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揭露心迹之前, 郭嘉亦开过类似的玩笑。每回崔颂都以同样的方式揶揄回去,从来没把这些话当真。
唯独这一次, 明显的玩笑之语闯入耳中, 竟似一把细小的钩子,在他的心尖来回挠动, 令他险些控制不住面上的热度。
好在崔颂的铜墙铁面功已修炼了多年, 他粲然一笑,伸出修长的食指与拇指, 拈住郭嘉的下巴, 在他愕然的神情中,凑近他的耳旁,暧昧地朝着耳垂呼气。
直到指尖的触感逐渐僵硬,他才低笑一声, 以只有郭嘉能听见的音量小声道
“不及奉孝秀色可餐。”
情感界v1新手崔颂默默在心中给自己点了支烟没吃过猪肉, 还没见过猪跑么。就算他本人毫无经验, 现代网络什么没有,再加上一个喜欢撩妹的室友, 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之下,怎么能撩不过一个古代原住民。
崔颂难得地起了几分好胜、较量之心。
郭嘉何时见过这样的阵仗, 一向疏懒从容、冷静自持的他此刻浑身僵硬, 眼中飞快地掠过一丝异色。
崔颂见好就收,动作迅速地坐回自己的位置,若无其事地饮酒。
无人发现他的手心亦沁满了紧张的冷汗。
郭嘉回过神,走到崔颂身边坐下。
“数月未见, 嘉甚思之。”
突然接收到挚友毫不避讳的想念之语,崔颂险些被口中的酒呛了喉。
他勉强咽下酒水,努力让自己的嗓音保持平稳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1。”
回应了挚友的相思之言。
在与郭嘉分别的几个月里,他确实十分地想念郭嘉。
在尚未明了心迹时的那段离别之日里,他也会想念好友,但那份想念与如今的这份想念截然不同。
曾经的想念,仅仅是纯粹的惦念,是渴望与挚友再度重逢、把酒言欢的愿景。而如今的想,是百转千回的想,含着所有回忆,洒满了酸甜苦辣与怅然若失,令人难熬的心绪。
这份想念强烈而平稳,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散,反而愈聚愈浓,在每个夜深人静的夜晚脱笼而出,一点一点地蚕食着他。
直到与奉孝再度相见,这股被啃噬的异感才化作了飞灰,再也寻不到踪迹。
哪怕只是寻常的笑颜,寻常的行止,只要奉孝在他的视线之侧,他便如同在荒漠中几近干渴而亡的行人寻到了无穷无尽的甘泉,喜不自禁。
同样强烈的,还有在源源不绝的欢喜之下深深埋藏着的惶恐与患失
如今已是建安十年公元205年,距离北征乌桓,仅剩两年。
崔颂正昧然出神,脸颊忽然被温热的手指戳了一下。
他蓦地清醒过来,正对上郭嘉含笑中带着几分担忧的目光
“怎的又失神了”
崔颂眨了眨眼,将所有忧虑抛到脑后,半真半假地道“在想今后的事。”
“今后的事”
因房内只有他们二人,崔颂索性往身后一倒,躺在宽大的茵席上。
“主公有鸿鹄之志与文若非同路人。”
郭嘉沉默片刻,道“文若的心结,并非只有主公。”
世家子依靠家族的庇护而存,同时为家族谋利,助家族繁荣昌盛。宗族的利益,凌驾于个人。
可荀彧心中有自己的想法。
他的理念与世族阶层的利益无法共融,所以他寻到了曹操。
只有曹操,唯才是举,不囿于门户之见,敢于对权宦之戚挥动五色棒,敢于对抗世家,敢于斥责徘徊不进的讨董义军,独自领兵对抗董卓。
唯有他,心之所向,清正朗直,不惧强权。
荀彧视他为志同道合者,在曹操一无所有之际前来投奔,尽心竭力谋划,为他荐才,一点点地助他扩张势力。
同时也一点点地,目睹曹操的改变。
那个曾经不惧宦官之势,为肃法纪而向权宦之戚挥舞五色棒的曹部尉;那个曾经不惧地方豪族,整饬吏治,还一郡清平的曹济南;那个不与诸侯同流合污,独自引军讨董,险些命丧的曹将军;那个敢于对抗兖州士族,杀边让以震慑,哪怕因此招致陈宫背叛、失去兖州之地也不后悔的曹操
已经随着霸业初成,渐渐消失。
他学会了妥协,学会借助士族之力为自己谋利他欲与士族示好,寻求他们的支持,以图王公之位。
曾经坚持清正之志、敢于向任何势力挑战的义士,成为了虚与委蛇、为谋大业不择手段的枭雄。
这是荀彧不愿见到的,却是荀氏一族乐意见到的。
倘使有一天,荀彧与曹操因为此事走向对立,荀氏一族亦会站在曹操的身后,向荀彧施加压力。
而愿意与他站在统一战线的汉帝刘协,并非他的同道之友。
最终,荀彧只能独自一人孤军奋战,不被理解,孤立无援。
史书对荀彧的结局只用了短短数语一笔带过,众说纷纭。可不管是忧悒而死,还是服药而亡,都让崔颂难以接受。
崔颂仿佛能见到一个清雅的背影,伶俜地坐在昏昧的禁室,一坐便是天明。
为了固守己道,他最终燃尽了他的生命,只在史书上留下片语只言。
一口饮尽杯中之酒,崔颂将视线投向窗外,正巧落在花圃间翩翩起舞的蝴蝶上。
他蓦地起身,将空了的酒盏丢到一边
“或许还有一个办法。”
他与郭嘉道明缘由,立即离府,前往府衙。
曹昂正在府衙办公,见到门人将崔颂引进府厅,不由有些惊讶
“崔侯来了快快入坐。来人,为崔侯奉上凉泉。”
崔颂接过刚从井底捞出、镇了一夜的凉水,一饮而尽,身上的酷热终于褪去不少
“今日前来,有一事欲劳烦中郎将。”
“崔侯请讲。”
崔颂从怀中取出一卷竹简,在曹昂身前铺开。
“请。”
唯独这一次, 明显的玩笑之语闯入耳中, 竟似一把细小的钩子,在他的心尖来回挠动, 令他险些控制不住面上的热度。
好在崔颂的铜墙铁面功已修炼了多年, 他粲然一笑,伸出修长的食指与拇指, 拈住郭嘉的下巴, 在他愕然的神情中,凑近他的耳旁,暧昧地朝着耳垂呼气。
直到指尖的触感逐渐僵硬,他才低笑一声, 以只有郭嘉能听见的音量小声道
“不及奉孝秀色可餐。”
情感界v1新手崔颂默默在心中给自己点了支烟没吃过猪肉, 还没见过猪跑么。就算他本人毫无经验, 现代网络什么没有,再加上一个喜欢撩妹的室友, 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之下,怎么能撩不过一个古代原住民。
崔颂难得地起了几分好胜、较量之心。
郭嘉何时见过这样的阵仗, 一向疏懒从容、冷静自持的他此刻浑身僵硬, 眼中飞快地掠过一丝异色。
崔颂见好就收,动作迅速地坐回自己的位置,若无其事地饮酒。
无人发现他的手心亦沁满了紧张的冷汗。
郭嘉回过神,走到崔颂身边坐下。
“数月未见, 嘉甚思之。”
突然接收到挚友毫不避讳的想念之语,崔颂险些被口中的酒呛了喉。
他勉强咽下酒水,努力让自己的嗓音保持平稳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1。”
回应了挚友的相思之言。
在与郭嘉分别的几个月里,他确实十分地想念郭嘉。
在尚未明了心迹时的那段离别之日里,他也会想念好友,但那份想念与如今的这份想念截然不同。
曾经的想念,仅仅是纯粹的惦念,是渴望与挚友再度重逢、把酒言欢的愿景。而如今的想,是百转千回的想,含着所有回忆,洒满了酸甜苦辣与怅然若失,令人难熬的心绪。
这份想念强烈而平稳,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散,反而愈聚愈浓,在每个夜深人静的夜晚脱笼而出,一点一点地蚕食着他。
直到与奉孝再度相见,这股被啃噬的异感才化作了飞灰,再也寻不到踪迹。
哪怕只是寻常的笑颜,寻常的行止,只要奉孝在他的视线之侧,他便如同在荒漠中几近干渴而亡的行人寻到了无穷无尽的甘泉,喜不自禁。
同样强烈的,还有在源源不绝的欢喜之下深深埋藏着的惶恐与患失
如今已是建安十年公元205年,距离北征乌桓,仅剩两年。
崔颂正昧然出神,脸颊忽然被温热的手指戳了一下。
他蓦地清醒过来,正对上郭嘉含笑中带着几分担忧的目光
“怎的又失神了”
崔颂眨了眨眼,将所有忧虑抛到脑后,半真半假地道“在想今后的事。”
“今后的事”
因房内只有他们二人,崔颂索性往身后一倒,躺在宽大的茵席上。
“主公有鸿鹄之志与文若非同路人。”
郭嘉沉默片刻,道“文若的心结,并非只有主公。”
世家子依靠家族的庇护而存,同时为家族谋利,助家族繁荣昌盛。宗族的利益,凌驾于个人。
可荀彧心中有自己的想法。
他的理念与世族阶层的利益无法共融,所以他寻到了曹操。
只有曹操,唯才是举,不囿于门户之见,敢于对权宦之戚挥动五色棒,敢于对抗世家,敢于斥责徘徊不进的讨董义军,独自领兵对抗董卓。
唯有他,心之所向,清正朗直,不惧强权。
荀彧视他为志同道合者,在曹操一无所有之际前来投奔,尽心竭力谋划,为他荐才,一点点地助他扩张势力。
同时也一点点地,目睹曹操的改变。
那个曾经不惧宦官之势,为肃法纪而向权宦之戚挥舞五色棒的曹部尉;那个曾经不惧地方豪族,整饬吏治,还一郡清平的曹济南;那个不与诸侯同流合污,独自引军讨董,险些命丧的曹将军;那个敢于对抗兖州士族,杀边让以震慑,哪怕因此招致陈宫背叛、失去兖州之地也不后悔的曹操
已经随着霸业初成,渐渐消失。
他学会了妥协,学会借助士族之力为自己谋利他欲与士族示好,寻求他们的支持,以图王公之位。
曾经坚持清正之志、敢于向任何势力挑战的义士,成为了虚与委蛇、为谋大业不择手段的枭雄。
这是荀彧不愿见到的,却是荀氏一族乐意见到的。
倘使有一天,荀彧与曹操因为此事走向对立,荀氏一族亦会站在曹操的身后,向荀彧施加压力。
而愿意与他站在统一战线的汉帝刘协,并非他的同道之友。
最终,荀彧只能独自一人孤军奋战,不被理解,孤立无援。
史书对荀彧的结局只用了短短数语一笔带过,众说纷纭。可不管是忧悒而死,还是服药而亡,都让崔颂难以接受。
崔颂仿佛能见到一个清雅的背影,伶俜地坐在昏昧的禁室,一坐便是天明。
为了固守己道,他最终燃尽了他的生命,只在史书上留下片语只言。
一口饮尽杯中之酒,崔颂将视线投向窗外,正巧落在花圃间翩翩起舞的蝴蝶上。
他蓦地起身,将空了的酒盏丢到一边
“或许还有一个办法。”
他与郭嘉道明缘由,立即离府,前往府衙。
曹昂正在府衙办公,见到门人将崔颂引进府厅,不由有些惊讶
“崔侯来了快快入坐。来人,为崔侯奉上凉泉。”
崔颂接过刚从井底捞出、镇了一夜的凉水,一饮而尽,身上的酷热终于褪去不少
“今日前来,有一事欲劳烦中郎将。”
“崔侯请讲。”
崔颂从怀中取出一卷竹简,在曹昂身前铺开。
“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