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志才进去的时候,  董卓正在大发雷霆。
    自董卓排除异己,诛杀袁家几十人,杀死张温等对自己有威胁的人后,  底下人心浮动。原本对他呈观望姿态的世家,  对他的态度开始微妙起来。一些自诩忠君爱国的士人,竟当面与他顶着干。董卓杀鸡儆猴地杀掉这些士人,盛怒之下还烹煮了几个大臣,  本以为能震慑一二,没想到起到了反效果,反而引得更多人公然反抗,  甚至密谋行刺。
    董卓自是不能放过这些人,  抓到几个就杀几个,不知不觉间,他手下的鲜血越来越多。等他反应过来不能再这么下去的时候,他杀的人已经数不胜数。底下人对他的敢怒不敢言,士人们对他的怨气,  都已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更让董卓焦头烂额的是,被屠了族人的袁绍与袁术组织了一支关东义军,  趁着他与匈奴及白波贼互掐的时候,  拉了忠君爱国的大旗来讨伐他。
    一言不合被围殴,  不逃是傻蛋。董卓就此迁都长安,把大本营往西边迁,  自己留在洛阳与敌人对战。
    因为在政敌和对外关系的处理上太过粗暴,  董卓吃了不少闷亏。无奈之下,  他接受了李儒的引荐,将某位声名不显的戏姓士子奉为上宾。
    一开始他还不怎么瞧得上这毫无名气的年轻寒士,直到对方提出几点有预见性的论断并一一实现,他才收起轻视,真正地礼遇对方。
    他听从戏志才的建议,设局赢取名士蔡邕的好感,并重用非西凉出身的徐荣,将袁绍等人的义军拦在关外。
    如此,无论是朝堂上还是军事上,他都得到了一席喘息之地。
    见到戏志才,董卓勉强收起怒气“先生来了,快快入座。”
    董卓将佩剑推到腰的一侧,盘腿坐下。
    “胡轸那孺子竟然中了孙坚小儿的奸计,兵败鲁阳,这可怎么是好”
    胡轸是董卓的主要部将之一,奉命征讨“逆贼”孙坚,却没想到中了孙坚的空城计,错失进攻的最佳时机,以致败北。
    董卓气过后,开始思量对策“来人,传羽檄给吕布,让他去把孙坚小儿的首级拿下”
    “不可。”戏志才出声制止。
    “先生有何高见”董卓挺直后背,才注意到戏志才一直没有坐下,“先生且到卓到身边坐下,与卓细细道来。”
    “礼记曰有丧者专席而坐1。焕乃戴孝之身,怎可居尊位,与太师比邻”
    “你们这些文人恁地这么多规矩”不悦之下,董卓不再端着文邹邹的腔调,一口西北方言脱口而出,“罢了罢了,你是坐是站都随你,快把孙坚小儿的事说说。”
    董卓有心礼贤下士,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的耐心有限,用不了多久就会原形毕露。这番大粗人的姿态,哪怕是最初不曾粗暴行事、得罪士人,也有许多文人对他嘀咕不已。
    戏志才低叹一声,倒也没有再劝董卓。
    这位主公,只可循序渐进。莫要说的多了,引他着恼。
    “吕奉先吕布虽然勇武,却与胡文才胡轸不和,不可将二人调至一处。”
    董卓有些不以为然,但没有反驳“那当如何”
    “徐文茂2徐荣可退之。”
    徐荣又是徐荣这徐荣再厉害,也不能一个掰成两个用吧他刚刚派徐荣去汴水阻击曹操,把曹操的军队打得溃不成军,这要是把徐荣调走,荥阳又被围攻怎么办而且,孙坚又不是静止不动的靶子,人家打的是游击战,一中即退,谁知道他下次打的是哪座城池
    戏志才仿佛听见了董卓的心声,曼声道“袁绍等人虽聚众谋逆,却是如同一盘散沙,不足为惧。一则群龙无首,表面上奉袁本初为首领,实则各怀鬼胎,不敢全面迎战;二则起兵仓促,兵马优劣不一,与西凉军相比,如蒲草对刀剑,不堪一击。”
    “不如让徐文茂在梁东屯兵,守株待兔,定能将孙坚拿下。”
    他的声音虽不高,却带着几分笃定,仿佛孙坚一定会经过梁东似的。
    董卓觉得这简直是扯淡,但想起前几次的经历,觉得这戏志才确实有几分料事如神的本事,姑且将信将疑地同意了。
    戏志才在董卓府待了一刻钟左右,便低调地请辞,从宅邸后院一处偏僻的小院悄无声息地离开。
    此时,与胡轸不和、每天都在想怎么坑死对方的吕布,在听到胡轸吃败仗后,仰天大笑三声,兴冲冲地跑到太师府,准备落井下石。
    他的眼角扫到匆匆离去的戏志才,与下仆一指“这是何人”
    下仆行了一礼“应是太师的幕僚戏先生”
    戏先生不曾听过。
    认为这只是个小角色的吕布不感兴趣的离开。
    戏志才回到驿舍,见一年轻士人坐在一楼大堂饮茶。
    正是昨天冒雨赶至的三人当中的一个。
    戏志才不知道江遵的名字,亦没有攀谈的心思,只与他淡淡颔首,便准备上楼。
    然而戏志才不想与他攀谈,江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三国]焚香祭酒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积羽成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积羽成扇并收藏[三国]焚香祭酒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