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崔颂并未向他表过忠心,二来董卓对他缺乏了解,未探知他的“渴求”,更没有捉住他的错处与弱点。这样的人,他不能用,也不敢用。
    为此,董卓歇了招揽崔颂的心思。在他看来,崔颂虽颇有名声,到底只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小士子,对他帮助有限,且毫无威胁,有则锦上添花,没有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便决定将他放置一旁,做冷处理。董卓原来还想把崔颂叫过来,与江遵对峙一番,现在却觉得没那个必要了。
    又想到戏志才身体情况日渐糟糕,恐怕没有心力继续替他谋划,他必须找一个新的谋士,替代戏志才的位置。
    董卓第一时间想到前段时间被他提拔的无名谋士。想到他一力支持自己变革,思考看不出那篇策论的弊端,董卓心下暗恨那个不中用的东西,还以为他是被埋没了的良玉美珠,没想到就是个草包货
    至于李儒李儒虽有大才,终究心狠了些。董卓自己心狠,并得意于自己的心狠,却不希望自己的下属是个六亲不认的人。对于李儒,他始终存着一分戒备,且下意识地想要找个人与李儒相互制衡。
    气愤忧虑之余,董卓将目光投落在眼前的江遵身上。
    无论是处变不惊的仪态,还是被蔡邕肯定的能力,都能展露此人的不简单。
    若是为他所用
    想到此,他对江遵的态度顿时转了个大弯儿,亲切而豪爽。
    “不说这些了今天江士子遭此横祸,某心甚愧,幸好伯喈及时赶到,避免大错的铸成。此乃某之幸也。来人摆上几桌上好的筵席,我要亲自为江士子压惊。”
    江遵一见董卓这模样,便知他的目的已经达成,荣辱不惊地道“谢太师,太师唤我守之便好。”
    侍从早已麻利地搬来桌案,奉上美酒。
    董卓亲自用酒器替江遵勺了一盏佳酿,笑声几欲震顶“哈哈哈守之,来,我敬你一杯。”
    蔡邕早就从江遵之前的言论中察觉到少许不妥,但他未有实质证据,不好名言,只得装作不知。但他对江遵的印象一路下滑,开始怀疑他的人品,再不复原先的激赏。
    见董卓与江遵把盏共谈,相处甚欢,蔡邕推说自己身体不适,辞了酒宴,匆匆离开。
    吕布见蔡邕病遁,只剩董卓与江遵二人你来我往,心中颇觉无趣。
    他正想请辞,忽见董卓把头扭了过来,指着他的鼻子大骂
    “你这逆子,傻站着干什么还不快过来给江士子谢罪”
    吕布眸光一寒“布何错之有江遵又何德何能,当得起布的谢罪”
    “逆子,还敢狡赖你先是出言挑拨,害我未问清缘由就处置守之江遵,险失伊尹之才,后又喋喋不休、不依不饶地与守之别锋芒,当我不知你的心思还不速速认错,以守之的磊落,定不会与你计较。”
    吕布听罢气得瞪圆了眼。
    他如何不知道董卓的心思董卓想拉拢江遵为他效命,他吕布管不着,但凭什么拿他吕布作筏子,来讨好一个什么也不是的庶人把他吕布当成什么了
    吕布心绪不平,与他长久忍耐,按压在胸中的愤懑一同爆发了出来。
    他倔然道
    “布无过错,无需向一小儿谢罪。”
    董卓上前两步蹬翻了为吕布准备的食案
    “逆子,连我的话也不听,反了不成”
    吕布将凌厉的目光投向董卓,唬得董卓忘了喝骂。
    吕布声若洪钟“不敢,我看义父今日许是喝得多了,竟胡乱予人罪名,布不敢顶撞,先行告辞。”
    说罢,昂首挺胸,迈着大步离开厅堂。
    董卓倒抽了口冷气“这混账”
    一直冷眼旁观的江遵此时连忙上前“都是我之过错,太师切莫动气,气急伤身。”
    “这哪里是你的错”江遵这一劝,反而让董卓更加恼怒,“这混账,仗着我的宠爱,愈加不把我放在眼里”
    江遵不再多言,看向敞开的大门,平静一笑。
    他能将轻视他、讥笑他的官员,表面上赞许他的才华、实则鄙夷他的出身的许攸送入监狱;将把他利用完后就当玩意儿养着解闷的刘曜、平日里只会聒噪惹人心烦的贺维送入地狱;将不搭理他示好的戏志才、崔颂二人一个气得病发,一个断绝仕途;自然也能整治这不识好歹的吕奉先。
    怒气冲冲离开的吕布不知江遵的想法,一腔怒火全数喷在董卓的身上。
    “董卓狗贼,竟敢如此欺辱于我”
    同一时刻,与戏志才开诚布公失败的崔颂离开草庐,走到郭嘉身旁。

章节目录

[三国]焚香祭酒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积羽成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积羽成扇并收藏[三国]焚香祭酒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