义兵以匡朝宁国2”
左中郎将曹昂出列“丞相何不效仿周公”
众人本屏息聆听荀彧的发言,突然被曹昂横刀而入,径直打断,一时间有些怔忪。
曹操不悦道“左中郎将若有异议,亦需等荀侍中说完再提。中途置喙,岂是君子所为”
对于曹操的训斥,曹昂毫无惧意,反而佚荡一笑“董祭酒提议已有数日,其间荀侍中并未有任何进言,显然无话想说。既无话要说,丞相何必相逼倒是昂,有一肚子的话不吐不快,还请丞相予以指教。”
当着众府臣的面被亲儿子拆台,曹操气得不轻。然而曹昂是他最器重的长子,又是由正室丁夫人抚养,情分格外不同。又思及宛城一战,长子为救自己险些丧生,曹操忍了又忍,不好过多申饬,沉着脸道
“左中郎将尽可畅所欲言。”
见曹操动怒,作为心腹抢手的董昭硬着头皮出列
“左中郎所言甚是可丞相既然要效仿周公,首先自当进封魏公”
这一发偷换概念引得群臣纷纷注目。
曹昂所说的“效仿周公”是什么意思,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周公一生尽力辅佐幼主,毫无僭越之意,堪称贤臣楷模。
而董昭,竟然直接从字面意思上理解,抠字眼、拿“周公”的“公”与曹操进封“魏公”的“公”说事
部分文臣存了看笑话的心思,拿目光偷瞄曹昂,想知道这位大公子会怎样发作。
原本因为宗族示警而竭力保持沉默是金的崔琰,听到董昭的这番话不由怒目圆瞠。
他正欲刚直正言,还没迈开脚,就被人拉住了衣袖。
崔琰背脊一僵,侧过头,就见新晋议郎郭奕不知何时站在他的身后,平静漠然地看着这番闹剧。
郭奕并未看他,可微抬的手正捻着他肘部的衣袖。
崔琰茂密柔顺的胡子抖了抖,一时之间竟忘了原先涌入脑海的说辞。
被这么一耽搁,已失去了开口批判的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