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归正传。
    韩世忠,张俊自然是入宫找赵官家,总要评出来的是非曲直,凭啥他们捞不到半点肉吃。
    入得宫内。
    赵旧亲自招待这两位大将。
    乐呵呵的说道
    “朕猎于林,得兔两只,可惜今日没有射到三百只兔,否则便可以犒赏三军了。”
    张俊舔了一下嘴唇,拱手说道
    “这有何难,围而剿之,大军将其堵住,围猎便可。”
    射兔狂魔的称号就算了,赵旧就是随口调侃一下而已,他可不想学某个不要脸的麻子脸,把集体的劳动成果放在自己身上。
    三人就围在一起吃着兔肉火锅,韩世忠,张俊顾左右而言,其他扯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
    这两对亲家说着不着边际的话,赵旧都替他们感到着急,最后擦了下嘴巴,放下了筷子,言道
    “朕也猜到了你们来意,是想抱怨还是想请战,朕也想听听你们的想法。”
    韩世忠这个韩泼五直接傻憨憨的一笑,然后用衣袖一抹嘴巴,言道
    “官家俺这个人就是直性子,有什么就说什么,心窝子里面藏不住话,岳飞为何这么值得官家看中
    他才打了几场仗俺和张俊的功劳甩了他十条街不止,到如今却连仗都捞不到了,俺不服。”
    张俊也道
    “唉,官家,俺不求什么关照,只求一碗水端平,他岳飞何德何能,俺也不服。”
    其实在历史正常的进程中,岳飞有一段时间和另外三位南宋中兴名将的关系并不太好。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历史上岳飞崛起的速度也很快,三十多岁就和那些老将平起平坐了。
    而这个时空就更早了,赵旧比以往的时候更加器重岳飞,从他部队的赏赐,还有部队的装备,以及朝廷的侧重方向就可以看得出来,赵旧对岳飞有一些厚爱的意思。
    甚至是羽林军培育养出来的军官,赵旧都会优先将其送到岳飞的部队当中深造,这样的待遇,如何能不让几位太尉眼红
    而他们眼红的对象,就是和他们平起平坐的岳飞。
    岳飞没有察觉吗岳飞其实早就察觉到了几位同僚和上司的敌意,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岳飞本来想给那几位送去大量的财货,可如今战事紧张,朝廷吃紧,大批的抚恤金还没有着落。
    岳飞只好等平定完江南的叛乱之后,再想办法讨好几位太尉了,到时候咬咬牙也要凑出一些东西了。
    历史上,岳飞就是如此办的,岳飞顺治送给了韩世忠一艘楼船,这才让两人的关系重归于好,没有了往日的间隙。
    赵旧看了两位大将良久,长吐了一口气说道
    “大宋养着近百万兵马,能战者半数可有”
    “未有”
    两位大将都老实地回答道,这确实是大宋的现状,刨出一部分喝兵血的,再加上一部分关系户,再加上一些不能战的老弱病残,一支大军中能超过半数的兵马能战而不散,就算是精锐了。
    大宋真的要是有五十万可战之兵,靠人数都能堆死金国了,岳飞就是这样办到的,而且他只有二十万精锐。
    赵旧苦笑一声道
    “你们只知道岳飞陡然身居高位,而立之年却能和你们这些大将平起平坐,心中自然是郁闷。
    可你们知道岳飞部队的军纪吗就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岳飞破曹成,大军缴获的物资粮粖银钱末丢失一分一毫,如数上缴国库,这样的军纪,扪心自问,你们能做得到吗
    当初李伯纪上书言事时,朝野震动,谓岳飞有古之名将之风,那时你们还在北边可能还未知晓,可岳飞岳家军却留下了一些名言,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虏掠”。
    自建炎三年1129年独立成军以后,岳飞所部一直以“纪律严明,秋毫不犯”,“兵不犯令,民不厌兵”而著称于世,朕如何能不厚待之。”
    韩世忠,张俊脸上都露出了羞愧的神色,他两个一向都是以贪财好色著称,不去劫掠百姓已经算得上是严于律己了,哪里还能做得到像岳飞这样圣人的标准。
    韩世忠咬牙说道
    “俺做不到岳飞这样,可俺却不怕死,只有对官家忠心耿耿的真心,军纪这一方面,俺虽然比不上岳飞。
    但也想亲自去瞧瞧,他岳飞是如何治军,官家若是欢喜如此大军,俺放下身段跟着学习一番,也落得一个不耻下问的好名声。”
    看着自己的同盟瞬间背叛。
    张俊哭笑不得。
    这种时候哪里少得了他表忠心啊。
    张俊也道
    “俺也想着让皇宋的兵马都变的军纪严明,既然岳飞那里有好法子,那俺也想厚着脸皮的去讨教一番,还请官家答应。”
    说实话,他们心里面还是有些不服气,他们到想去看看这个岳飞岳小兄弟究竟是在做秀,还真的是如此行事。
    赵旧大手一挥说道
    “此事就包在本都督身上了,不过你二人只能戴着眼睛和耳朵去,要是敢胡言乱语半句,看朕定不饶你们。”
    “诺”
    岳飞万万没想到,半个月后军营会中会迎来几个不速之客,他是没有一丝丝防备。
    钟相杨幺起义发生在北宋末年金军南下之时。时值北方燕云十六州丢失以后,金军乘胜打压北宋政权,妄图力克中原。
    金灭北宋以后,康王赵构即位,建立南宋,偏安江南。
    宋溃军南下之时,沿途生杀掠夺,横征暴敛,政繁赋重,激起江南民众纷起反抗。钟相杨幺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揭竿而起。
    这也是两年前的事儿了,而赵旧之前一直放任不管,实在是因为朝廷有心无力,一方面有亡国灭种的危机,另一方面赵官家也察觉到了不对。
    按照历史的进程,钟相杨么起码要到数年之后才会发难,可现在这一过程提前了,而且他们的部队居然扩充迅速,接二连三的收拢了周边大大小小的势力。
    这种不寻常的情况吸引了朝廷的目光和赵旧的注意。
    于是在绍兴元年,大宋开始了动员兵马,准备第二轮剿灭江南的匪寇。

章节目录

南宋一代目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李白才不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李白才不白并收藏南宋一代目最新章节